做有钱的文人


做有钱的文人

许锋

人有钱还是没钱,心境可不一样。自然,“有钱”“没钱”不是绝对的,不能说一掷千金就是有钱,住不起洋房别墅就是没钱。只要自己觉得宽绰,一般的或者稍超前一点的欲望能不受制于财力而得到满足,就很不错。对此我是深有体会的。虽然我大概算不上什么文人。
早先在西北工作时,工资不低,远远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而当记者的,也写点文学稿子,全国各地的朋友就多,今天你来,明天他来,经过兰州去敦煌或新疆旅游,我必然要尽地主之谊的,而又不能公款报账,所以还算不错的工资收入和稿费补贴就让我不至于捉襟见肘或躲避。当然,圈子里的文友,也不会海吃海喝,美美地宰你,图的是个乐子。只是,就这点乐子,也需要财力的支撑。
其实,文人最该有钱。有钱的好处其实太多,一言难尽;有钱,你可以世界环游,可以听高雅音乐,可以体验别人体验不到的生活。即便你周末和一家人一起看一场大片,时时下下馆子,偶尔生猛海鲜,那也是需要钱的。文人也喜欢热闹,喜欢意气风发吟诗作对,这都需要钱。
文人和穷酸没关系,文人也不能就得潦倒。而文人或穷酸或潦倒的原因大概都是因为没钱。没钱又耻于谈钱。恶性循环之后,好似文人都和钱有仇。都清高得了得。而文人,只有使自己有吃有喝过上相对富裕的生活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产品才是能给我们更多启迪的,否则,他自己都吃不饱,他的生活阅历和人生哲学的价值也要打些折扣。
在这方面,鲁迅是文人学习的榜样,当然,毛主席更是文人的楷模,使人难以望其项背。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有钱人——他们有钱,不凭别的本事,就靠写稿子的稿费。鲁迅在其人生的后期当过9年的自由撰稿人,9年收入相当于今人民币226万元,平均月收入相当于今人民币20000元以上。鲁迅当年的收入,不要说现今的文人,就是很多公司的白领、金领也未必能看齐。
由此,根本不需要怀疑当年鲁迅生活的滋润程度。他的许多爱好都是文人共有的,比如住四合院、复式结构的楼房,买很多的书、淘古物字画、下馆子、摆酒席、看电影、兜风等等。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作为文人的鲁迅能自食其力,而且丰衣足食,率先过上小康的日子,该是现今文人学习的楷模。
文人从何处“来”钱?这个不好一概而论。有正式工作的,或者当教授,或者当专业作家,或者当记者、编辑,总是有工资的,现今工资都不低了,再也不是造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时候了;即便是鲁迅当年上班时,也多处兼职赚取讲课费,也有一些稿费;没正式工作的,现在屡见不鲜的就是做自由撰稿人,待在家里写稿子,不熟悉却知道的几个人,听说他们每月稿费也达到数千元,个别的,过万了——比鲁迅还差点,但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更有图书市场的弄潮儿,一本书动辄开印十万数十万册,一本书定价20元的话,版税拿10%,一笔税前收入至少就是20万元。地道的富有阶层。乃至作家上了富豪榜,更给文人打了强心剂。
文人有钱,才可以从容、大度、关注民生疾苦。否则,若潦倒的一塌糊涂,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愤世嫉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