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5到6的拓展


2、从56的拓展

  

     培训课还在进行中。课堂的气氛开始热烈起来。

     导师的问题让大家激动。

“老师,你没说两个小组可以合作啊!”

     “可是,我也没有说不允许两个小组的买方展开合作啊?”导师接着说,“其实,即使是在一个小组里,也同样可以喝到6罐啊!我们请马克和长鑫给大家给大家做这个游戏。”

    马克和长鑫也像大家一样,开始了游戏。马克扮演买方,长鑫扮演卖方。很快,长鑫通过和大家一样的游戏方式,拿到了第5罐。

    “伙伴们,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时候长鑫手上拿到的是第5罐,如果他把这罐可乐喝掉,他只能和大家一样,剩下一个空罐,但是我们发现,如果马克愿意借给长鑫一罐可乐,长鑫把两罐可乐喝掉,把两个空罐还给马克,他们是不是也是两清的,长鑫相对马克而言,没有负债吧!”导师一边这么解说着,一边让长鑫和马克做着这个游戏。

   “老师,如果马克不愿意借给长鑫可乐呢?”学员们有人高声提出异议,说完,他又开始低声嘀咕起来,“我就是不借给他,您怎么办?”

    “你说的情况是存在的,游戏如同生活,游戏也有游戏的规则。。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大家可以看这张表格。”导师打开了PPT,屏幕上出现了一张表格。

     “大家可以看到,如果马克不借给长鑫那罐可乐,他会得到什么?如果他愿意借给长鑫那罐可乐,帮助长鑫喝到第6罐可乐,他又会得到什么?”导师指着屏幕上的表格,请伙伴们分享。    

 

两种情况

具体表现

马克的收益

长鑫的收益

第一种

情况

如果马克不借给长鑫第6罐可乐

6元钱+4个空罐+1个可乐

5个可乐+1个空罐

第二种

情况

如果马克给长鑫第6罐可乐

6元钱+6个空罐

6个可乐

 

     “大家可以发现,如果马克愿意借给长鑫那罐可乐,马克和长鑫都实现最大化的销售价值,马克获得6元销售额和6个空罐的回收,这6个空罐也可以实现比4个空罐最大化的变现,如果还可以去跟厂家换可乐的话,最少可以换到3罐可乐;而长鑫显然也得到最大化的价值体现——他喝到6罐可乐,而不是喝到5罐可乐,然后有一个几乎接近废弃的空罐。”

     “我们刚才说,游戏也是一种生活的体现。相对马克而言,你是愿意实现最大化地销售业绩,还是愿意留下一个库存呢?而相对长鑫而言,你是愿意多喝一个可乐,还是愿意抱着一个接近废弃的空罐呢?”导师循循善诱,微笑地总结道。

     “今天这个游戏,我相信如果伙伴们能愿意把自己的空罐拿出来,与周围小组——也许他就是你的同业竞争对手合作,与对方的空罐充分整合利用,你能得到比预想的要多。可乐是大家通过合作获得的,那接下来的,我们能不能学会分享呢?最关键的一点,你愿意拿出自己的空罐吗?”

    

天堂人过得其乐融融,就是深谙“舍”与“得”之法,地狱里怨声载道,叫苦不迭,则是自囿于狭隘的自我里转圈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