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伊利股份需要搞清楚的几个问题


今天从伊利股份股吧里看到一位网友的帖子:《持有伊利的时候要经常回答自己的几个问题》,是这样问的:

1、中国有多少人每天将要喝牛奶(包括奶粉)?每年要喝多少?

2、能生产优质牛奶的公司有几家?有没被替代可能?

3、伊犁目前的盘子是多少,有否继续扩张的能力?

4、最近一年股票是否已经涨了很多?

5、伊利的管理层近期有没有出现变故的可能?

6、每股的销售是多少?每股盈利是多少?是否严重高估?

这个网友问的很好啊!我试着回答一下。

答:

1、现在喝牛奶的很少,那是习惯没有养成,但是孩子都喝,孩子大了也喝,也就是说喝牛奶的人越来越多。每年生多少孩子,就会增加多少喝牛奶的人数,至于喝多少,按每人一至二斤奶算,很清楚。

2、中国目前生产牛奶的厂家很多,地方小奶企很多,最多的时候有3000多家,但经过几年的洗牌,现在已经剩到1600家左右了,奶业的整合还在继续。说到优质生产厂家,现在知名度比较高的大概就有那么几家吧。至于伊利有没有被替代的可能,那就不好说了,那就要看企业的动作了,从以往来看,前几年伊利在内忧外患(内忧是指国内对内资企业的高压,如高税负政策、的压制等;外患是指外资企业利用成熟的牛奶生产技术优势、好的产品推广经验、著名的品牌效应、雄厚的资金、优惠的税收进行对内资企业的不正当竞争)的情况下还能从一个地方小牛奶加工厂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奶业的龙头,足可以看出伊利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市场瞬息万变,以后的发展很难预料,但是过去的发展历程不是比单纯的预测更有说服力么?

现在,我国自身的流动性已经过剩,资金相当充裕,当然不用总是看着外资的脸色办事了,从08年起,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二为一,取消了对内资企业的歧视,这也是我国经济实力增加的表现,更是国内企业发展的大好契机。

关于替代的问题,我想强调一下,想想,假如中国没有伊利结果会怎样?假如没有伊利,中国奶业将会被外资垄断,我们还能喝上便宜的奶吗?牛奶还会是大众日常消费得起的产品吗?现在,牛奶产业已经被国务院提高到一个相当的高度了,大家看看国务院关于促进我国奶业发展的通知就可以知道了,提高到了国计民生的高度,想想看,我国政府能把这样一个产业供手让给外资进行全方位垄断吗?

3、伊利的股本在A股里排名快到三百名了(由大到小),总市值排名也排到二百名左右了,你说有没有扩张的能力?

4、伊利作为2007年涨幅最少的股票,确实很令人惊奇,可能是股权激励的原因吧。

5、伊利有领导层很年轻,因为有股权激励的原因,与公司的利益、投资者的利益是一致的,可以保持相当长时期的稳定。另外,从伊利以前发展的情况来看,领导层的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并不是太大。九十年代末公司领导层的分裂,2004年底公司高管的变故都未能对公司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6、每股销售收入06年高达31.64元,这除了商业股外无人匹敌,07年收入由于股本的扩张可能会下降一点,但是由于奶产品涨价幅度的增大,新的产能的增加,在08年里这个数字会大大增加的。每股盈利06年每股收益0.67元,在07年三季度里就已经是0.64元了。由于股权激励费用的计提,在数字上可能会有较大出入,但这并不影响其真实的赢利能力的。

综上所述,是否被严重高估还是被严重低估,相信大家都会作出正确客观判断的。

最后,说到伊利股份,不能不说伊利股份的股权激励,因为股权激励对公司的影响太大了,影响太坏了,对股票价格在短期内肯定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是对公司长期发展并无大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