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南方周末》,仔细阅读了它对海外出版业的2007年度观察,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美国在拼命印制政客的虚伪面孔,例如奥巴马例如希拉里;日本则不遗余力打造各类流行伪东东,包括搞笑艺人欺骗大众的《流浪街头的中学生》。从这一点考量,不管过去现在将来,日美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一个假惺惺就能弥合了。由于有几千年中华文化垫底,台湾倒出版了值得一看的书,比如我就非常想拥有一本《江湖在哪里:台湾农业观察》,还有《石油用完了怎么办?——15堂你不知道的科学课》、《甲骨文》等,一听名儿就比日美的品味高吧?
不过,出些政客的书也不是坏事。早先我看到的资料是,那个叫贝拉克.奥巴马的美国总统候选人扎根黑人社会,亲民色彩异常浓厚,差不多就是一股吹进美国政坛的清新的风。不过从已出版的关于奥巴马的书籍中,可以看出这位在处理国际问题上,比起老辣的尼克松总统差好几个档次——他对伊朗问题的表态竟然是:“不能只给大棒,也要给胡萝卜”。试想一下,当初尼克松只要稍稍露出一丝对中国的不尊重,世界格局便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如此看来,出版业担当的使命其实很重,它除了要回顾历史,还得再现当今,关键是还要预测未来呢。
出版业走过,端的是落英缤纷......
不过,出些政客的书也不是坏事。早先我看到的资料是,那个叫贝拉克.奥巴马的美国总统候选人扎根黑人社会,亲民色彩异常浓厚,差不多就是一股吹进美国政坛的清新的风。不过从已出版的关于奥巴马的书籍中,可以看出这位在处理国际问题上,比起老辣的尼克松总统差好几个档次——他对伊朗问题的表态竟然是:“不能只给大棒,也要给胡萝卜”。试想一下,当初尼克松只要稍稍露出一丝对中国的不尊重,世界格局便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如此看来,出版业担当的使命其实很重,它除了要回顾历史,还得再现当今,关键是还要预测未来呢。
出版业走过,端的是落英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