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元旦,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莫过于春节最是热闹,春节期间,百姓互相问候,亲戚互相来往,表示出一种浓浓的亲情和友亲。和洋节的平安夜狂欢有所不同的是,这个节日,一直要延续到上元节,即正月十五。以前的春节,是以十月的第一天开始的,汉以后,改为正月,叫端月,腊月三十叫除夕夜,除王莽乱政时把十月的头一天改为正月,后来刘秀光复汉室,改过来之后,春节的时间,再也没有改动了,可见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要数春节最为隆重。
中国的春节,一般的官方是不去打扰的,而上元节,即正月十五,官方也不扰民,是与民同乐,主要是赏灯,也为灯节,这个时候,上至皇帝老儿,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到大街上赏灯,甚是热闹。一般地来说,春节最能体现亲情与友情,春节期间,老亲戚,是否来往,如表情之类,还有无继续来往的价值,就在看春节期间是否淡化掉,如果一年两年,不再往来,那么这门亲戚就到此结束了,也就是民间说的一代亲,二代表,三代没见了。
纵观古今历史,人们发现,春节期间,只是民间活动,就是官方,也得向百姓让路,也必须体现出你与民同乐,并不见得谁高谁低,也不在这个时候下达什么任务,发什么号,施什么令,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文化与西方的文明的区别。
而,近年来,人们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春节期间,官方与民间来往较多,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作为地方长官,要体现他们关心民众疾苦,要到民间去访贫问苦,要到困难户中间去慰问,或扯几尺布,让五保户做件衣服,或提桶油,买袋大米解决燃眉之急,或给几百元钱显示出政府的关心,久而久之,人们就厌烦了,问题在于,你慰问的不就是那么几户吗?现在困难的很多很多,你有的警车开道,有的前呼后拥,有的还加强了安全警戒,这样倒底还是扰民了的,得实惠的是那么几家,而不得实惠的,却像看到了过去的官太爷们打着回避牌“威武”的样子,让人们回避让道,让百姓看着很是不舒服。二是助长了一些人的官僚主义习气,他们平时就不知道看看百姓苦不苦,过了360天的最后日子,怎么就想起了百姓之苦,就去访贫问苦?那么平时怎么就不多搞点这样的问苦访贫,做到心中有数把问题解决在平时的工作中呢?三是,助长了官员的造假之风,比如,一些官员平时就对百姓疾苦不闻不问,而傍大款,泡小蜜,到了年终,他们做起秀来,就上电视,就看出他们一副十分慈祥的样子,很可人,这样的访贫问苦,给百姓弄得越来越苦。
现在,百姓真的是需要休养生息了,休养生息不仅是有工作做,有饭吃,有衣穿,更重要的是,春节的时候,一年到头挣了多少钱,让人们就静下来数落数落一番,盘算着第二年如何对付那些总是在盘剥老百姓的各路神仙,再在自家的房子里思考思考,该如何走好新年的每一步,免得因为某官员到某处送了一袋米,两桶油,几百块钱,而人家吃香了一回,更多的贫困户连香都没有闻到,还会生出闷气来,这样到底是会让人们心中生出不平衡的,反正,要过年了,百姓也,虽然物价上涨年不好过,但也得过,也不在乎谁送来那点礼,该办年贷还得办年贷。
关于是不是要到这个节日去民间看望一下,觉得很有必要参考惯例,即中华民族的传统惯例,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惯例。人们仿佛记得,人民领袖毛泽东和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在春节期间就没有到过百姓家打扰过谁,毛泽东主席一生中57次离京,但春节却没有扰过民,到是在五一、十一期间与民同乐。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春节期间,官员们,你也在家里过好你自己的年了,不用辛苦了,而百姓也觉得,这个时候,请勿打扰!
中国的春节,一般的官方是不去打扰的,而上元节,即正月十五,官方也不扰民,是与民同乐,主要是赏灯,也为灯节,这个时候,上至皇帝老儿,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到大街上赏灯,甚是热闹。一般地来说,春节最能体现亲情与友情,春节期间,老亲戚,是否来往,如表情之类,还有无继续来往的价值,就在看春节期间是否淡化掉,如果一年两年,不再往来,那么这门亲戚就到此结束了,也就是民间说的一代亲,二代表,三代没见了。
纵观古今历史,人们发现,春节期间,只是民间活动,就是官方,也得向百姓让路,也必须体现出你与民同乐,并不见得谁高谁低,也不在这个时候下达什么任务,发什么号,施什么令,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节日文化与西方的文明的区别。
而,近年来,人们发现有这样的现象,春节期间,官方与民间来往较多,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作为地方长官,要体现他们关心民众疾苦,要到民间去访贫问苦,要到困难户中间去慰问,或扯几尺布,让五保户做件衣服,或提桶油,买袋大米解决燃眉之急,或给几百元钱显示出政府的关心,久而久之,人们就厌烦了,问题在于,你慰问的不就是那么几户吗?现在困难的很多很多,你有的警车开道,有的前呼后拥,有的还加强了安全警戒,这样倒底还是扰民了的,得实惠的是那么几家,而不得实惠的,却像看到了过去的官太爷们打着回避牌“威武”的样子,让人们回避让道,让百姓看着很是不舒服。二是助长了一些人的官僚主义习气,他们平时就不知道看看百姓苦不苦,过了360天的最后日子,怎么就想起了百姓之苦,就去访贫问苦?那么平时怎么就不多搞点这样的问苦访贫,做到心中有数把问题解决在平时的工作中呢?三是,助长了官员的造假之风,比如,一些官员平时就对百姓疾苦不闻不问,而傍大款,泡小蜜,到了年终,他们做起秀来,就上电视,就看出他们一副十分慈祥的样子,很可人,这样的访贫问苦,给百姓弄得越来越苦。
现在,百姓真的是需要休养生息了,休养生息不仅是有工作做,有饭吃,有衣穿,更重要的是,春节的时候,一年到头挣了多少钱,让人们就静下来数落数落一番,盘算着第二年如何对付那些总是在盘剥老百姓的各路神仙,再在自家的房子里思考思考,该如何走好新年的每一步,免得因为某官员到某处送了一袋米,两桶油,几百块钱,而人家吃香了一回,更多的贫困户连香都没有闻到,还会生出闷气来,这样到底是会让人们心中生出不平衡的,反正,要过年了,百姓也,虽然物价上涨年不好过,但也得过,也不在乎谁送来那点礼,该办年贷还得办年贷。
关于是不是要到这个节日去民间看望一下,觉得很有必要参考惯例,即中华民族的传统惯例,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惯例。人们仿佛记得,人民领袖毛泽东和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在春节期间就没有到过百姓家打扰过谁,毛泽东主席一生中57次离京,但春节却没有扰过民,到是在五一、十一期间与民同乐。我们应该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春节期间,官员们,你也在家里过好你自己的年了,不用辛苦了,而百姓也觉得,这个时候,请勿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