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30年——四代中国企业领袖


    改革开放30年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事业地位空间:企业家。企业家这个词一直到1986年才允许在官方媒体上出现。但如果今天你问一个7岁的中国男孩他长大以后最想做什么,企业家很可能排在前4位内。实际上,他们现在也是中国媒体与中国社会的强势话语权者与高社会地位符号拥有者。

    30年产生了四代企业领袖:第一代80年代到1991年,中国出了一批创业的私人企业主,但是他们很少露出水面。一批在体制内引入新的管理机制、革新原来政治化生产单位的人成为经济改革的典范,这里面包括了步鑫生、马胜利这样的人,有意思的是改革者往往是自己革新的政治成果的牺牲者,他们并没有在改革中找到自己的生天;第二代企业家是在1991年中共中央文件把私营企业主纳入代表性人物的时代,这个时代是私营企业家的多样化展示期,也是实业性企业家的黄金时期,这个时代出了一大批今天人们还知道或者已经不知道的企业家,比如刘永好、鲁冠球、柳传志、王文京、陈东升、李东升等等,他们年纪轻轻却是很多行业领域的鼻祖,这个时期已经有不少跨国公司的中国高管有了影响力,比如微软的吴士宏、通用汽车的墨菲,但是这也是一个国有企业的著名老总很少的时代;1998-2006年是第三代企业家产生的时候,他们的特点是以操作家为主,个人魅力锐减,但是所带领的企业则进入到规范化、规模化与规划化的试点,这个时代的企业家都重视做战略,他们中既有国有企业的潘刚、也有民营企业的杨元庆、还包括三资企业的唐峻这样的人,实现做强做大是这个时代的特点;第四代企业家以2006年为显著的界限,这代的特点是具有显著的“资本”家的特点,既以垄断性资源或者新技术新模式,寻求资本市场的认可,实现企业的快速崛起,快发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色,从一大批国有金融、通讯与能源行业的老总,到尚德的施正荣、新环保科技企业家白云峰均属于这一行列。

    我的预期,3-5年以后将进入第五代企业家的时代,其特点是新型概念技术(环境技术产业、生态信息技术产业)的产业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而这个时代需要在技术、商业模式创业与政策空间拓展方面具有综合整合能力的人才,那将是一个产生如同比尔盖茨与李嘉诚这样的伟大企业家甚至更伟大的企业家的时代。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命名他们,但我们已经觉得他们可能是我们这个环境危机时代的带有“拯救者”角色风范的新一代经济与技术文明的引领者。

 

今日场景:本人自9月30日至10月4日赴北朝鲜旅游,其间手机及网络均不便使用,请容回国另行描述。祝各位博友国庆快乐。

 

今日小诗:

橙蜜

风雨被隔在外面,

甜蜜被一瓣瓣藏起。

心事很少,

在秋的云淡风轻里,

我更没有叹息。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鲜拌芽豆

饱满黄豆半斤,用二十五度左右温水小浸一小时,取出放入箩筐,用湿毛巾包起,每六小时一换,三十小时后黄豆出芽。将出芽豆的豆壳捡出。清水小洗,放入沸水中抄两分钟,取出凉水冲之。盛入盘中,放橄榄油、精盐、油煎葱花酌量拌好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