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网上民意和全会公报“惊人相似”


  

      改革开放30周年来临之际,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将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谱写新的篇章。而本网在会议期间推出《网上调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您认为最需优先解决的问题?》的网上调查结果显示的广大网友关心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均有体现,可见,中央所想之事,正是农民所求之事。(2008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后,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两会期间我一直在上网,广大网民向我提问题、提建议,甚至为我分忧,多达数百万条。参与的恐怕有上亿人。这么多群众以如此高的热情关注两会,特别是关心政府的工作,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的意见、批评都是对政府的信任、支持、鼓励和鞭策。我常常一边看网,脑子里就想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群众之所以用这么大的精力来上网写问题、提建议,是要政府解决问题的。”的确,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我党必须始终做到“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必须始终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为民分忧,为民解难。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巨变。随着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中国改革的关键环节,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基础,也是民心所向,民意所盼。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的网上调查结果也清晰地显示出这样一个信息:中央所想之事,正是农民所求之事。且看:

      网上民意: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土地问题;公报内容: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网上民意:完善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制度;公报内容: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网上民意:整顿农村干部队伍、解决基层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公报内容: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上述的网上民意与公报内容如此的“惊人相似”,充分印证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是一次顺民意、得民心的继往开来的会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改革信号,顺应了各族人民特别是亿万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随着全会确定的各项政策的迅速落实,广大农民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将越走越宽。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30年前,中国的改革开放始于农村,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为中国的改革发展谱写了壮丽诗篇。30年中,农业、农村、农民工作虽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但是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正面临新的局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当前,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破除影响和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矛盾、难点和问题,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九亿农民群众,不断推进全面小康建设进程。

      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将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到实处的关键在党,责任在党员干部。为了使未来的改革发展更加符合民意、顺应民心,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集中群众智慧,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创造实实在在的业绩。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实践永无止境,改革未有穷期。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为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绘就了一幅更加壮丽的改革蓝图,充分体现了农民群众的意愿。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必将统一全党认识,凝聚全社会力量,引领8亿多农民迅速兴起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热潮,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广阔道路,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崭新局面,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党心民意的高度统一。

  
新闻链接: 

    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网上调查显示:中央所想,正是农民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