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意识的猛兽
被汽车大佬福特束缚住手脚的日子过多了,路虎、捷豹对新东家塔塔突然抛过来的‘自由’还不大适应,适应了半年多后才终于从喉咙中憋出一口闷气:“我们想做且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最近,路虎、捷豹(合称JLR)好象突然睡醒了一样,在新上任的CEO大卫·史密斯带领下开始在世界各处频繁抛头露面,用厚厚的PPT演示文件做背景板,一遍遍讲着自己的打算、自己的战略。人们也才忽然意识到,‘虎’‘豹’其实是只有野心的猛兽,而不是大老板们膝头上豢养的宠物。
尽管早从去年开始,‘虎’‘豹’就一直颠沛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但很少有人真正在意‘虎’‘豹’自己的想法。一开始是被作为业界观察汽车贵族福特汽车战略调整的窗口;后来被卖给印度巨头塔塔集团后,人们也更多关注塔塔想从‘虎’‘豹’身上得到什么。
但现在看来,在新东家塔塔集团得到更多尊重和自由的‘虎’‘豹’,开始发威了。“大笔的发展预算是我们自己的投入”,JLR中国区执行董事瑞德夫对JLR将会在环保技术开发上的13亿美元投入不动声色;“我希望JLR能够自负盈亏,独立发展”,塔塔公司主席兰塔恩·塔塔明确回应。
不仅仅是奢侈品
今年以前,捷豹、路虎在大多人心目中是被限定在奢侈品行业里,特别是捷豹,它的‘前主人’福特汽车为此不移余力的擦拭着它的英仑品牌出身,却不在产品性能上投入太大心血。这也是为什么在温室气体减排、油价高企等严酷的行业大背景下,捷豹、路虎却保持着置身事外般的冷静,没有在产品改进上做出半点应对措施。
而今天看来,这显然不是捷豹、路虎情愿的事情,否则它们不会在刚跟福特汽车划清界限后,就迫不及待的加盟进美国‘汽车制造商联盟’。这是一个汽车工业相关的民间组织,包括宝马、丰田、梅赛德斯-奔驰美国、三菱等11家汽车制造商,他们控制了美国汽车和卡车市场77%的份额。“捷豹和路虎相信,汽车制造商联盟在工业技术和科学分析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捷豹路虎的北美主席Gary Temple表示说。
然后立刻砸下13亿美元的研发巨资,全部只为环保技术的开发课题。这是捷豹路虎自立门户后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显示出它们企图走追逐销量的非奢侈品路线。
欧洲苛刻的温室气体排放要求其实是有可通融的地方,那个看似死板的130克二氧化碳每公里/台只是个平均值,是可以跟同集团内的产品系列中进行汇总平均的,这也是保时捷削尖了脑袋预谋并购大众的原因之一。捷豹、路虎原本靠在福特汽车集团这棵大树下不用顾忌这个问题,但现在的东家塔塔集团里却连个分摊的对象都没有。沸沸扬扬的人民车NANO离量产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而为了避免2012年遭到严重的财政处罚,加强技术改进是史密斯现在最大的敌人。要知道,就算JLR二氧化碳排放表现得最好的采用柴油动力的捷豹X-Type,排放量也达到了154 g/km。
不过,最引起人们兴趣的并不是这13亿的去处,而是这13亿的来源。“都是由JLR自己筹措的”,当瑞德夫肯定的点头时,现场的观众有些面面相觑,因为原本以为这是财大气粗的塔塔集团理所应当的贡献。毕竟今年早些时候,当塔塔宣布以23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收购捷豹和路虎时,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大方态度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
“我们希望能逐渐成熟的独立运营”,对于塔塔集团的放权,瑞德夫非常感激,“塔塔给到我们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自由’,它尊重我们走自己的路”。以目前捷豹、路虎弱小的市场占有率情况看来,这似乎不应该是个对母体有挑战性的需求,但这在福特时代,却是不能想象的。瑞德夫向《周末画报》解释说,从长期来看,福特汽车不会给捷豹、路虎发展成大公司的空间,而仅会把它们做为最顶级的那部分业务存在着,“但我们还有很大的潜能去关注客户、关注市场,使得公司更有效率的发展”,在瑞德夫看来,他为之服务了十多年的捷豹、路虎不应是奢侈品中的车,而是车中的奢侈品。
重回现实社会
事实上,留给史密斯、瑞德夫他们实现理想的时间并不多。
JLR的董事会目前只答应支持捷豹、路虎的自主设计和生产计划持续到2011年。也就是说,如果史密斯不领导JLR在这3年内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摆在JLR之前的未来之路就没办法预测。毕竟这个董事会包括史密斯在内只有三个人,另两个是塔塔先生本人和塔塔集团汽车业务主管Ravi Kant。给到史密斯支持或反对都一样容易。
必须承认,听起来是JLR自己筹措到13亿美元或更多的发展资金,但塔塔集团这个多元化巨人提供的信贷支持功不可没。塔塔的业务范畴囊括茶叶、钢铁、IT及高端酒店业务等等,不管从规模还是利润上说,汽车都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块。
不过,总之是钱到手了,史密斯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加快速度磨利爪牙。在他厚厚的PPT演示文本里,首当其冲的是要根据市场需求更新技术和调整产品结构。
也就是说,赶快买张站票搭上混合动力技术量产化和产品小型化的末班车,而几乎所有汽车厂商都已经在这趟班车上找到位置了。JLR最近亮相了为路虎新开发的“e-terrain”技术(附带后轴电力驱动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这有助于减少30%碳排放。史密斯期待在今后几年通过改善现有引擎将燃料效率平均提高25%;而至于产品小型化,这对于始终强调贵族气派的捷豹和路虎来说,是个比较难实现的目标,但至少可以在年轻化上下工夫,以求缓和捷豹和路虎潜在用户的老龄化趋势。计划中,捷豹的大型轿车XJ,明年将以更具运动型和现尚的形象出现。
而除了加强体格的攻击性外,捷豹路虎还需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而最先要关注的市场,当然是中国,这里是全世界公认的高档车井喷基地。以路虎为例,截止至今年7月7月,路虎在全球的销售骤降31%,但来自中国的大需求却高的异忽寻常——151%的涨幅,07年整年的涨幅是143%。
对于史密斯布置的任务,摆在瑞德夫面前最棘手的工作是抓紧时间平衡好捷豹品牌的发展态势,因为相比路虎傲人的增长速度,捷豹的状况相当尴尬,2007年的销售情况只同比增加了57辆,今年上半年547辆的销售数据,与路虎的6418辆的数字更是相差甚远。
事实上,最近在瑞德夫的主导下的高层换血与振兴捷豹品牌密不可分。路虎的中国区总经理职务一直单独存在,但捷豹的中国区经理原本是由捷豹路虎中国区执行董事的瑞德夫兼任,为了加强捷豹品牌的执行力量,瑞德夫把捷豹中国区经理一职卸下转给经验更丰富的原任捷豹澳大利亚总经理黎睿轩。“完善我们的高层管理团队”,瑞德夫表示,“是强化中国市场影响力的第一步”。捷豹路虎在中国的架构与其全球一样,都是仅在品牌宣传部门分开成捷豹和路虎两个独立团队,然后共用统一的销售、研发、金融等等职能部门,而品牌总经理一职则是在所有部门的上空调控各部门协奏。
一系列的人事变动和产品战略调整可以看出,捷豹、路虎终于不再像以往一样只是个产品型号名称或品牌称谓,而是在新东家塔塔赋予的自由空气中蜕变为一个有自主思考能力的公司个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