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 (QQ175613195,电话13766307454)
到了北京如果不去颐和园游玩,那是一个大缺憾。我两次到过颐和园考察,每次对它的怡然超脱的山水环境着迷。在美丽的湖光山色、精巧的楼庭阁台、豪华的宫殿厅堂后面,掩蔽着历史的沧桑感和风水的奥秘,值得我们用心去品味。
颐和园的来龙去脉
颐和园一带被认为是风水宝地,800年前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就在这一带修建过“金山行宫”。那时的万寿山叫“金山”,昆明湖称“金水”或“金海”。到了元代,金水改为瓮山泊,湖中除了从玉泉山引来的泉水外,元世祖忽必烈还采用了水利官员郭守敬的方案,巧引昌平凤凰山下白浮泉水,增大了水量。由于它位于北京西郊,所以又称“西湖”。元朝统治者看中了这块风光秀丽的地方,大兴土木,历时三年,在西湖畔修建了大承天护国寺,在玉泉、西湖之间装点了许多人工景观。自此,西湖景有“壮观神州今第一”的美誉。
清朝以后,这里的一石一木,一雕一画,更是记录了近代史上的风云变幻。清代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为了给他的母亲祝60大寿,在瓮山上修大报恩延寿寺,改瓮山为万寿山,并仿照汉武帝在长安昆明湖上训练水师的故事,将西湖改为昆明湖,园名也改为清漪园。
可惜的是,这座历时15年,耗银480万两而修建的清漪园,在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侵略军一把大火化为灰烬,园中珍宝均被抢劫一空。
25年之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为了满足个人享受,巧立名目,挪用海军经费重修清漪园,并取“颐养冲和”之意,将园名改为“颐和园”。“颐和园”的九龙大匾就悬挂在东宫门的中间檐下,苍劲有力、挥洒自如的镏金大字,出自光绪皇帝的手笔。在圆明圆被摧毁后,人们庆幸北京还保存完好的颐和园。
布局暗含“福禄寿”图案
中国吉祥文化往往通过一种图案来表达心中的祈福追求。大凡到过颐和园的游客,鲜有人知其布局暗含“福禄寿”图案 。有人通过卫星照片发现,照片上的昆明湖霎时变成了一个寿桃,万寿山忽然展翅成了一只蝙蝠,连十七孔桥也成了一只长长的龟颈。
相传当年修建颐和园是为了给慈禧祝寿。皇帝下令要在园林中体现“福、禄、寿”三个字,来自江西世代建筑家族的雷家第七代雷廷昌却巧用心思:“桃山水泊,仙蝠捧寿”,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他设计了一个人工湖,将这个人工湖,挖成一个寿桃的形状,在平地上看不出它的全貌,但从万寿山望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个大寿桃。而十七孔桥连着的湖中小岛则设计成龟状,十七孔桥就是龟颈,寓意长寿。寿桃的“歪嘴”,偏向东南方向的长河闸口。寿桃的梗蒂,是颐和园西北角西宫门外的引水河道。最为称奇的是,斜贯湖面的狭长的西堤,构成了桃体上的沟痕。至于“福”字,雷廷昌将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设计成蝙蝠两翼的形状,整体看来成了一只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 而万寿山下濒临昆明湖北岸的轮廓线,则恰似一只蝙蝠,振翅欲飞。
园林美学集于一身
园林采用移景于庭、聚景于园的手法建造,是对自然景观的微缩或再创造,追求“幽曲奇巧”的山水环境。可见园林和风水的共同特点都追求一种幽曲有情的理想山水环境;不同点仅在于:风水以自然天成的环境为主,而园林只是以自然天成的环境为基础或加以人工修造,得到宛若天成的景观效果。所以古代园林的规划布局、修造无不受到风水思想的深刻影响。
据说,清朝皇帝从康熙、乾隆到雍正都受到对盛唐著名的诗人画家王维的作品有好感,追求一种怡然超脱的山水环境。园林设计师投皇帝所好,无论从故宫还是到颐和园以及北海,都营造了一种背山面水、青山环抱的幽静山水环境。 好山好水是园林的风水源泉。颐和园的位置恰恰就在全北京城离山最近的位置,用土堆起来的万寿山正好接上了的北京西山“龙脉”,从这里,可以溯太行、秦岭,直上昆仑“祖山”。另一方面,颐和园的昆明湖则是北京城区连接京密引水渠的点,来自密云水库的水,从这里流向北京全城。万寿山、昆明湖,恰好是北京山、水之源,而这两者就构成了颐和园。“上风上水”之谓,名至实归。 其实,巧妙的营造山水系、设置亭台楼阁,使之蕴涵某种吉祥寓意,是古代园林建设中常用的手法。例如恭王府花园“萃锦园”中,就建有平面呈蝙蝠状的殿堂,称为“福殿”。园中还有一座蝙蝠形的水池,称之为“福河”。在圆明园遗址公园中,长春园西洋楼“方外观”废墟的前方,尚完整保留着两座用石块砌筑的平面呈桃状的水池。
佛香阁:颐和园的“骨架”和皇权的威严

佛香阁是颐和园的“骨架”,它高踞于全园的中心,将园内园外景物组织得奇幻多姿又浑然一体。园林专家比喻说:颐和园若没有佛香阁,就会像美人失去明眸,孔雀剪去尾巴,纵有再多的点缀,湖山也会黯然失色。依我所见,偌大的颐和园有一座佛香阁也体现一种皇室园林的威严和大气。
漫步颐和园倘佯在湖光山色之中,九月的北京凉风轻拂,我们一一对园中的建筑作了勘测:
佛香阁 子山午向坐戍子穴;
无梁殿 同上;
涵虚堂 子山午向兼癸丁;
听鹂堂 子山午向(丙子与戍子之间界缝);
牌坊 子山午向兼壬丙(丙子穴);
文昌阁 子山午向;
清华轩 同上;
文昌院 卯山酉向;
仁寿殿 酉山卯向。
由此,也可见皇室建筑尽现皇权气势。
(引用赣州风水养生堂作品者请注意尊重游戏规则,注明引文出处和作者姓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