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市房地产的原因何在
关键词:房地产 政府救市
一个月来,以西安为启动的地方政府针对房地产的救市行动,在一个月之内已经蔓延到成都、石家庄、西安、南京、杭州等18个城市,而且这一趋势逐渐由中西部的二三线城市向一线城市蔓延。而且救市已经越来越成为燎原之势了。
在政策的打击下,媒体已经将房地产行业塑造成为没有任何人情味和充满欺诈行为的奸商形象,甚至成为央视春晚中叫座又叫好的小品都在揭露开发商的“恶行”。按照逻辑,似乎买房就是傻瓜。
即使房地产行业的老大万科的掌门人王石都在年初不仅公然建议最好在三年后再买房,而且随后便扯起了降价大潮。虽然一直宣称那不过是在特殊时候,针对特殊房源暂时的策略性促销,却使得整个房地产行业逐渐演绎到全方位打折的局面。一时间房地产行业宛如街边或者服装店里的服装,都是高高的标价,同时言必称折扣。这个折扣的幅度从开始的欲遮还羞、到国庆节期间甚至达到63%折。虽然那63%折的楼盘依然声称仅有100套,但“金九银十”的规律没有再现,其间所流露出来的开发商在市场环节的无奈也是昭然若揭的。
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尚且如此,更不要说其他开发商了。
房产降价无疑是收入低微者的福音,但即使是收入低微者都不贸然买房,因为总是要期待价格更低,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之下,价格在下跌的过程中,往往会提高市场的持币观望氛围。
不管是出于资金安全角度还是从政策导向的角度,银行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惜贷”也已经到了久旱不雨的程度。比如,本人在房地产行业的几个客户的资金链就已经到了难以维系的程度。假如在这种情况下再要求开发商按期缴纳土地出让金,无异于涸泽而渔。
再看证券市场,即使万科都要在股价跌至个位之后,发行企业债券以求为严冬苟延残喘,而另一位号称有百亿资金在寻找好项目的地产娱乐明星潘石屹,都不得不慨叹——当前的市场环境太惨了。40多家公司在排队等待IPO,即使侥幸IPO成功,都也许会沦落为“破发”的境地。
同时,那些雄厚的海外基金,也由于华尔街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恐慌,并使得海外基金抛售他们在中国的项目,以回国“救驾”;比如以摩根斯坦利为代表的国外资本也在将所收购的商业楼宇转手套现,这就加大了中国房地产行业所面临的冲击。
财大气粗的开发商在资金方面出现捉襟见肘,甚至“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救市缘于出口受阻以及政府基础投资趋缓的市场环境中,后者导致国内需求减弱、而前者导致劳动就业压力增大,并把企业生存空间压缩到国内市场的挖掘上。同时,进口产品对国内市场的争夺又导致国内企业生存压力愈发堪忧。这两方面结合,势必会使得与地方政府的财政目标实现起来渐渐渺茫。
紧缩型的货币政策改变之后所确定的“控通涨、保增长”的战略目标压力越来越大,这可是关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大事。
在股市上,虽然已经先后颁布了货币与税收等多种手段救市,却依然难以阻挡股市大盘下行的趋势。截止到10月17日的星期五,随着茅台的股价也跌落百元以下,中国A股已经没有任何百元股。在触及1802的最低点,政府连续出台多个政策救市20个交易日之后,盘中再度回到1900点以下。即使已经成为定论的融资融券与T+0政策,都难以扭转股市的低迷。
那么什么既可以扭转证券市场的颓势,又可以拉动内需呢?
——从目前看,似乎只有房地产。
众所周知,房地产所带动的不仅是在房产方面的巨额消费,更可以拉动建材、家居等方面的消费,更可以带动大量的农民工的就业,可谓一举数得,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地方财政有所贡献。
其实,除了极个别的几个城市,房地产价格原本也没有太大的落差。即使如此,这已经大大地打击了开发商的开发热情,特别是在上市融资渠道受阻的资本大环境下,房地产这一股市中的支柱板块更是对大盘有决定性的作用。至少不会如现在一样,屡次流拍已经使得土地出让“招拍挂”形同虚设。并直接影响地方官员的政绩,让其难堪之至的。
当前救市并不是从民生的角度考虑,而是从地方政府的政绩的自我保护,从全国金融领域的救市,从拉动内需的角度出发的。房价涨得过快会让某些人感觉不舒服;但也仅仅是感觉不舒服,大不了就是先不着急买,持币待购吧;但如果降得太快,甚至出现崩盘,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开发商的生存状况堪忧,而且那些早买房并期望投资升值的人要跑到开发商那里去闹事,或者要求退房,或者要求索赔——如此,怕就是要引发社会动荡了。
政策就是让你买,你就得乖乖地买,没有理由不买;
不让你买,你就没有理由买,买了就不乖了。
但似乎民众对房地产救市持冷淡的态度。截止到10月18日傍晚,国内一门户网站发起的“房地产救市”的调查已有195103人参加,其中,84.72%的网友反对救市,77.03%的网友认为最近两年房价仍会下跌,88%的网友认为如果救市,地产商获益最大。
可以想见,媒体所散布的开发商的负面形象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不是随时就可以掉转枪口的。
贾春宝
2008年10月19日星期日
• 电话:13269258122,89581930
• MSN: [email protected]
• QQ:469063961
• E-mail:[email protected]
• 价值中国网个人空间:bekings.chinavalue.net
• 原创外汇评论主页:http://blog.hexun.com/chunbao/defaul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