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热播的《李小龙传奇》可谓是年度大戏,光是前16集的收视率就已经超过了曾经风光一时的《闯关东》和《亮剑》,一时风头无俩。
作为李小龙的粉丝,我在陶醉于酣畅淋漓的搏击和打斗的同时,收获了些许感悟。在此向朋友们一同分享,请多多指教!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这是李小龙截拳道的理论核心。李小龙的这句话很可能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化裁。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中生“有”,有自无中生。
先说以无法为有法。从自然界来说,天地处于混沌未蒙状态时,这是自然界最原始的状态,将像截拳道,看似章法芜杂轮廓不清,实际上不少门派的招数无所不包于其中,但又在李小龙身上自成一格,成其法度,真所谓“以无法为有法”,看似无法,实则有法。
李小龙集各种武术精华于一体,结合无与伦比的攻击速度和强劲的爆发力,因此在格斗中,这些全部化为强大的本能,从而屡挫敌手。后期,李小龙的功夫终于进入了随心所欲的境界。
再说“以无限为有限”。人体是有极限的,但是,“艺无止境”,因此武术境界是无边无垠的。雷锋同志说过:“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恰好,雷锋是和李小龙同龄的人,但比后者早辞世10年。能把为人民服务做到一定境界的人,雷锋是最突出的代表。
在这一点上,李小龙又与雷锋相合。他在有生之年倾尽毕生精力将武术推进到更高的境界,立志达到武学的顶峰,以无限为有限。
但是人体是有极限的,这是科学规律,他突破了极限,也就违背了规律,所以迎来了惩罚,劳累过度因脑水肿病逝,终年仅32岁。看来他的十二字名言很难企及。别人就更不用提了。也就是说截拳道还有提升发展的可能和必要。即使李小龙的学生伊诺山度被认为是当今截拳道的第一人,他还要突破自己,突破极限。
因此,李小龙的十二个字是一种遥不可及的理想,同时也给人们形成了无限期待的空间。下一篇,我想想结合自己所悟,谈一谈李小龙武术哲学对文学创作的启示,欢迎大家提不同意见。
浅谈李小龙武学理论
评论
4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