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一个客户问我:如何解决“钉子户”问题,我现将我们的观点拿出与大家探讨。我们在项目策划的过程中,因为和老板们接触得比较密切,再加上我们在项目中显现的专业优势,所以也经常要接受额外的“特别”任务——如何对待企业里的“钉子户”。
“钉子户”的五个典型特征:
其一,“钉子户”大多是创业期的员老,在早期对企业有突出贡献;
其二,“钉子户”往往是一个方面的高手,因后期工作中老板权位上升、高手价值常被忽视而积怨,形成与企业核心领导人意见分歧而形成软对抗;
其三,“钉子户”没有什么大错误,但小错误不断。典型是常常在后面发牢骚,挑公司的刺,甚至跟公司唱对台戏。
其四,“钉子户”往往成为敢替大家“出头”的领袖,赢得了部分员工的“拥戴”。那些员工一方面佩服他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又佩服他的“胆识”——只有他敢替大家“出头”。
其五,老总对“钉子户”基本都是又爱又恨,总是希望找个理由判断一下到底该用还是该炒。
“钉子户”是怎样炼成的?
这里您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的故事:书中保尔·柯察金执着的信念、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激励着无数的人们。然而更让人们感动的是,这部经典著作竟出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之手,是他在病榻上用执着的信念、坚定不移的意志创作出不朽名著。
那么“钉子户”是怎样炼成的?
呵呵,绝对不是执着的信念、坚定不移的意志,也不是故意要与老板对着干的基因作怪。而是因为时位错位和心态错位。
时位错位——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板”通常随着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进化——老板就是老是板着脸的人。因为事业的发展,所参与社会建设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加上光环和荣誉也越来越多地被强制戴上,外表收获了更多的鲜花和掌声,尽管内心更多的各种利益冲突的纷扰和郁闷。但是实际上已经形成权力和地位的上升;
而作为曾经一起打江山的亲密战友,尽管地位也发生了一些提升,但是已经和当初的老板位移的距离已经拉大,参与事务的程度越来越低,关键可调配的资源也随着公司的管理制定而约束得越来越少,而且越来越向一把手集中,由此积累了权位差距的实际矛盾。
心态错位——不是“钉子户”的专利,是老板和“钉子户”的共同的心理反差,具有典型的弹簧效应:双方在权力的作用力下,各自挤压对方越狠,从而形成弹开后离得越远。在中国几千年帝王文化的作用力影响下,随着企业的发展,老板的心态在越来越奴性化的下属吹捧中,越来越不受约束——宽以待己、严以律人。我是老板,企业是我说了算!在加上很多的压力和烦恼,所以老板日渐成为了——老是板着脸环顾四周,随时防止你黄袍加身的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就是典型。当然也导致对“钉子户”的有意无意的打压。
而“钉子户”并没有看见老板们光鲜的背后,也是一肚子苦水。老板说了算——是领导力责任担当的表现,不仅担当了很多的鲜花和掌声,同时也担当了很多辛酸和委屈。今天工商要查货、明天税务要查账,后天“新闻”要来曝光,还有强迫销售器材的消防,就是没有任何问题也有很多部门上门的例行检查、吃拿卡要,而这些所有的问题都是老板们在抗!而这些苦水和感受,并没有表现或许被隐藏、或许容易被“钉子户”忽略。实际发生的矛盾是:老板认为他们不理解自己的压力,而且经常和自己意见分歧,于是采取冷漠以对,最糟糕的是打入“冷宫”,逼迫他们成为了“钉子户”;而“钉子户”的内心是为什么我正确的意见总是不被采纳,为什么我总是被驳回等等,我没有任何决策权,长期形成内心压力而产生对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于是他们以这些方式释放压力:常常在后面发牢骚,挑公司的刺,甚至跟公司唱对台戏,成为逼上梁山、敢替大家“出头”的群众领袖——“钉子户”。
“钉子户”是企业的财富
财富是相对概念,相对与负债的价值。之所以说“钉子户”是企业的财富,也是相对与负债而言。
是老板必然负债,不负债的基本不是老板。一般公司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部分,左边所列的是资产项目(存货、应收账款、厂房和设备等),右边所列的是形成资产的资金来源即负债和股东权益项目。所以是老板就会有负债,而且除了资产项目、资金来源上的负债,实际还有一种负债就是对领导集体和员工的信托责任——情感上负债。在公司面临危机时,负债的种类和实际数额在决定公司存亡上具有同等的影响力。
之所以说“钉子户”是企业的财富,原因有三:
第一,“钉子户”是企业的动力来源之一。前面“钉子户”的典型特表明:之所以成为“钉子户”是因为是元老、是某个方面的高手、敢于挑刺。而这些正是企业成长不可或缺的财富。业务上,“钉子户”一般是行家里手,可以解决企业成长的实际问题;决策上,“钉子户”的挑刺很多是对决策的理性批判,降低企业的决策风险,减少企业的实际损失。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决策,老板一提出来所有的人都附和,都只看到美好的前景,必然会导致企业的失败。
第二,“钉子户”是企业决策的刹车系统。我们都知道,驾驶技术再高也需要刹车。对于老板而言,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老板,更需要刹车。“钉子户”表面上表现是挑刺找茬,实际上是针对某个决策,与老板的思路逆向思维,寻找话语权。而这些实际充当查缺补漏的角色,是企业决策的刹车系统。因为“钉子户”在,老板就要考虑实际决策的支持力度,同时也从反对的意见中降低决策带来的损失。
第三,“钉子户”是企业“以正衣冠”的镜子。《新唐书·魏征传》有云: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前面也分析了“钉子户”容易赢得了部分员工的“拥戴”的原因,但是反观之,是否也可以这样看待:透过“钉子户”的牢骚和挑刺,来检查企业自身的毛病。企业对员工的福利政策是否有问题?对员工的激励是否有偏颇?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如何?
所以,我的观点是要用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善待“钉子户”!我们需要“钉子户”形成互补优势;我们需要“钉子户”把握平衡;我们需要“钉子户”唱红脸角色;总之,用好“钉子户”不仅不是企业包袱,而且是企业财富!
至于怎么用好“钉子户”,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很多办法!实在无解,请与我们联系,保证让“钉子户”成为你的财富矿,让你的企业更加增值。知识本身没有力量,我们就是通过使用知识产生力量!!
还是那句话:不是难题请不要找我们!没有尊严地做策划就会沦为策划的奴隶,同样增加策划的风险。我相信大家不需要奴隶,也不想制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