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方伟对话侯自强访谈实录
转自人民网
随着 3G的到来和电信重组的展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更多的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将投身其中。在2.5-2.75G网络环境下,移动互联网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四年历程,下一步的发展将需要产业链之间更多的对话和合作。2008年10月24日人民网《无线政策访谈》第一期特邀主持人项方伟将对话移动互联网资深专家侯自强,一起回顾移动互联网走过的历程、剖析现在移动互联网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展望和预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通过对话,探讨合适中国环境下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模式和共同发展共赢的机会。
本期嘉宾
侯自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技术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声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DSP工程中心研究员、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委员。
特约主持人
项方伟——本栏目特约主持人,现任职万蝶网CEO。拥有十多年的互联网、电视、无线网络行业经验。
图为电信专家侯自强(左)与特约主持人项方伟
资费下降了,移动互联网才能起飞
――侯自强谈移动互联网发展(实录一)
项方伟:侯老师,你好。《无线政策访谈》第一期选择移动互联网作为讨论话题,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TD的成功、3G的成功、电信重组的成功有很大关系。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有人认为,因为资费过高,影响了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积极性,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侯自强:网民人数上升是非常明确的,现在资费摇摆比较大。以前有一些地方搞过WAP流量费20块钱不封顶,后来取消了,但是老客户还有。现在各地不一样,北京是 20块钱50兆,一般用途还可以,要是看视频就远远不够了。奥运会期间,中国移动搞了一个手机电视,奥运期间用户下载客户端用手机看奥运电视。平时如果不搞包月,流量费是1兆字节20块钱,奥运期间降到1分钱。一下降了2000倍,结果是什么呢?看电影一个小时5毛钱,所以一下子奥运期间手机电视用户超过 100万。很明显,价格的作用是致命的。
项方伟:这只是奥运期间的临时资费政策吧?
侯自强:是的,但是这件事很说明问题。如果我们的手机流量费实行不封顶的包月,或者是封顶封的很高的话,就是3个G或者是5个G,势必会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当年,小网通在推宽带,推的还是挺吃力的。到了2002、2003年,ADSL一降价,100块钱不封顶,而且初装费不收,一下子用户就冲上来了,到现在是 7000万的用户。所以说,资费是核心问题。资费下降了,移动互联网才能起飞。
项方伟:手机上网有一个特点,它的一键上网是预设的,不像ADSL需要办理申请、安装、调试等过程,但这一键上网的用户,能不能都叫做移动互联网网民,有多少人第一次上网后,就不再上网了呢?
侯自强:第一次上手机网的用户,他很可能还没有办套餐,傻乎乎的一上,完了以后一下子就傻眼了,那个费用非常高。以后一看见就像洪水猛兽似的,就会想绝对不能按那个一键上网了。他要想上网,他一定要去申请套餐。
项方伟:现在移动互联网一般有两种主要的上网方式,中国移动一个是cmwap,一个是cmnet。中国联通的GPRS也有两种上网方式,一个是uniwap,一个是uninet。中国电信的CDMA也有WAP和NET两种上网方式。这两种上网方式把移动互联网人为地分成了两个网,而且资费差异较大。网民如何区分这两种方式呢?
侯自强: WAP方式,就是进入WAP网关。如果用NET方式进的就是公共互联网。运营商搞的20块钱不封顶包月套餐只限于WAP方式使用,如果你稀里糊涂的用了NET方式了,那一个月可以花几百块钱。你要找到那个上网的的设置端口,一般不是老网民,是不知道如何设置的。现在运营商的策略是搞差异化的服务,套餐很多,然后用户就糊涂了。所以从用户角度来说,你干干净净的给我弄一个就完了嘛。
项方伟:我们看到一些运营商自有业务是赠送流量的,比如:手机炒股服务,手机视频业务,飞信业务。对于这种安排您觉得合理不合理?
侯自强:这等于是他利用他的优势去捆绑,因为原来是一个专网,但是现在变成一个开放网络,竞争手段很多。他等于用这个资费来贴补,达到竞争的目的,就是这么一个概念。这种事情如果从应用服务的竞争上,他等于说我买了东西送你几块钱,这个跟退钱是一样的。比如说我有两个网站做的是同一个业务,比如说都是炒股软件,我用谁的都是用户选择。中国移动说你要用我的,我贴你多少流量。但是另外一家也可以说,你用我这个软件,你用了以后我给你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送钱和送流量性质也有不同的地方。如果把这种方式扩大化,运营商将来做任何服务都赠送流量,那独立服务提供商就无法生存了。能送流量的只有运营商,独立服务提供商再有钱也送不了流量。流量是属于通道资源,运营商用通道资源来竞争,那其它的独立服务商都会出局了。
“梦的商店”,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侯自强谈移动互联网发展(实录二)
项方伟:最近中国移动领导提出“梦的商店”的想法,就是运营商来组织和销售独立服务提供商生产的服务或应用。这些服务或应用可以不是运营商自己生产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侯自强:我们回到梦网时代,梦网时代带动了一批SP,从历史上应该肯定梦网。当年互联网泡沫以后网站很困难,新浪、搜狐当年的利润一大部分是从这里来的。现在空中网上市也是它带起来的。但是也出问题,大家都打着中国移动的旗号,搞各种陷阱,出了问题也追到中国移动的身上。现在专网被打破了,大量的开放的移动互联网都发展起来了。如果运营商与这些网站联合起来开“梦的商店”,那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其实现在中国移动与手机网游服务商的合作正在执行这个思路。
项方伟:据说,在“梦的商店”模式中,首先运营商允许手机网游完全独立的品牌进行运营。其次,运营商替手机网游代收费。最后,运营商给手机网游公司提供了全面的通道能力,就是把网游开发需要的各种通道协议(如SOCKET)完全提供给网游公司。这个模式现在只限于少数的手机网游,你觉得这种模式会进一步扩展吗?
侯自强:我感觉得运营商会认真地在探索这个问题。运营商他老说他不甘心做管道,实际上他原来就是做管道,而且固网的运营商今天的收入也是靠着管道,这个就是他们最核心的生意。
将来运营商如果拥有一个很大的“梦的商店”,在这个平台上,合作伙伴拥有独立品牌,全功能通道能力和收费能力。这种互补式的合作模式,为移动互联网理顺了上下游的合作框架。解决了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品牌、通道和收费。这个是很好的预示,但是根本的问题还是利益分配怎么解决,如果这个解决了应该是可以的。
通道限制是转折期的问题
――侯自强谈移动互联网发展(实录三)
项方伟:移动互联网行业一直在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移动互联网“公平通道”的问题。由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被分成WAP和NET两种上网方式,WAP方式只能做很有限的事情和开发很有限的功能。举个例子,现在有的运营商网关不向移动互联网网站提供COOKIE等通道能力,因此现在绝大多数移动互联网网站采取一种折衷的方式来认证用户。当一般网民把自己登录后的网址发给别人共享时,他就等于把自己的登录权限发给别人了,别人就可以登录到他的帐号里了。这样的后果是移动互联网网站的安全没有保障,而运营商自己则给自己的网站提供这些安全保障所需的通道资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侯自强:根本的问题就是中国缺乏立法。比如说过去的固网,电话线到你家里,你是中国电信的就是中国电信的,别人想用你这根线绝对不可能。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是我批准你建这个线路的前提是你要开放。我们看到今天移动的互联网都是窄带,所以对付对付少量的人和低速还可以。现在宽带接入线只有7000万的用户,如果6亿网民全部变成宽带的话,这个网络根本无法支持。从核心网到城域网、到边缘网,中国移动很多都是租人家的线路,如果移动走向宽带化,你核心网络的带宽根本就不够。那么中国移动势必要大量的建固定网络,因为移动只是到基站位置,如果你那个基站都变成宽带,那你得要上多少个宽带。所以说是大量建还是共享,那么你为什么共享?钱怎么分呢?其实通道也是这个问题,就是也需要有政策。我们现在移动互联网整个的发展趋势就是扁平化。如果你认为未来的业务就是移动互联网的话,那这个非常的简单,就是基站上去通过网关直接上移动互联网,现在中国移动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如果要向移动互联网发展,必须放开移动互联网的这些限制,同时下降上网资费。
侯自强:政府有一个如何介入管理的问题。如果运营商意识到3G的成功在于移动互联网,他就要做到中性的网络管道,只要管道中性化了,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项方伟:现在我们有三个运营商正在积极筹备3G,3G的到来是不是移动互联网的好时机?
侯自强:要走3G的话以前的移动互联网的限制性的东西都要打破,因为那些都是过渡性的。经过去年的改造以后,今天2.5G这个网络支持窄带移动互联网能力是具备的。今年又开始投1100亿,继续扩大2.5G,还有就是往农村、往边远地区扩大。对于窄带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讲是可以的,因为对每一个终端来讲速度不是很高。那么现在移动互联网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容量会有问题,比如说我这一个基站,假如说半径500公尺,那么这个基站就大约有不到一平方公里,可能是 0.8平方公里。比如说是六个扇区,那么一个扇区也就是差不多0.1平方公里。那这个窄带也就支持一定几个人同时使用,如果用得人多了就堵了。不管怎么说支持客户的数目是有限的。我觉得3G的来临,与其说很多用户高速上网,还不如说是容量的增大。我这个说的不是三个人、四个人,而是三十个人、四十个人,这样就可以做到普及了。所以2G还会大发展,现在不会停止脚步。因为手机绝大部分还是2G的,所以这个发展还在。3G到来的时候是把容量扩大,发达城市、密集区,3G在容量问题上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可能有高端用户用笔记本上网的。所以窄带互联网在中国还会是很有前途的,但是我讲你想推3G,想推TD,你必须要把终端做好,把客户端配进去,把这个通道打开、开放,移动互联网才可以发展起来。用户买了一个手机,内置好了以后,上去了以后非常的好看,收费还包月的,这个谁都愿意。现在手机上网的问题,我觉得是有这些问题:用户不懂得如何上手机网站,而且还存在资费陷阱,再加上运营商限制通道,再加上资费很贵。但是其中没有一个问题是今天不能克服的,以中国移动的技术手段它的网络覆盖和他的财富能力来讲绝对没有问题。
项方伟:你认为,这些都是发展过程当中临时性的问题?
侯自强:对。很多都是转折期的问题。
项方伟:运营商都在致力于向信息服务转型,如果3G后移动互联网变成全开放的状态,您觉得对运营商的转型是不是有很负面的影响?
侯自强:我记得前年开互联网大会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话,我说今天对于运营商来讲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运营商老抱着他传统电信的思维,他的服务模式、他的技术体制,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挑战他就是苦海无边,运营商觉得这个不公平、那个不公平,我这么多的流量收不到钱了。相反你看到未来就是互联网时代,未来的服务业是基于互联网的,未来的通讯业也是基于互联网的,你根据这个策略调整你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是机制,你就会走出一条光明的大路。所以现在关键的就是你转型转成什么型,就是转成互联网。
转自人民网
随着 3G的到来和电信重组的展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更多的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将投身其中。在2.5-2.75G网络环境下,移动互联网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四年历程,下一步的发展将需要产业链之间更多的对话和合作。2008年10月24日人民网《无线政策访谈》第一期特邀主持人项方伟将对话移动互联网资深专家侯自强,一起回顾移动互联网走过的历程、剖析现在移动互联网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展望和预测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通过对话,探讨合适中国环境下的移动互联网产业模式和共同发展共赢的机会。
本期嘉宾
侯自强——数字信号处理、通信技术专家。曾任中国科学院秘书长,声学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DSP工程中心研究员、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委员。
特约主持人
项方伟——本栏目特约主持人,现任职万蝶网CEO。拥有十多年的互联网、电视、无线网络行业经验。
图为电信专家侯自强(左)与特约主持人项方伟
资费下降了,移动互联网才能起飞
――侯自强谈移动互联网发展(实录一)
项方伟:侯老师,你好。《无线政策访谈》第一期选择移动互联网作为讨论话题,是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TD的成功、3G的成功、电信重组的成功有很大关系。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移动互联网的用户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有人认为,因为资费过高,影响了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积极性,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侯自强:网民人数上升是非常明确的,现在资费摇摆比较大。以前有一些地方搞过WAP流量费20块钱不封顶,后来取消了,但是老客户还有。现在各地不一样,北京是 20块钱50兆,一般用途还可以,要是看视频就远远不够了。奥运会期间,中国移动搞了一个手机电视,奥运期间用户下载客户端用手机看奥运电视。平时如果不搞包月,流量费是1兆字节20块钱,奥运期间降到1分钱。一下降了2000倍,结果是什么呢?看电影一个小时5毛钱,所以一下子奥运期间手机电视用户超过 100万。很明显,价格的作用是致命的。
项方伟:这只是奥运期间的临时资费政策吧?
侯自强:是的,但是这件事很说明问题。如果我们的手机流量费实行不封顶的包月,或者是封顶封的很高的话,就是3个G或者是5个G,势必会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当年,小网通在推宽带,推的还是挺吃力的。到了2002、2003年,ADSL一降价,100块钱不封顶,而且初装费不收,一下子用户就冲上来了,到现在是 7000万的用户。所以说,资费是核心问题。资费下降了,移动互联网才能起飞。
项方伟:手机上网有一个特点,它的一键上网是预设的,不像ADSL需要办理申请、安装、调试等过程,但这一键上网的用户,能不能都叫做移动互联网网民,有多少人第一次上网后,就不再上网了呢?
侯自强:第一次上手机网的用户,他很可能还没有办套餐,傻乎乎的一上,完了以后一下子就傻眼了,那个费用非常高。以后一看见就像洪水猛兽似的,就会想绝对不能按那个一键上网了。他要想上网,他一定要去申请套餐。
项方伟:现在移动互联网一般有两种主要的上网方式,中国移动一个是cmwap,一个是cmnet。中国联通的GPRS也有两种上网方式,一个是uniwap,一个是uninet。中国电信的CDMA也有WAP和NET两种上网方式。这两种上网方式把移动互联网人为地分成了两个网,而且资费差异较大。网民如何区分这两种方式呢?
侯自强: WAP方式,就是进入WAP网关。如果用NET方式进的就是公共互联网。运营商搞的20块钱不封顶包月套餐只限于WAP方式使用,如果你稀里糊涂的用了NET方式了,那一个月可以花几百块钱。你要找到那个上网的的设置端口,一般不是老网民,是不知道如何设置的。现在运营商的策略是搞差异化的服务,套餐很多,然后用户就糊涂了。所以从用户角度来说,你干干净净的给我弄一个就完了嘛。
项方伟:我们看到一些运营商自有业务是赠送流量的,比如:手机炒股服务,手机视频业务,飞信业务。对于这种安排您觉得合理不合理?
侯自强:这等于是他利用他的优势去捆绑,因为原来是一个专网,但是现在变成一个开放网络,竞争手段很多。他等于用这个资费来贴补,达到竞争的目的,就是这么一个概念。这种事情如果从应用服务的竞争上,他等于说我买了东西送你几块钱,这个跟退钱是一样的。比如说我有两个网站做的是同一个业务,比如说都是炒股软件,我用谁的都是用户选择。中国移动说你要用我的,我贴你多少流量。但是另外一家也可以说,你用我这个软件,你用了以后我给你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送钱和送流量性质也有不同的地方。如果把这种方式扩大化,运营商将来做任何服务都赠送流量,那独立服务提供商就无法生存了。能送流量的只有运营商,独立服务提供商再有钱也送不了流量。流量是属于通道资源,运营商用通道资源来竞争,那其它的独立服务商都会出局了。
“梦的商店”,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侯自强谈移动互联网发展(实录二)
项方伟:最近中国移动领导提出“梦的商店”的想法,就是运营商来组织和销售独立服务提供商生产的服务或应用。这些服务或应用可以不是运营商自己生产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侯自强:我们回到梦网时代,梦网时代带动了一批SP,从历史上应该肯定梦网。当年互联网泡沫以后网站很困难,新浪、搜狐当年的利润一大部分是从这里来的。现在空中网上市也是它带起来的。但是也出问题,大家都打着中国移动的旗号,搞各种陷阱,出了问题也追到中国移动的身上。现在专网被打破了,大量的开放的移动互联网都发展起来了。如果运营商与这些网站联合起来开“梦的商店”,那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其实现在中国移动与手机网游服务商的合作正在执行这个思路。
项方伟:据说,在“梦的商店”模式中,首先运营商允许手机网游完全独立的品牌进行运营。其次,运营商替手机网游代收费。最后,运营商给手机网游公司提供了全面的通道能力,就是把网游开发需要的各种通道协议(如SOCKET)完全提供给网游公司。这个模式现在只限于少数的手机网游,你觉得这种模式会进一步扩展吗?
侯自强:我感觉得运营商会认真地在探索这个问题。运营商他老说他不甘心做管道,实际上他原来就是做管道,而且固网的运营商今天的收入也是靠着管道,这个就是他们最核心的生意。
将来运营商如果拥有一个很大的“梦的商店”,在这个平台上,合作伙伴拥有独立品牌,全功能通道能力和收费能力。这种互补式的合作模式,为移动互联网理顺了上下游的合作框架。解决了最重要的三个问题:品牌、通道和收费。这个是很好的预示,但是根本的问题还是利益分配怎么解决,如果这个解决了应该是可以的。
通道限制是转折期的问题
――侯自强谈移动互联网发展(实录三)
项方伟:移动互联网行业一直在讨论的一个问题就是移动互联网“公平通道”的问题。由于现在的移动互联网被分成WAP和NET两种上网方式,WAP方式只能做很有限的事情和开发很有限的功能。举个例子,现在有的运营商网关不向移动互联网网站提供COOKIE等通道能力,因此现在绝大多数移动互联网网站采取一种折衷的方式来认证用户。当一般网民把自己登录后的网址发给别人共享时,他就等于把自己的登录权限发给别人了,别人就可以登录到他的帐号里了。这样的后果是移动互联网网站的安全没有保障,而运营商自己则给自己的网站提供这些安全保障所需的通道资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侯自强:根本的问题就是中国缺乏立法。比如说过去的固网,电话线到你家里,你是中国电信的就是中国电信的,别人想用你这根线绝对不可能。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是我批准你建这个线路的前提是你要开放。我们看到今天移动的互联网都是窄带,所以对付对付少量的人和低速还可以。现在宽带接入线只有7000万的用户,如果6亿网民全部变成宽带的话,这个网络根本无法支持。从核心网到城域网、到边缘网,中国移动很多都是租人家的线路,如果移动走向宽带化,你核心网络的带宽根本就不够。那么中国移动势必要大量的建固定网络,因为移动只是到基站位置,如果你那个基站都变成宽带,那你得要上多少个宽带。所以说是大量建还是共享,那么你为什么共享?钱怎么分呢?其实通道也是这个问题,就是也需要有政策。我们现在移动互联网整个的发展趋势就是扁平化。如果你认为未来的业务就是移动互联网的话,那这个非常的简单,就是基站上去通过网关直接上移动互联网,现在中国移动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了。如果要向移动互联网发展,必须放开移动互联网的这些限制,同时下降上网资费。
侯自强:政府有一个如何介入管理的问题。如果运营商意识到3G的成功在于移动互联网,他就要做到中性的网络管道,只要管道中性化了,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项方伟:现在我们有三个运营商正在积极筹备3G,3G的到来是不是移动互联网的好时机?
侯自强:要走3G的话以前的移动互联网的限制性的东西都要打破,因为那些都是过渡性的。经过去年的改造以后,今天2.5G这个网络支持窄带移动互联网能力是具备的。今年又开始投1100亿,继续扩大2.5G,还有就是往农村、往边远地区扩大。对于窄带移动互联网用户来讲是可以的,因为对每一个终端来讲速度不是很高。那么现在移动互联网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容量会有问题,比如说我这一个基站,假如说半径500公尺,那么这个基站就大约有不到一平方公里,可能是 0.8平方公里。比如说是六个扇区,那么一个扇区也就是差不多0.1平方公里。那这个窄带也就支持一定几个人同时使用,如果用得人多了就堵了。不管怎么说支持客户的数目是有限的。我觉得3G的来临,与其说很多用户高速上网,还不如说是容量的增大。我这个说的不是三个人、四个人,而是三十个人、四十个人,这样就可以做到普及了。所以2G还会大发展,现在不会停止脚步。因为手机绝大部分还是2G的,所以这个发展还在。3G到来的时候是把容量扩大,发达城市、密集区,3G在容量问题上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也可能有高端用户用笔记本上网的。所以窄带互联网在中国还会是很有前途的,但是我讲你想推3G,想推TD,你必须要把终端做好,把客户端配进去,把这个通道打开、开放,移动互联网才可以发展起来。用户买了一个手机,内置好了以后,上去了以后非常的好看,收费还包月的,这个谁都愿意。现在手机上网的问题,我觉得是有这些问题:用户不懂得如何上手机网站,而且还存在资费陷阱,再加上运营商限制通道,再加上资费很贵。但是其中没有一个问题是今天不能克服的,以中国移动的技术手段它的网络覆盖和他的财富能力来讲绝对没有问题。
项方伟:你认为,这些都是发展过程当中临时性的问题?
侯自强:对。很多都是转折期的问题。
项方伟:运营商都在致力于向信息服务转型,如果3G后移动互联网变成全开放的状态,您觉得对运营商的转型是不是有很负面的影响?
侯自强:我记得前年开互联网大会的时候我说过一句话,我说今天对于运营商来讲就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运营商老抱着他传统电信的思维,他的服务模式、他的技术体制,面对移动互联网的挑战他就是苦海无边,运营商觉得这个不公平、那个不公平,我这么多的流量收不到钱了。相反你看到未来就是互联网时代,未来的服务业是基于互联网的,未来的通讯业也是基于互联网的,你根据这个策略调整你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者是机制,你就会走出一条光明的大路。所以现在关键的就是你转型转成什么型,就是转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