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6日,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三周年庆典暨国学教育论坛。去了现场,学术界名流不少。纪宝成校长、袁卫常务副校长,国学院名誉院长冯其庸教授以及张岂之、欧阳中石、李学勤、糜振玉、汤一介、方克立、李文海、王尧等教授出席。
冯其庸先生说了三点,很诚恳。一是坚持“大国学”的理念。二,要打通文史哲。三是要学会写高水平的文章。
国学之设,至今争论很大。大学一入学就学国学,面是不是很大?该从何处入手?以前文史哲分工不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又合在一起,看了国学院学生的文章,也都是在文史哲当中一个方面的研究。时代变了,通才少了,能通一技,便能生存,而今通国学,又要从一点切入,岂不又要回到文史哲?国学是不是分两个层面,一个是面上的国学,即是传统中国文化,是一个要普及的东西,包括古诗词,儒道释的基本思想等。一个是深入研究的国学,即综合文史哲领域大家的研究,或者国学大师的研究成果。这个深入研究的层面,现在现实一点,还是应该网络文史哲大家一起,总而成之,方能称国学。国学,应该是非功利的,大学生毕业要工作,吃饭,现在还很少有需要笼统的国学的人才的地方。一个人一生有限,精通一点已经相当不易,兼通,更是难上加难。当不再过分功利的时代到来的时候,当古代文化成为人们精神需求的时候,也许是国学复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