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风水
文渺著
自序
过去是历史的经验,未来的目标要奋斗。人类以历史为依据,以未来为希望,在现实中,有意或者无意地去做一切。
但是,作为人类的有识之士,都知道大道是相通的,但又被自然、环境、人为的路分千万条,从而形成各种复杂的思想,导演出种种人间的喜怒哀乐,或残暴凶狠,或善良朴实……,进而动天地泣鬼神,进而平平常常中包含着永恒的真理……
本书选择的三篇小说,来源于生活中的人和事,《人生风水》从清王朝咸丰年开始走下坡路,从腐败到卖官致动乱到垮台。国民政府在各军阀割据,野心家阴谋家的你争我夺下,战乱从未停过,内外之患,国无宁日,人如虫蚁,直至退出大陆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们从信鬼神风水到半信到不相信,又从不信到半信或信,从而使人说出了“信神也好,信人也好,信鬼也好,信风水也好……,只要好好的过日子就行,千万别瞎折腾”的心愿。《人生童年》只为那份单纯天真中的发展而叙说人间的善良,人们的美好愿望和向往。《人生年华》写了一些现代青年的追求、矛盾、面对缤纷世界的共性与个性,及在追求中不断的发现或完善自我。
三篇小说看无联系,又似有联系。我总想在黑与白、阴与阳的两极世界里,自我要冲出环境的,人为的,自然的种种羁绊,就得在学中认识,认识中学,为求从小道大道中走出一条共同的路来。
别不多说了,一切都让各位去评头论足吧。
目 录
人生风水
引子………………………………………………………………………………………(4)
阳地还生…………………………………………………………………………………(7)
红阻宝地…………………………………………………………………………………(12)
跑了地气…………………………………………………………………………………(24)
水冲坟山…………………………………………………………………………………(30)
尸抛荒野…………………………………………………………………………………(39)
牢地出逆…………………………………………………………………………………(50)
斗法身亡…………………………………………………………………………………(67)
明破暗夺…………………………………………………………………………………(75)
分尸消迹…………………………………………………………………………………(97)
陪葬死夫…………………………………………………………………………………(107)
龙根被斩…………………………………………………………………………………(121)
地府自戕…………………………………………………………………………………(130)
还是人灵…………………………………………………………………………………(136)
金钱贵地…………………………………………………………………………………(145)
砸了家什…………………………………………………………………………………(154)
真假错位…………………………………………………………………………………(167)
鬼使神差…………………………………………………………………………………(173)
冤冤相报…………………………………………………………………………………(183)
各归其位…………………………………………………………………………………(207)
后补………………………………………………………………………………………(217)
人生年华
没有寂寞…………………………………………………………………………………(221)
大家干杯…………………………………………………………………………………(228)
不准你爱…………………………………………………………………………………(236)
恋而不结…………………………………………………………………………………(241)
贤夫良父…………………………………………………………………………………(247)
不碰南墙…………………………………………………………………………………(252)
山野纯情…………………………………………………………………………………(257)
人生童年………………………………………………………………………………(256)
后记………………………………………………………………………………………(323)
风水
引子:
出县城顺公路往北四里地,就在公路边有隆起像没头乳房的一座大山包,方圆有半里,叫登坎包。它正对日月落下点的偏上中部,一座坟墓接着一座坟墓,再也插不进一口棺材去了。其它地方的坟墓就显得相当的稀落,特别是顶部和下半部。
这一天,阴阳先生郭元寿来到包顶,四面八方瞄了瞄,踏着八字步,来来回回又比又划,终于找准了地方,才从他那脏兮兮的黄挎包里掏出黄纸来,一共三张铺垫在地上,四角用拳头大的石头压好。又从黄挎包里拿出一个用红绸缎包着的东西来,他打开红绸缎,里面是一个斑斑驳驳的古罗盘。他把红得耀眼却皱皱巴巴的红绸缎折成四方形,放在黄纸中间,才把古罗盘放上去。他围着古罗盘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远远进进瞄了又瞄,比划了又比划,时不时还转动一下古罗盘。
他的这一举动,把附近的人都惹来了。年纪小的不知他在干什么,提出了疑问:
“这是干什么呀?”
“这是迷信那一套。”
“不大像,好像是搞测量的,这是古老的测量仪,叫罗盘。”
“为什么不用现代的先进仪器呢?”
“你去问他,就知道了。”
……
对小青年的嚷嚷,他不屑一顾。只是瞄他的,比划他的。
等他忙乎完了,收拾东西时,几个上了点年纪的人才开了腔:
“你们年轻人懂什么,这是看风水宝地。”
“这里有风水宝地?”
“有好地,已早被人占了。”
“有好地无好地,问问郭先生,不就得了。”
郭元寿看一眼几个老头,说:“登坎包二十多年过去了,最好的地,我看还在。当年,廖老先生第一个在这里给自己看的地,还排了石头要占为己有,怎么样?不是自己的,就没有这个福分,白白为别人忙了一场。”
“廖老先生没有看准?”
郭元寿回答道:”那不好说,廖老先生可能明里作了假。像他那样儿孙满堂的人,难道不留一条后路。要知道,看得太好了,不埋自家人,少说要瞎眼睛的,多则家破人亡,断子绝孙。我看这是他的厉害处,是他有先见之明,病死昆明大医院,连尸骨都不得还乡,这是命呀,谁也违抗不得。”
一个年过七十的老农说:“郭先生,这登坎包最好的地,在哪个位子上呢?”
郭元寿不答。
“郭先生,你是从很远的地方追(测)到这里来的吧?能不能说说?”
郭元寿沉默了好一会才说:“给你们说说我们县城的风水吧。我们县城头靠玉屏山,你们看那山,就那么独溜溜对着城竖着一道绝壁,在地势土,那就是龙椅的靠背,西朝金沙江,缓缓而下,是龙尾,左边大沙坝,沿江而上,一坦平坝十多里,右边水碾,突陷落下去一大截。本来我们县城是屁股正好坐在龙身上,头靠着龙头,龙尾垫着脚,本是个生龙养凤的好阳地,坏就坏在左右两边没有扶手,还有那脚下的江,偏偏在城下拐了三道弯,阻住了城里人的去向,所以,我们县的人难成大气候。”
一个老头不甘心地问:“那你找的这地能冲出去吗?
郭元寿说:“那当然。”
一个老头又说:“是哪家请你选地呢?”
郭元寿说:“没有。过不久,你们就知道了,有一个有福人家要埋这块宝地上。”
一个青年说:“这样好的宝地,说我知道,就抢先占了他。”
这本是挪揄郭元寿的,但他不生气,说:“你们还年轻,这里面的玄妙多了。”
青年人不服气地说:“就凭你那个烂罗盘,还玄妙,我精微仪都使过。”
郭元寿哈哈大笑起来,说:“小子,你可知道这罗盘是谁用过的?”
那青年人说:“是刘伯温,还是诸葛亮用过的?”
郭元寿正色道:“这是咸丰年间吴典史的家什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郭元寿觉得无趣,再说下去,不知这些青年人会说出些什么来,说一句:“你们懂什么。”把挎包朝上一搭,顾自下登坎包去了。
一个青年说:“我就不信,死人的葬身之地,还能管了活人的前程。”
一个老人忙说:“年轻人,说不得,说不得。因地而发的,我们县就大有人在,因地而败的也不少。”
另一个老人点着头说:“是呀,我们县的那些有名人物,大多如此。”
一个青年说:“那些人,我都知道,他们的成,他们的败,我听过的传说多了,人人神神的,天知道谁说的是真,谁说的是假。”
他们笑着从古今中刨出那些陈迹来,那些人或事都有很多流传和传说,他们的那些流传或传说,就无法一一考证了。
一
阳地还生
咸丰年间,我们的巧家县城还在如今的大沙坝。一坦平川,背靠大山森林,在靠城墙的山脚边,其中住着吴重德家。吴重德十五岁进了学,就在放榜的第二天,他去看外地来耍把戏的,就不见了。三十岁才光杆一人回来,那时,他的爹妈已先后死去几年了。他回来的第二天,就拿着个罗盘从埋他爹妈的地方开始东晃晃西闪闪,终于站在了靠城右侧的高包上,连声说爹妈的坟占了块好风水呀。
一个看热闹的人说:“秀才,你家爹妈的坟是主金银财宝,还是主儿孙满堂呀?”
吴秀才羞红了脸,却正色道:“你们懂什么,这整个县城的东、西、南部有好阴地,整个县城都是好阴地。”
另一个人说:“阴阳先生,那我们连你,都住在了死人住的地方了。”
吴秀才连忙说:“我没说城里,我是说城外才是阴地,才有好阴地。”
看热闹的人都笑了起来。吴秀才急忙逃似地走了。
秀才当阴阳先生,在整个县都无先例。虽然阴阳先生都是干选地基盖房、看地势埋死人的勾当,但秀才毕竟是秀才,他提有四个条件:一、必须家里是知书达理的;二、仙逝者要是年逾花甲的;三、家里有侠客志士的;四、要是有功有德的。
我们县城从来是以死者为大的。但吴秀才说:“如果我帮那不仁不义的人看地,看坏的,显不出我的本领,看好的,如果是那藏着祸心的,他的儿孙不是更要祸害乡民吗。为了不亏自己的心,又不祸害乡民,我才订下这四条规矩的。我不会像那些为了多几吊钱,就昧了良心去为坏人选宝'地。我是非礼勿视,非仁勿为,非德勿往……”
从此,吴秀才就干起了这勾当。他来那时节,正是冬季,死人多。至于那知书达理、侠客志士、有功有德这三个条件,吴秀才是很不讲究的,只要是大户人家,只要是年在花甲的,只要来请,他都去。甚至不来请,他都会去。那小户人家要请他,除非先把钱送足,他才会去,所以他的收入是很可观的。
春末,死人的人家渐渐少了,造房的人家更没有。吴秀才的营生也就比一般的风水先生更清淡。
一天,吴秀才听说息俊仁大财主家要请教书先生。他才给息大财主的爷爷找过风水宝地。他夸海口说他找的这块宝地,最少要折他十年的阳寿。知恩图报嘛,吴秀才兴冲冲跑了去叫门,说明来意。没想到,门也没让他进,管家出来,歪着头看了看他,说:“秀才到是秀才,可惜是阴阳秀才,怎么能做我家小主人的师表呢。”
吴秀才说:“大管家,我可是正统凭本事考中秀才的呀,”
管家又上上下下打量他一番,厉声道:“秀才?别侮辱斯文了。”继而指着他,“你自己看看你自己,哪有孔孟之徒是你这等模样的,是你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滚!快滚!别在这里讨人打狗咬。”
门里马上出现了拉着大黄狗的息家小儿,那狗呜呜地向他发出威胁,那小儿故意松一下皮带,狗向前冲了一步,吓得吴秀才撒腿就逃。
吴秀才刚逃进家门,一个衙役跑进门,叫道:“你跟我们走一趟。”吴秀才一惊,莫非真是祸不单行?
衙役见他无动于衷,拿出一支抓人的签来,说:“你给我快走。”
吴秀才立即跪下高呼道:“小人冤枉呀!小人冤枉呀!”
衙役边拖他起来边说:“什么冤枉,县大人请你。”
吴秀才疑惑道:“县大人请我?”
衙役说:“对,你快点。”
吴秀才被衙役拉着出了门,想到不对头,站住说:“差哥,县大人说请小人,为什么又发抓人的签抓小人呢?”
衙役说:“就看你要吃敬酒,还是吃罚酒了。”
吴秀才说:“县大人说的话,哪个敢不听?!”
衙役催道:“你给我快点,晚了就来不及了。”
他边小跑跟着衙役边说:“差哥,县大人到底有什么事找小人?”
衙役说:“县大人的夫人生下孩子后,突然死去了。”
吴秀才一下来了精神,说:“原来是找阴地,这样的小事何必劳差哥呢,通知一声小人,小人去就是了。”
衙役领着吴秀才从绿树成荫、花艳草鲜、潭清凉爽、荷塘溢香、曲廊连接楼亭桷榭的后花园跑进客厅,一股热浪就从四面八方袭来。
县官汗淋淋穿着便服从里面跑出来,吴秀才倒头就脆了下去,说:“学生听奉大人差使,一定效犬马之劳。”
县官说:“免礼。你马上给我找块阳地。”
“阳地?”他失口反问出了声。
县官说:“对,就是阳地,就是要叫死去的人活过来的阳地。”吴秀才倒抽一口冷气,结巴道:“这……这……”这不出下文来。
“什么?”县官鼓大了眼晴。
吴秀才很清楚,他只有孤注一掷了,说:“大老爷在上,学生只有尽力,但……但……”
县官说:“只要你尽力,本官不怪你。”
吴秀才说:“那我要看看夫人。”
县官又鼓起了眼睛,并瞪着吴秀才。
吴秀才壮着胆子,说:“只要贵夫人有一丝还阳的可能,我也要到阴曹地府去向阎王求情。”
县官终于说道:“请”。
内室门打开了一条缝,吴秀才尾随县官挤进屋去,身上立即汗如泉涌。
吴秀才见一盆旺旺的木炭火还在产妇床前,产妇盖着一床厚厚的被子,他想,这金沙江边的河谷之地,七月本来就是火了,门窗都关着,再加上这一盆炭火,不说生孩子疼死了,就是一般的人,时间长了,热也要热死掉了。他急忙退了出来。
县官跟出来说道:“一定救活她。她没寿了,我就让人捐寿,你快到阴曹地府给我走一趟。”
吴秀才说:“看贵夫人的相,我找块阳地就能救活她。”
县官说:“那快找呀。”
吴秀才说:“我早找到了。”
县官说:“在哪里?”
吴秀才说:“大人家的后花园。”
“后花园?”
“对,就是大人家的后花园,只要听我的吩咐办事就行。”
人们急急忙忙照吴秀才的吩咐,把尸体拾到后花国龙潭中大树下的那座亭楼上,只留县官和两个贴身丫头在内侍候,其他家人、奴仆、衙役,包括请来的接生婆都在亭楼外候着,不许乱动。
吴秀才装神弄鬼地呜噜呜噜地念着进了亭楼。其实,他什么经也不会念。他知道,这婆娘十有八九是热昏了死去的。反正他们什么也听不清,我只要把这婆娘救活,我念的什么他们都不会去管,他们还会把我当活神仙看呢。
吴秀才绕着死人呜噜呜噜念得更起劲了。他绕到第七圈,离开停尸床,走到西边窗前,深深一揖,喊道:“打开西方放回人。”打开了西窗。对外又是深深一揖,才又呜噜呜噜念着到了东边,又是深深一揖,打开了东窗,一股凉爽的风吹了进来。然后是北窗、南窗故技重演。后又绕着死人念。又是七圈后大叫:“揭掉被子送厉鬼。”
两个丫头面面相视。
吴秀才更大声叫:“揭掉被子送厉鬼!”
两个丫头和县官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
吴秀才厉声叫:“揭掉被子送厉鬼!”
县官说:“这……这……”
吴秀才改成平时口气说:“大人,快把盖夫人的被子揭了扔出去。”
两个丫头慢慢揭去了被子,扔出亭门外。
吴秀才又绕着只穿了一层白绸缎的夫人念了起来。念了半个时辰,大叫:“盖黄绸缎,门外送鬼多化钱。”
一个丫头急忙传下令去,一会儿,黄绸缎送来盖上了尸体。前门后门传来:“野鬼们,别缠着夫人,这是给你们的钱。”
吴秀才这么长时候,嘴在乱动,早也口干舌燥,但他不敢叫上茶来。他绕着床转,头也有些晕了,缓步移向窗口边,只见下面水清鱼戏,更觉口渴,站不稳了,急忙跪下去,突然想起请仙的神汉师娘们,他越念越小声,慢慢歪躺了下去,缩着脚住口不念了。他变换了一个躺的姿势,两个多时辰过去了,天突然暗了下来,风一阵紧一阵。他跪了起来,又念开了,念着念着又大叫:“盖红绸缎,我去地府请贵人。”说完又念,念着念着又歪躺了下去。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大雨哗哗下了起来,他这才爬了起来,围着尸体转,眼一花,好像见尸体动了一下,急忙大叫:“贵夫人回府了。”但定睛又看,并没有活,他住足,又大叫:“拿无根水来。”
两个丫头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县官先明白过来,叫:“快接天上下来的无根水。”
两个丫头急忙传出去,所有的人都拿了碗盆去接雨水。
吴秀才边向床上洒雨水边绕床叫:“贵夫人请回来,贵夫人请回来。”一连五碗水洒去,一点动静也没有。他急了,接过第六碗来,一下就泼向了尸体。一连又是五碗,也没动静。他又叫:“快喊呀,把贵夫人的魂喊回来。”
一时间,整个后花园高的低的喊魂声和雨声雷声混成一片。
吴秀才想:该我倒霉,这狗宫,死人哪有活回来的道理。他又一碗冰冷的雨水泼向了尸体。
突然,尸体睁开了眼睛。
吴秀才的阳地救活了县官夫人,这消息传遍了千家万户。吴秀才成了活神仙。吴秀才并不满足,又对县官说才生的县官儿子是个短命鬼,只有拜他这样生辰八字,过一年就能当官的人为干爹才能活命长寿传宗接代。哪里去找他这样生辰八字又当官的呢?于是,县官只好让独生儿子拜他为干爹,供他去考,结果未中举,第二年,县官只好忍疼用钱给他买了个典史。从此,他就在县城里显赫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