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道金牌救市后的中国股市何处去


本文作者系北京赛思东方管理咨询有限公司(www.senseoriental.com)顾问。

美国政府救市了,亚洲国家行动了,但更明显的是中国政府救市的迫切心情,试数一下最近的政府救市政策,粗略统计大概有十四次之多。

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今年7月2日,当国家处于外忧内患的压力下,尤其是大盘跌破3000点,新华社指出“中国完全可以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其实这是一个信号,目的是告诉大家,要对政府有信心,要对国家有信心,这跟10多年前的那次股灾基本类似,也是以新华社为先锋。

第二次救市标志是7月20日国家领导人胡哥强调“引导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这与2005年的股市低迷又极其相似,当时国家出台了若干措施都不见效,最后是温总理出来说关注中国股市,但市场好像没给面子,过了不久胡哥也出来发表高度关注中国股市的言论,但市场依然不给面子,但过了没多久,市场便爆发了,就有了这波从1000点到6000点的超级大行情。

第三次信号是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强调“全力维护市场平稳运行”,可见政府对市场的关切程度。

但政府的这三次救市信号都彻底失效了,随着中国7月份PPI指数涨幅超过10%数据的公布,大盘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大幅度下探。

第四次救市信号的发出在8月18日,证监会发表言论说,“适当增加控股股东增持股份的灵活性”。如果说前三个救市政策(更确切的应该是消息或信号)是光打雷不下雨,这次却是来真格的了,以及看见乌云密布了。

第五次救市信号是8月20日,保监会澄清“督促保险公司减持A股报道不符”,说白了就是告诉大家,政府并没有让保险公司减持A股的意图。

第六次救市信号在5天后就迎来了,证监会推出四大措施完善分红制度,这一措施也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第7次救市信号是在3天后,也就是8月28日,证监会表示,“正在积极沟通红利税问题”,红利税问题也是讨论许多年了的事情,在牛市中大家根本就没把这些问题放在心里,但现在不一样了,这也是决定股民实际利益的大事情。

第八次救市信号在一天后,沪深交易所发布指引“规范大股东和一致行为人增持股份行为”,也就是鼓励控制人继续在目前点位购入股票。

第九次救市信号是在9月10日,证监会表示继续控制发行节奏,平稳市场资金供求。

第十次救市在9月16日,贷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双双下调,这一举措大大出乎分析师的意料,但同时也给大家一个积极的信号,许多人认为中国将可能进入一个利率下降通道。

第十一次救市终于使股市爆发了,因为政府下了猛药,同时推出三道重大利好,证券交易印花税只向出让方征收;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昨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上述措施对于资本市场稳定健康运行具有重要作用,表示积极支持。这导致了中国股票史上的又一个第一——第一次大盘涨停,所有股票涨停!

第十二次是在三天后,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国资委一贯强调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要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在目前股市低迷的时候,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增持或回购上市公司股份。

第十三次是在9月25日,沪深交易所放宽股东增持敏感期限制。沪深证券交易所今日对《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股份行为指引》第七条作出修订,放宽相关股东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敏感期限制。由定期报告公布前30日内不得增持股份减为10日内,也是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在10月份能够继续增持公司股份铺好路。

第十四次救市措施是在十一期间,将于近期正式启动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本来融资融券不是什么利好消息,应该算中性,但文件加了一个限制,这个限制使目前的融资的操作量远远大于融券数量,这就是利好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短短百日间,政府已经出台了十四道金牌(后面肯定还有若干后续政策),不仅仅包括积极宣传推广,还包括许多重大实质性利好,把能调用的部门都调动起来了,甚至胡哥也亲自出面,从这里可以看出政府对市场的呵护之情。我想如果不是周边市场太糟糕,中国股市目前应该红红火火了,但即使周边环境再不好,我认为大盘见底的点位也不应该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