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稿费(7770元)打擂台!!!


 

我拿稿费(7770元)打擂台!!!
赵伯平
一、背景简介:
2000年我首次撰文提出“三阶梯管理(见附件)”的一家之言,2006年成书,2007年出版发行,2008年创刊的《中国管理年鉴》,在开篇之初,专门拿出8个页面对“三阶梯管理”作了重点介绍。仅管我至今没有对“三阶梯管理”进行任何商业性的推广,但“三阶梯管理”的理念已先后体现于一些企业、学校的日常管理,如、上海知名房地产企业——大华集团文华公司,上海市进才中学。
二、唯一目的:
以文会友,不打不相知!
二、参加对象:
咨询师、企业家、经理人、经管学院的学生教授等一切有志于管理理论研究和实务的网友。
三、擂台规则:
1、自即日起的三个月内,欢迎各位网友在此对“三阶梯管理”的内容、结构发表评论。
2、我将在所有参加评论的网友中,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挑选出15名能分别代表咨询师、企业家、经理人、经管学院的学生和教授的候选评委。
3、在15名候选评委中由网友投票选举,按得票多少选出5名正式评委。
4 、请每位评委分别在所有评论中,筛选出三条他或她认为有可能对“三阶梯管理”的合理性构成致命性打击的评论,然后,由我对这15条评论进行一一的抗辩。
5、由5位评委按一人一票的原则,对我们的抗辩进行裁决。
四、奖金兑现:
如果经5位评委裁决,某个网友的评论能从整体上(注意:不是部分地否定)推翻“三阶梯管理”,那么,我将按约向这位网友兑现全部的7770元稿费。
五、敬告网友:
1、7770元的奖金虽然不足挂齿,但借助这一擂台,在中国的管理研究领域,努力营造出一个自由平等,百家争鸣的对话平台却迫在眉睫,因此,我诚邀广大的网友们,亲自或介绍更多的网友踊跃参加。
2、如果有网友对三阶梯管理抱有和我一样的坚定信念,进而希望在我的7770元稿费基础上,追加一定数额的奖励,并独立为自己的承诺负责,那么,我一定为你张开热情的双膀,让我们一起顶!
3请广大参加评论的网友,及时关注有关本次擂台的公告。
六、附件:
制度管理、情感管理、创新管理
──简论三阶梯管理
现代社会的科技,经济正发生着日益迅猛的变化,数字地球、新经济浪潮在极大地改变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同时,也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能否构建一个有序、开放、完整的管理系统,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快慢的关键。笔者认为:有序、开放、完整的企业管理系统应是制度管理、情感管理、创新管理的梯进与融合。
一、三阶梯管理是企业健康运行本身的需要
制度管理,以制度为管理的对象,旨在为企业建立简洁、高效的运行秩序。它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基础,其要点在于一严二合理。所谓严,体现在制度的拟定过程中,要以严谨的态度深入调查,不同制度之间的逻辑关系要严密顺畅;体现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有力,无高低内外之别。所谓合理,体现为制度管理要符合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竞争的规律,要遵循天理人性。严与合理是制度管理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只有严,才能体现合理;只有合理,才可能做到严。
情感管理,以员工的情感为管理对象,旨在从人之常情出发,关心员工生活,努力为其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企业亲和力。情感管理能有效弥补制度管理之不足,变消极为积极,化被动为主动,情感管理与制度管理相比前者为柔,重在“布恩”;后者为刚,重在“立威”。企业管理只有刚柔相济,恩威并举,方可使员工心悦而诚服。
创新管理,以创新活动为管理对象,旨在激活员工的创新潜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管理能及时调整企业中那些陈旧的、过时的条条框框,使之不断产生新观念、新方法、新产品,从而使企业在有序中含无序,肯定中有否定,稳定中求发展。
梯进的三种管理,各有其特定功能,仅有制度管理,企业将成为一潭死水;仅有情感管理,企业会成为一团乱麻;仅有创新管理,企业将失去其存在的根本。套用托尔斯泰的一句名言:成功的企业都是相似的,都是制度管理、情感管理、创新管理的协调一致。
二、三阶梯管理是充分满足员工需要的最佳架构
心理学家奥德费在马斯洛关于人的五种需要理论基础上,把人的需要压缩为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成长发展的需要三个不同的层次。笔者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梯进的三种管理与员工的三种需要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生存需要对应于制度管理;相互关系的需要对应于情感管理;成长发展的需要对应于创新管理。
首先,制度管理着眼于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竞争的规律,把单个员工组成工作流程科学合理,严谨有序的整体,大大增加个人、企业的效率与产出,使员工获得较高的报酬,满足了员工的生存需要。其次,情感管理着眼于对员工人性的尊重,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营建友爱、祥和、快乐的家庭式氛围,满足了员工的相互关系需要。其三,创新管理着眼于员工潜能的发挥,主张变革,宽容失败,鼓励员工大胆地想,大胆地闯,在企业创新中实现自我,满足了员工成长发展的需要。
三阶梯管理带给企业员工需要的满足是全方位、多层次的,积极向上者能在其中找到自我实现的舞台,而安于本职者也能心情舒畅地工作,可谓人人有希望,人人有笑脸。
三、三阶梯管理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如果以恩格尔系数为标尺,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划分为三个阶段,我们可以发现:高位的恩格尔系数对应于生存需要和制度管理;中位的恩格尔系数对应于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情感管理;低位的恩格尔系数则对应于成长发展的需要和创新管理。
当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恩格尔系数处于高位时,大多数工人家庭收入微薄,其主流需要是生存需要,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注意力集中于制度管理,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是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工业和一般管理》;当恩格尔系数处于中位时,大多数工人家庭的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其主流需要是相互关系的需要,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注意力集中于情感管理,其代表人物和代表作是梅奥的《工业文明史中人的问题》、麦克雷戈的《X理论-Y理论》;而当恩格尔系数处于低位时,大多数工人家庭的收入进一步增加,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诞生了,此时,其主流需要是成长发展的需要,企业管理理论研究的注意力则集中于创新管理。(温馨提示:制度管理不等于用制度进行管理;情感管理不等于富有情感的管理;创新管理不等于对管理的创新。)
附件说明:希望对“三阶梯管理”作进一步了解的网友,可通过A、登录 “中国管理传播网”、“中人网”,查阅《三阶梯管理》一书的电子版,B、阅读《三阶梯管理》一书(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和网上有售)。
 
赵伯平简介:独立思想者,主张传统文化糟粕乃中国企业病根的第一人。长期致力于中国企业管理进化的系统集成研究,先后出版过的著作和培训光盘有《中国企业的病根子》(名列“2006年影响中国企业管理的十本团购图书”之一)、《三阶梯管理》、《以权威破除权威》、《老调新谈》,业已形成一个从中国企业的病理分析、到管理模型设计、到可供操作的变革路线图,首尾一贯,环环相扣的完整架构。
                             2008年10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