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陈道明


  陈道明 性别:男 生日:1955年4月26日身高:178cm 血型:O型 学历:中央戏剧学院

  婚姻状况:已婚(妻子:杜宪) 最喜欢的运动:足球,篮球 ,高尔夫

  籍贯:浙江绍现在居住点:北京

  个性:清高的只肯在戏里低头(冯小刚总结),习惯理智的思考,有幽默感

  挚友:葛优

  陈道明,1955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天津市。1971年进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学习舞台剧表演;

  1978年进入中央戏剧学院研习表演理论;1985年因电视剧「末代皇帝」成为著名演员;

  1990年「围城」一剧奠定他在中国影视界表演的实力派地位。

  陈道明凭借细腻深刻的表演功力及对角色的高度领悟力创作出一个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

  他是中国影坛迄今最优秀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魅力陈道明

  ■ 激情很容易让一个人变形,当一个人满怀热情地去做一件事 情的时候动作就容易变形。当然激情是一个原始动力,之所 以原始就是它有偏差。

  ■君子必须有“伪”,否则他就不是君子,君子全是后天臆造的,每个君子都有一个讽刺性,只不过讽刺的高低不一样。

  ■人与人之间总是一种疏远,你变了他,他变了你,彼此走得越近,你自己就越扭曲。

  ■其实我真正享受爱情时,是在痛苦了之后,苦涩了之后。甜蜜的爱情是不真实的,不长久的,对爱情的享受,实际上就是在感情被蹂躏了之后的享受。

  ■人在对事物、对于自己没有把握的时候就会烦躁。这是很痛苦的,但这只是现象。很多人生活缺少目的性,不知道做什么,所以就会烦躁。

  ■朋友,我就有骂他的责任,他也有骂我的责任。在事业上、感情上、人生上就有着互相的义务,每次见面都应该有收获,彼此对对方的存在感到一种愉快,而不是整天厮混在一起。

  ■中国人的生存概念中永远摆不正做人与做事的关系。这个年代不需要好人,好人可以分到慈善机构去,每个人都在努力的做好人就是了,他有没有能力是第一衡量标准。

  ■一个人如果过去非常谦恭,而后来出了名或什么的就发生化学反应,变得傲起来,那是很廉价的。

  ■中国人喜欢磨砂,我们不是一个透明的民族。

  ■中国没有音乐家只有演奏家。

  ■这个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说你成功了,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我觉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所以我享受这种节制,我觉得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

  ■我是一个严格按照自己逻辑生活的人,这个逻辑不用设定,是习惯。……我确实没有克制。克制是欲而不做,本来就不欲,也就不去做了。……如果说对某些事有克制,我觉得这是一种理智下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就成了自然。成了自然的东西是不用你费力去克制的。什么东西成了习惯,就好办了。

  ■有时作品赋予角色一些幽默让我演了一下,有人就误认为我幽默。其实幽默是很高级的东西,得有智慧,得俯视人生,而我,只能说是混迹人生。

  ■人的个性要有意识去培养它,个性并不完全与生俱来,需要培养自己,有时还可能会培养得挺辛苦。

  ■男人最大的财富是苦难,我说的苦难是指无法避免的苦难,而不是寻找苦难。及时行乐和享受只是生活的点缀。将来的孩子面临最大的痛苦是爱情和金钱,他们没有经历灵魂上的苦难是他们最大的苦难。

  ■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没教养,有的人没什么太高的学历和学识,但仍然很有教养,很有分寸。教养是带有某种天生的素质和一点一滴的积累

  ■我始终认为,中国人很优秀,没什么太大的劣根性。

  ■到了我这个年龄段,凭经验在演戏。说实话,我现在真有些黔驴技穷了。通过不同的人物、导演,他们能给我很多新的东西。到了一定时候,演戏当然不会出什么毛病,但也容易不出彩。还有就是玩命读书,因为你知道的世界和人太少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书。

  ■人与人不能太亲密了,但与妻子例外,因为她已经是你的世界了,你的朋友永远不会成为你的世界。你和她一起承受着暴风骤雨,鲜花和蓝天,所以,她是真正进入你的世界的人,或者真正你走进她世界的人,那种忍耐是人类与生俱有的,是必须承受的,于是乎出现了责任感、义务和惯性。

  ■我承认我的谈吐方式可能给人一种不好的印象,但说这话的人,有没有过于自卑的心理呢?你只要是一颗平常心,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如果有一天我对记者萎萎缩缩的,有问必答,嘻嘻哈哈,记者反过来会说,这人怎么这样?所以,任他说去吧,演员这个行当,就像鲁迅说的:供无恶意的闲人作为饭后的谈资,或者供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你永远是这个角色……

  ■所谓的平和、沉稳,也许是因为老了吧。这其中的关键,是我还算知道自己是要什么东西的人吧。我知道要什么生活和哪些生活不是我的。这些一旦明确了,也就会平和了吧。

  ■因为偶然,我成了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演员;因为没有文化,我又梦想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想成为一个钱锺书、季羡林式的学问家,又苦于无道无能无才,所以便多出了这个所谓的文化情结。 

  ■我没有完全参与到圈子里,我不会在这个世界里走得太深,我拍完戏就回家,回到我自己的环境里。当然也有好朋友,也有应酬,纯粹是个别现象,当我能避开这种事的时候,就避开,首先自己不会去寻找这种状态;第二,如果这种状态实在避不开的时候,我也能进入这种状态。

  ■没有那些事(绯闻),并不证明我有多么多么高尚,只是不感兴趣。如果说我是柳下惠,根本坐怀不乱,我没那么牛。只是我的精力、我的体力还有我的——意识形态,都不足以承受之外的重负。实话实说,如此而已。

  ■一个会患精神病的人,多数是善良的人;他们承受不了罪恶感的挤迫,反观真正的恶人,有足够抗压性,能说服自己,有承担罪恶的能力。

  ■我是一个一身毛病的好人,一个不服输的男人。我喜欢这个世界,但是很难去参与进去,对于这个世界的人和物,我从第三只眼的角度看的时候比较多,自我体验的比较少,因为自我体验的东西多了就太累了。

  ■在这个竞争的年代,每个人都在证实自己的价值,这点独处的美德显然荡然无存了,但我固执地认为独处是一种美德

  记住,永远有一部分观众会讨厌你。

  ■演员让我经历了不同的人生,也给我带来了名利。但它也让我失去了自己,以及那些原来自己认为高级或纯粹的东西。个性也损失了一部分。虽然这么多年我一直想努力保持住自己,不让自己在这个圈子里迷失,想努力保持自己的个性,但付出的代价太大。让很多人误解毕竟不是一件快乐的事。

  ■我们这一茬演员说是年届不惑了,但仔细想想还都在找。经常演着演着就不会演了,不满足于现状便想再迈出一步。这种寻找是对今后表演的重新思考、重新启动。为了这种摸索,有时拍戏就感觉很累,有时这种寻找和尝试走了形,不被称道,但寻找总是一件好事。

  ■演员应该通过塑造的角色与观众见面而本人应当与之保持距离。

  ■演员跟记者有同样的毛病,演员越商业化,报纸越市场化,按照我们民族的习性,势利眼的概念越强。这不怨某一个人,这是一个潮流,没有办法,这是哪个演员和哪个记者都不可摆脱的。

  ■我不太喜欢公开亮相。我觉得在紧张的社会,该给自己留一点独处的空间时间,自己有自己的思想,自己有自己的关着门的生活。自己有自己的地方,自己有自己的精神。

  ■人认识问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或者不一定能解决了。 对问题有所认识以后也是一种享受。

  ■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是后天家里教育的结果,使我必须一生当中承受这种思考的痛苦。思考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

  ■没把名利掰持得特别清楚。我只看剧本和人物的创作过程对我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能让我抛弃一切。拍好了观众都看,就有名了,出发点不是一个,但效果是一个。

  ■这个圈里关键的问题就是有规矩没原则。 容易产生的是「行规」,但是差了点原则性。这个东西不是什么对和错的问题,是这个职业的一个特性。 这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个行业,不是能够简单概括的职业。

  ■我想我是生出来就崇尚自由自在的人吧!当然我的自由是有限度的,不伤害别人,跟做演员没什么关系。从小我就不喜欢被关注,公开被老师责骂当然窘,公开表扬也避之唯恐不及,最好当我是个透明人。……(不过)把我搁在人群里,我也能应付,但是注意,是『应付』这两个字。

  ■社会约束实在太多,小时候我常想,如果能躺着上课该有多好。躺着的人必定是睡着、死了吗?不是的,躺着的人,多数是思考的人!

  ■(要是有一天不红了)失落感肯定是会有的,不过,我做了30年的准备工作,要大家别关注我,别采访我,别喜欢我,不都是为了这一天嘛!……我知道界线,如果有一天,观众不再需要我,不想再看到这张脸,我告诉你,我陈道明,绝不会让他们看到。

  ■我能把有限的角色演好就不容易了。人,梦不要太大也不能太多。

  ■我挺注意过程,不太注意结果。在执行过程中,不走正经的艺术,一味地追求获奖,就容易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地搞歪门邪道,我认为只要自己尽力了,哪怕失败了,也哈哈一笑。

  ■演员永远在完成别人的意识形态,虽然也有表现个人艺术魅力的时候,但满足不了我。另外就是宿命论,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要勉强,不要为难观众。

  ■记者把演员看成缪斯,演员也把自个当成神,神来神去,谁当小鬼。人人都是太阳,我倒觉得月亮值钱。

  ■其实我就是一个特别矛盾的人。有时想法与想法矛盾,做法与做法矛盾,想法跟做法也矛盾。有时候这种矛盾是一种愉快,有时候也是一种痛苦。

  ■我只是一个演员,至于媒体怎么评论,是他们的事。我的全部职业就是演戏,我没有职责再做其它的。

  ■命运这种东西是由很多因素造成,不是说我想当什么人就可当什么人,反过来,我相信环境因素决定论。命运从宿命角度来说,是早安排好了。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人的能力可以做到的,就只是自控下的地步。

  ■我觉得没有什么难事。走到哪儿要是没路了,自己再铺一条路。

  ■低调不代表没调。我低调跟我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最愉快的是假设,最痛苦的是实施,最无聊的是得到。 

  ■看得见红尘但没看破。起码能看得见红尘,能看见红尘当中的人们。但是没看破,真正看破红尘了就只有两条路,要么皈依佛门,要么就自杀。

  ■我觉得应该保留自己的一点傲骨,我的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为了别人的评价而改变自己是很不明智的一件事。 ■我总认为幸福是痛苦的陪衬。而痛苦又分两种,一是肌肤上的,一是良心上的。尤其是后者,有时候更痛。

  ■我个人是比较喜欢演名著的,演名著比较容易的是人物有可以挖掘的东西,不用太多的思考他的典型性和逻辑性;难在你要把人物的典型性演出来,还原人们想象中的人物,你就像火车一样只在一条铁轨上,给你一个勇往直前、无所顾及的跑道,只是看你跑得快慢和是否正点。

  ■读书不应是业余爱好,而应当看作汲取,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呼吸的窗口

  ■韬光隐晦,这四个字是我的座右铭。

  ■“孤芳自赏”已经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品格——因为要孤芳自赏,你就必须坚守自己的个性和原则。至少,它还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人生态度。

  ■我不喜欢激情。其实我是一个很自我批判的人,每做一种行为的时候,我经常会自我批判,比如说我也想释放那种原始感,但是可能还没放的时候,刚要放的时候,就已经被另外一个我给我打住了。

  ■演员就是我的一个职业,我就是一个戏子。

  ■男人最大的魅力,就在痛苦,女人就不用了,女人幸幸福福的,就好,唯有经历人世沧桑和阅历的男人,才有魅力,一个幸福的男人,活像个大宝贝一样,没什么意思。

  ■在我眼里没有大明星,只有好演员。

  ■我从不欣赏演员,只欣赏角色,因为演员只是完成角色的工具,再好也会有败笔。

       ■如果有一天名气不再,我不会失落。早已做好落差的准备,就是酒盈杯、书满架。就像演了一个戏,我从来不回头看。戏演完了,对我而言就是退出了。你可以喜欢它,也可以谩骂或攻击,没事,我只是充耳不闻

  ■我现在只能说小隐于林,还做不到大隐于市。对我而言,只求「坐着特别安静,躺着特别舒服,动时特别充实。

  

        印象陈道明

  ■冯小刚:陈道明,一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人。

  陈道明是演员里读书多的一位,尤其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家里书架上摆了很多,也真看得进去。书法也是每天都练,写得一手好字。其他技能也样样精通。再加上人长得眉清目秀(现在也是风韵犹存),从有明星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明星了。所以就有些清高,老端着,得理不饶人。

  陈道明作为演员应有的积累非常多,而且性格自由,对一板一眼的东西有叛逆之心,演戏时现场发挥力很强。这是陈道明的特点,也是我与他在认识上有分歧、但同时也是认可他的地方。

  也许是我在《黑洞》里演陈道明的妹妹,接触比较多,陈道明会对别人说:“袁立是个蛮纯粹的人。”他是从来不夸人的,特别是女演员,所以我在他面前也特别肆无忌惮。

  ■李玟:陈道明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清高,非常让人着迷。

  ■蒋雯丽:和陈道明合作非常愉快,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很孩子气,不像一个大明星,平时生活很简单、很清静,没什么社交。人们觉得他清高什么的,但合作起来挺好的。

  他的孩子气,表现在他从不在意一般人在意的东西,也从来不随波逐流。这对一个演员来说是非常可贵的。在片场上他也是个很好合作的人,对自己的对手非常体贴、关心,很为对手着想。

  拍戏之余我们在一起还交流一下人生体验,觉得他这人很单纯

  跟他相处不要说假话,很多人怵他,但你越怵他就会越难相处。

  ■朱质冰(《中国式离婚》制片人):他是一个很儒雅很有文化底蕴的人,我经常说陈老师是一个艺术家,他对音乐特别懂,我们后期制作的时候他也给了很多指导意见。一般人会觉得陈老师比较挑剔,只是他对艺术要求比较完美,做事特别认真,我们大家这次合作非常愉快。我在陈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绝对不是什么奉承的话。

  我和陈道明是好朋友,他是中国很有修养、很有实力的演员。他和每个剧组的合作都很愉快,在这个剧组我们合作得非常好,他对自己每句台词、每个语言动作,每个眼神表演得都很到位。

  很多人说陈道明严肃难接近,其实他很随合,平时在片场常常和大家开玩笑,经常跟大家交换对角色的理解,他是愿意跟熟的、聊得来的人聊的那种人,这方面他的确有个性。

  ■说起大陆硬里子巨星陈道明,刘德华更是竖起大拇指:「他真厉害!」刘德华说,陈道明不论是肢体、情绪的控制都已经炉火纯青,到了「有时演戏,有时不演」的地步。「别人演戏是演『一场戏』,他则是演『一个角色』。

  ■杜汶泽:我两年之前来北京,就已经见过陈道明一次,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这跟香港演员最大的分别就在这里。他对有权力的角色把握得比较好。

  ■黎明:他很亲切,北京演员身上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他很出众,给自己的定位不卑不亢,很自信,每一分钟的定位都很准。

  ■曾志伟:陈道明是特别值得珍惜的对手,我很少看见可以这样沉下心去认真表演的演员。

  ■刘嘉玲:对陈老师个人来说,我是非常欣赏,因为他是一个非常博学多才的才子,我觉得他琴棋书画样样皆能,讲话非常有质感,非常幽默。我想跟他讲话也是一种非常好的享受。

  ■胡军:他是一个很出色很好的演员,我在他身上能够看到很多很好的东西。陈道明不管演戏也好还是为人也好,有一种自我的坚持。

  和陈道明交往,根本就不觉得他是一个性格古怪,脾气不好的演员,甚至一起吃饭都能感觉他其实很随和。他在演戏上显得很强势,但强势是没错的。

  他是个极有魅力的人,现实中比戏里更有魅力,而且他非常帅,要比电视上看起来还要有味道。

  他在电视和生活中不一样,他在生活中很精神,人很消瘦,穿一身黑色的中山装,非常有震慑力,我觉得他确实有超级明星的气势。

  他有时像小孩子,没有他的戏时,他常拿着个包在那里抡着玩儿。他话也挺多的,化妆师、音响、美工,他和谁都能聊起来.

  我很佩服陈道明这个演员,我觉得他是一个真正的演员,其实陈道明的成功,我觉得除了他的演技你们应该看到陈道明的学识非常渊博,他看了好多书,文化底蕴非常深。所以像这样的演员非常难能可贵。

  ■陈慧琳:我以前就看过他的皇帝戏,很欣赏,很有霸气。这次一看,果然高大威猛。这是我第一次用国语说对白,感觉没想像中那么奇怪。他不像在演戏,我很自然就被带入戏了。等戏时,我要求跟他拍照留念。

  ■刘德华:陈道明是个聪明人,很懂得把握角色,他很快就可以跟上我们的节奏。他不像我们在这部电影里有很长时间的积累,因此用了很直接的表演方式,很好。

  ■梁朝伟:他是个很老练的演员,很有自信心,外来演员投入本地制作班底一般都比较困难,但他很快就适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