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国责任和量力而行的携手共度危机之策
李华新
胡锦涛主席在20G金融会议上说: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是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快恢复市场信心,遏制金融危机扩散和蔓延。主要发达经济体应该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实施有利于本国和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和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稳定自身和国际金融市场,维护投资者利益。同时,各国应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扩大经济金融信息交流,深化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为稳定各国和国际金融市场创造必要条件。
这是一个基调,也是中国奉行的一个主张,然后是胡锦涛主席谈到了中国提出的四点基本的主张。其中集中体现了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因为金融危机不仅是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是直接的,对于发展中的国家同样不能幸免,在这种形式下,我们不是要寻求什么中国的取代地位,而是要与世界各国携手共渡危机。而且这也是一个普遍的共识。自然对于中国国内的形式中国的态度也是非常个公开的。
中国接连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中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本身就是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下大气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这是胡锦涛主席对于中国经济形势的一个最基本的认识,而其中所提到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就是最明白地表达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的责任和我们应该遵守的一个基本的原则。这样和温总理所表达的要精准的达到预期目标,出拳要重要有效的原则上一致的。
的确,中国出台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以应对金融危机,这不仅让亚洲市场兴奋不已,也向外界传达了一个强烈信号。英国、俄罗斯队等国的媒体对于中国出手四万亿的救市计划大为吃惊。
4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方案虽然从规模上说不如美国的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但它比美国的方案更广泛、涵盖面更广。但是,究其4万亿的就是举措换算成美元是5860亿,这个数字虽然不及美国的700亿美元,但是因为中国的GDP是不在一个等级上的这一特点,就可以看出中国的诚意。
高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经济计划相当于中国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4%,这也许是中国和平时期有史以来最大的刺激经济计划,虽然实际增加的刺激经济资金也许比4万亿元少很多。因为,这笔资金中的很大部分早已被纳入预算。中国的10个发展重点计划中已经包括从促进粮食生产到企业增值税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去年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作出了27%的贡献。中国计划投入4万亿元人民币用来阻止经济衰退。这笔资金将于两年时间投入到低租金住房,农村地区大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路、铁路和机场的建设。中国的这项计划远远超出了经济学家的预期。
就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8日发表预测说,中国来年的经济增幅可能维持在8%到9%的水平一样,中国政府也一再宣称“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将会对世界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希望借此在国际社会留下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是要通过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来实现的,这里不是在谋求什么取而代之的地位,也不是通过什么所谓的抄底来达到自己的经济总量扩张和谋求什么领头地位,因为中国和经济强国相比依旧是有很大差距的。要是说机遇的话,那就是中国经济的分量因此而不可忽略。中国经济的地位已经提升到相当重要的地位。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