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实现了由产品生产者到商品生产者的“第一次飞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当前,在企业转轨建制过程中,企业家面临着“第二次飞跃”,即由商品生产者到资本营运者。
所谓资本营运,即把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变为可以增值的活化资本,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
资本营运与商品生产有着很大不同,前者营运资本,后者营运产品;前者关注资本的流动,最关心资本能否增值,后者关注产品的流动,最怕企业没有产品可做;前者通过资本不断流动到报酬率高的部门,行业和产品上,获得增值契机而不断增值,后者注重的是资产增量投入,关心的是能否贷到款,而忽略资产的利用和效用;前者往往把资本多元化,以分散经营风险,后者往往依靠单一产品经营,“肥水不流外人田”。
资本营运以全新的观念,冲破了传统的企业营运方式,抓住资本价值这个根本,实现了由实物管理向更高层次价值管理的质的跃变。它符合企业经营综合化、立体化、多元化的大趋势,开阔了经营思维空间,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供了全新而又富有实效的正确途径。
资本营运是开放式、外向型的。它主要是通过吸股滚动、引资滚动、租赁滚动、无形资产滚动和兼并重组,裂变聚合、合理投入、多元经营等方式方法,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从而,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发展。
企业家实现由商品生产者到资本营运者的“第二次飞跃”,必须首先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和飞跃,即树立资本营运观念。当务之急是自觉地钻研资本营运知识,熟悉资本市场的复杂动作,掌握资本交易的基本规则,抓住产权改革这个关键,合理营运资本,使企业长盛不衰,永远充满勃勃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