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杂谈
王志华
之前几天休假,回了趟老家。顺道了解了一些老家的发展情况。这次回去还走访了几个地方,有些收获。
其一,通过落后的老家的经济情况看到了通缩的现象。由于老家饶平县当前属于相对较为落后的地区,在近期香港报纸的评论中沦为土匪县。一方面经济发展滞后,一方面是治安形势严峻,还有就是人文环境整体令人失望。由于落后,家乡经济活动中的泡沫效应值相对较低,可能普遍不到十个点(10%),相比较珠三角商业利润的普遍二三十个点,经济的萧条可见一斑。由于经济活动的泡沫效应偏低,经济形势的风吹草动的影响表现是十分明了的。之前的通货膨胀阶段,开杂货店的亲戚告知是每次进货的价格都有变动,涨价导致销路萎缩;而这次,告知是每次进货卖出基本处于亏本状态,不得不极度压缩销售规模,甚至暂时停卖部分降价趋势明显的货品。在其中了解的部分商品看,欠发达地方的通货变化是十分敏感的,明显的通缩现象已经浮现于市场上。
其二,通过家乡经济的一些现象,了解到农村改革之不易。这次退耕还绿以确保18亿亩耕地和绿化底线的力度是相对较大的,其中推倒了不少厂房还原耕地,据了解对当地经济可能会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大部分推倒的厂房是当地为数不多的小有资产的当地有钱人兴办的,当这些人被打趴,不少农村角落可能一段时间内难以再有厂房兴起。其实这也是当地经济发展欠缺规划,农村有钱的强势势力不规范发展导致自吃苦果。这是自身工业化发展不景气的一面。另一方面,农村承包经营,据了解土地基本被承包分割到私人手中,关于农村土地流转,从当前农村的务农普遍难以有好收成的境况看,可能要推动不是容易的事。即使吸引了城市的资本的投入,一方面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不易,同时也存在土地变现中的短视行为的顾虑;另一方面,投入产出的预期在没有国家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很难乐观。这也是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所以,应该看到,农业问题,根本还是国家的扶持政策的问题。
其三,通过走访部分地区的新旧村落的比较,普遍的环境卫生、规划规整的新不如旧,反映出农村社会三十几年来的发展,事实上总体而言可能是相应的倒退了。倒退的原因我认为是政府控制一切导致的。一方面,原来的自治结构全面消亡,包括原有的规划的坚持,原有的监督的消失,原有的即使不合时宜但却有一定规范作用的乡规民约、甚至宗族条规的完全消亡导致新的发展的缺乏规划和规范,同时整体的管理的缺位,致使现在的农村完全就是一群放牧的山羊,各自为政,高度自私,没有协作精神,没有互助美德,没有廉耻顾忌,害群之马四处为害。另一方面,政府干预管理一切,却又十分不到位,手段单一,管理直接,服务提不上,限制一大堆。解放前农村私人开展的教育、医疗、娱乐、交通等业务,即使十分落后,但总还算有一些依仗和盼头。农民也懂得凡事自食其力。现在的农民是什么事情都要看政府,依赖政府,盼望政府给大饼。闹事的由头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官员对农村一块的管制是头越来越大,心里越来越没有底。
其四,通过家乡的一些弊病看到我国金融系统背后的烂账根子其实远没有消除。家乡的落后,弊病是大家都知道的,主要就是官场的高度腐败导致地方经济的长期萧条。腐败的情况只要开车走走比较一下道路的破损就可以想象。记得十几年前,还有几家国有或是集体的企业,大致十年前基本全线熄火,但是至今这些企业的牌子还挂着,每家企业基本都是在十年前就资不抵债了,可目前每年还是通过增加贷款偿还利息和发放基本工资,债务是逐年增多,如果清帐,其实都是银行的坏账,这样的债务到底有多大,实在难以说清楚。如果以我所了解的个别情况推广推算,估计可能超过20亿。这是一个落后的贫困县的情况。当然据我了解,这种情况,邻县的情况估计好些。同省的澄海县,民营企业发展相对好,经济情况有天地之别,不知其金融情况如何。不过至少有一点,几年前粤东地下六合彩泛滥,澄海的治理力度很大,足见其金融管理是比较到位的。而我们县,至今还没有得到有效地治理。邻省福建的绍安县十年前就已经将国有和集体的企业全部卖掉处理了,虽然经济也不见得发达,不过估计银行系统的问题没有饶平的情况严重。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