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评选“身边好人”的积极意义


 

也说评选 身边好人”的积极意义

李华新

    在38年的时间里,用自己卖字画的收入先后收养了17位鳏寡孤独的老人,其中一位和自己共同生活了35年。这些被收养的老人全部活过了80岁,其中有5位活过了90岁…… 

    古稀之年的尹升,从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站在这么气派的舞台上,迎着这么多人热切的目光讲自己的故事。手捧荣誉证书,他的眼睛湿润了。 

    10月31日,中央文明办在河北省沧州市举办了首场“我推选、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国好人榜”颁奖仪式。在颁奖现场,沧州市青县的“身边好人”尹升,和来自河北各地的另外40多个“好人”聚集沧州,与广大市民、网友以及十余位全国道德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展开了一场有关爱心和善举的精神对话。 (《中国青年报》08-11-01)

  这样的一次评选,以笔者看是超乎了所有的评选的意义,因为对于人的评价,就应该是这样的人人可以做到,但是人人很难做到的事情。因为,身边的好人多了,我们这个社会才能真正做到和谐社会,而我们的身边恶人多,那么这个社会的教化就出现了问题。

   此外对于好人坏人的认定,似乎和官位品级无关,因为当官的也许是一些利欲熏心的人,是一些人面兽性人面兽心的人,而拾荒者的表现,未免就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而好人和小人又不是可以一同评价的。但是好人,则一定是属于君子一样的人,是具有优秀品格和优良品行的人,

   其实,和谐社会的打造,就是要从点滴做起的,要让这样的好人更多,就是要让全社会营造出这样的气氛,就是要人人都学做好人,从这次评选的参与程度来看,也是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而唯有广大群众的参与,那么才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些动則就是什么豪华场面的种种冠以全国的评比,实际上的效果倒不如这样的扎扎实实的评比更能打动人心。 据媒体披露的资料,该项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中央文明办依托中国文明网开展的“我推选、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共收到群众推荐的“身边好人”事迹材料3500多件,其中2123人经初评后作为“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在中国文明网分批进行了展示并接受网民评议、投票。活动页面总访问量超过4500多万人次,累计网上投票265万人次,评议留言达16.7万条。在全国网民的踊跃推选下,400多个个人和集体荣登“中国好人榜”,为当代社会树起了新的道德标杆。 

    广发的参与度,真正从塑造人民群众的素质入手开展一些活动,这是初衷,也是目的。

   这些人就是代表中国当下民情良心的人物,这些人物,不是因为评比才会存在的,而是作为一种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传统,在中国大地上顽强而持久的存在着。这是基于内心的召唤,这是具有普世价值和意义的召唤,而不是什么就教科书中的典型意义的收集而才有的。

    好人,一个普通的称谓;好人,同时又是一个无价的荣誉。从“中国好人榜”上,一个个普通的名字,一个个平凡的好人正手握中华传统美德的接力棒,在和谐社会的阳光下向前奔跑。 希望好人多,希望好人多起来,这是国家的期待,也是人民的期待,更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我们说社会的风气不会仅仅是自私自利的,也不会是自我索取的,不会只是洁身自好的,也不会是以人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因为社会有这样的好人,那么社会的文明和建设就有希望,从今天起做一个好人,或是学做一个人,这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却是一个需要经过内心打磨和磨砺的过程。

   做一个好人,很简单的事情,也是很不简单的事情。

   想好人看齐,向好人学习,学习效仿好人,向好人一样为人行事。这是需要具有成为好人最基本的素质。那就是具有最起码的做人的良心和良知。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