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待费公开又当如何?
近日,辽宁沈阳市民温洪祥向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和市政务公开办等部门递交了一份《沈阳市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要求沈阳市政府各个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公开办公费、招待费、差旅费、单位事业性经营收入等财务账目,以及政府各部门年度财务审计结果。(11月17日 人民日报)
消息一出,舆论大哗,无一例外地都是不满,都是指责,都是愤慨,甚至有言,“军费开支都能对世界公开,公务招待费不能对国民公开”?更有一些人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搬出来几次三番地进行说道与批驳,而最为犀利话语则是直接指出:“干脆取消招待费得了!”
笔者冷眼旁观着这颇为壮观、振聋发聩的人声鼎沸与喧喧嚷嚷,查看了漫天都是招待费、遍地哭嚎说公开的网络檄文,在大家指驳越言、口诛笔伐的愤慨与痛斥中,笔者却破天荒地显出了出奇的平静。笔者在想:政府公开招待费缘何如此之艰难?即使他们公开了招待费又有什么用?我们又能怎么样呢?
对于市民要求市政府各个部门和各区县(市)政府公开招待费等方面的请求,笔者不晓得沈阳市政府某负责人为什么以"国内还没有先例,政府部门财务信息又极其敏感,难度极大"的说法予以拒绝,更不晓得这“招待费”中到底隐藏着多大的机密而会成为“极其敏感”的东西。但笔者却往死里认为这个“国内还没有先例”的公开项目迟早会大白于天下的——笔者坚信不移!然而设若当这种信念有一天真的成为了现实,那么我们又能如何?暂且不说这中“公开”水分会有多少,即便是实事求是地彻底公开,面对那些足以令我们瞠目结舌的巨额支出,难道我们还能够坚信招待费会彻底取消?
有人说,西方崇尚的是性文化,中国的特色是饮食成为文化。这种饮食文化是怎么来的?没有公款招待与吃喝还有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再者说了,国家审计部门都审计不出来,给你公开了,你知道他招待费中有一项来是嫖妓的费用,哪一项是招待的费用吗?去年国家招待费有3千多亿元,不是已经公开给你看了吗?看后怎么样?有什么效果?在这个开会是隆重的、闭幕是胜利的、讲话是重要的、鼓掌是热烈的、进展是顺利的、领导是重视的、看望是亲切的、接见是亲自的、完成是超额的、成就是巨大的、工作是扎实的、效率是显著的、决议是通过的、人心是振奋的、班子是团结的、群众是满意的、问题是解决的、交涉严正的、中日是友好的、中美是合作的、竣工是提前的、节日是祥和的、路线是正确的、决策是英明的、妇女是解放的、小康达到的年代里,“公仆”们日夜操劳,身心疲惫,难道还不该吃点喝点放松一下吗?
百姓的愿望与呼声固然是好的,但非要顶破裤子、自不量力地给政府官员讲什么法,似乎就让人感觉颇为不爽了。试想,自古以来有给自己定法规的吗?纳税人的钱怎么了?政府官员本来就是要靠纳税人来养活的,难道不是吗?再者说了,谁家里来了客人不是山珍海味全员上阵地作陪招待?没有这一桌的酒饭,你如何能够让客人懂得你的深情厚意,如何能够让人心领神会?家中待客尚且如此,我们怎么就不能容得“公仆”之酒席呢?
自古以来,中国是以好客、懂礼、文明而著称于世的。人家外国人来了,不见满汉全席不足以表达我们盛情。那么人家上级领导莅临“指导”或者“检查”工作就只能四菜一汤的饱受寒酸的委屈?没有盛情的款待,我们的项目如何过关?我们的资金如何到手?我们的政绩如何“显著”?我们的官位如何“升迁”?换句话说,从上到下有哪一级的领导对这样的“盛情”是置之不理、深恶痛疾的?世风如此,官风如是,你叫嚣又当怎样?
唱歌跳舞洗桑拿怎么样?公事与非公事、吃喝与非吃喝又怎么样?有人说招待费已成为滋生腐败的沃土,成为贪官们冲洗黑金的重要渠道。怪哉,上级领导喜欢我们怎么就不能这样做?再者说了,我们倾家荡产、奔走劳碌地谋得一个官位是为了什么?不腐败怎么回收资金?不“变通”怎么发财?不把领导打发舒爽怎么升迁?就算“不能公开的总是有猫腻的”的联想推断是合理的,但真正公开后,你们这些刁民又能怎么样?
所以笔者认为,政务公开,不仅仅是所谓的招待费问题。对于我们当前的这个社会来说,公开、公平、公正实际上只是一种掩人耳目的说辞。只有等到什么时候官民一致了,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如果吏治不搞好,其他附着的腐败就会产生,而如果只去表面不治根本,那也不过是暂时的掩盖而已!因此,中国的弊端是在于吏治,只有切实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李吉明2008年11月20日于河南新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