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寒冬”来临之前,上海市闵行区马桥镇旗忠村拿出了一亿元巨款分给了村民。全村359户村民,每户都拿到了28万元的“分红”。(《东方网》11月20日)看到这种新闻,这些村民真令我这个农村人艳羡不已,甚至有些“红眼”。
前几天听说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达到5850亿美元,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我却没有丝毫的高兴,感觉不到有什么变化,我周围几乎所有人还是和往常一样平静地生活。要是国家能支点钱,给我们农民发个“红包”该有多好?
令我不解的是,同样是卖地,瞧瞧人家上海,一亩地的收益为100万以上,真让我大开眼界。我们村也卖过地,一亩地卖下来收入大概就一万块钱。怎么城乡差别就那么大呢?
另外,看看人家卖地建的是什么,高尔夫球场、网球馆和高档别墅的聚集区。可我们村呢?建的是水泥厂、焦化厂、电瓷厂一类的。为什么那些有空气、噪音、水质等污染的工厂要落户我们农村,农民卖地换点钱却要以健康为代价。
如今,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农民在外务工更加不易!辛苦工作无不是为养家糊口、供养孩子上学,如果家里有病人无疑更具压力与紧迫感。作为一个农村人,我很羡慕城市的“农民”,卖地有不菲的收入,甚至在无力维持生计时可以领取低保救济金。可我们呢,在失地又失业后该怎么办?
其实,我们也不是真正需要实实在在的一个“红包”,我们不至于“见钱眼开”。我们也许更需要这样的一个“红包”——有关职能部门能多关注我们这群弱势群体,多倾听我们的声音,多注意我们的情形,多关心我们的切身利益。
不容置疑的是,国家的确给了我们很多“红包”——好政策,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新农村建设等,可在落实过程中,往往有少数公职人员置若罔闻。如果这些“红包”能畅通无阻,我们哪有什么好抱怨的,甚至去“眼红”人家。
如今城乡差距在日益拉大已是不容争议的事实,我们一直讲人权、平等、公平,这些主流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我想,无论是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有平等享受“国民待遇”的机会,都有平等的机会去享受国家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成果。在健康、权利、待遇上,城市人和农村人应该是不分彼此的。我当然不是主张绝对平均主义,只是现在农村、农民在机会、权利、待遇上确实有失公允。也许目前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缺乏可操作性,但从长远来看,应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国一直提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想,全面小康社会,不仅仅是城市的小康,也是我们农村的小康。
政府真的知道农民需要什么吗?请不要复制98年
评论
2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