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硕维权事件看Intel垄断


 

   昨日欧德宁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同学展开对话。在被问及英特尔是否涉及垄断时欧德宁说,英特尔没有垄断,英特尔和很多公司在进行竞争。“但我们的竞争对手一旦赶不上我们就会说我们垄断。”

   众所周知,英特尔在处理器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AMD,而欧德宁选择此次出访国内最高学府之一的北大所讲述的话,笔者认为颇有恶意攻击之嫌。一直以来,英特尔几乎垄断了全球的PC市场,它拥有PC采购价的定价权,其商业供应政策和计划几乎没人能改变。此次英特尔又推出了新的商业计划,未来原始设备制造商在订购台式机CPU的时候不再享有折扣,而对于笔记本电脑芯片则可享有优惠,并且大力推行笔记本电脑配件的标准化。这无疑是欲增强对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掌控力,从而掌控产品的定价权最终形成市场垄断。

   10月中旬,英特尔已经停止向清华同方电脑供货,引起了PC市场的轩然大波,并迅速掀起台式机和笔记本市场的升级换代热,产品价格屡屡走低。英特尔意在牵引国内PC商从台式电脑向笔记本转移、掘取更大新利润空间、增强核心芯片技术控制力的战略和野心受到了来自大小竞争对手的强有力挑战。

   所有的人都会认为英特尔是一家连董事长说话都不算数的公司,不敢承担责任而且管理方面漏洞百出,这不仅与英特尔多年来经营的品牌形象背道而驰,而且会动摇整个市场对英特尔以及英特尔合作伙伴产品的信心;

   纵观在全球面临的反垄断以及不正当竞争的诉讼,之所以至今未见定论,其最大的困难就是没有足够的证据,因为在如此强势的上游供应商威逼下,恐怕没有哪家PC厂商愿意冒着风险来作证。华硕事件绝对是个转机,受害人有足够多的证据可以证明英特尔把这种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提供给合作伙伴违规使用,那么也就是说,英特尔正在通过这种免费提供但质量不合格的CPU生产产品间接欺骗消费者,很明显这也是一种为了维持垄断而进行的不正当竞争。

华硕事件中英特尔的表现

   近期爆出的华硕维权事件中,一名无辜的女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发现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所以当她试图让真相公布之前,事情发生了,一切只与商业利益有关。或许一般人都想不到著名的跨国公司会使用这样的方式来对付一名无辜的消费者,其实英特尔这样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在面对商业利益的情况下,它们并不会比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往牛奶里面掺化学物质的犯罪嫌疑人更高尚。他们可以请得起中国最负盛名的消费维权大律师,雇佣最好的公关公司,用足够多的市场费用去堵住大多数媒体的嘴,甚至还有更多令人难以想象的手段。

   华硕事件发生至今两年零八个月过去了,当年的消费者从一个单纯的女大学生一夜之间沦为中国建国以来最大的敲诈勒索案主犯,被学校开除并在牢房里面忍受了各种屈辱与折磨,最终还要感谢司法的公正虽然颇费周折最终还是确定了她是无罪的。而真正的作恶者却没有得到任何惩罚,引用来自利益一方的一句话,“你们愿意去起诉是你们的权利,我们不怕打官司”,的确是没什么好担心的,这两年多以来,若干像华硕这样的PC厂商,推动着英特尔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的业绩增长都颇为迅速,所以华硕还是华硕、英特尔还是英特尔。

英特尔的垄断格局是否真的坚不可摧呢?

   但是近来很多国内外大企业包括戴尔、惠普、联想、清华同方以及北大方正纷纷弃英特尔转而选择AMD,这可以成为英特尔的市场垄断地位遭到挑战的开始。

    多年的发展,虽然使得英特尔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即使不宣传都可以让客户争先恐后来购买。AMD只能利用英特尔的市场间隙,费尽心血寻找市场,说服客户,走到了挑战巨头的面前。中国特色的市场发展战略和过硬的技术带来了AMD的崛起,INTEL是否还能继续坚持下去保持份额,赢得从前客户。我想不用我讲大家也能明白,多元化是任何一家企业所注定要走的道路。即使INTEL这样的巨头也没法阻止,历史也一再证明阻止只会带来反抗。

    如果没有AMD,我想从上述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更恶劣的态度。而正是因为有了像AMD、龙芯这样的企业,我们才能保持行业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也正是由于有了AMD们 , 才能给INTEL形成竞争的压力,使得整个行业才不会被垄断所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