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两国文保意识的鲜明对照(文保漫话之一)


 中韩两国文保意识的鲜明对照

  (文保漫话之一)

 

某刊物编辑部约稿,让我写篇文章,谈韩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去年,在韩国讲学的时候,韩国同事陪我去全罗北道高敞旅行,参观了那里的世界文化遗产——“支石墓群”。其实就是:山脉斜坡黄土地上散落堆积的几堆石头,其规模、气势、内涵、影响,客气点地说:不起眼、很一般。对于我们拥有长城、故宫、兵马俑、三星堆的中国人来说,相形之下,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确实没什么吸引力。但是,韩国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确实值得我们深思:一是朝野积极运作,使之申报成功,二是当地政府精心保护,关爱有加,三是文保意识从娃娃开始培养造就。

我们家大业大,奇珍五色,楼台八宝,确实不假,但不肖却如八旗没落子弟,败家子般地挥霍、弃掷,毫不吝惜地糟蹋、毁坏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文革扫荡连烧带砸,城市开发连推带铲。几十年来,在政治暴力和经济暴利的双重摧残下,文化遗产损害巨大,致使列祖列宗黯然哭泣;有识之士,扼腕叹息!我们再看看东邻,小门小户的邻居,却家业自珍,精明勤快,持家有方,教子有方!见贤思齐,我们应未雨绸缪啦!

在构思撰文时,忽然想起好友、中国社科院詹小洪教授送我的书中就收录了论述此问题的一篇文章。“眼前有景题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我再写,既了无新意,也超不过他。干脆将詹兄大文转发于此,以飨读者博友诸君。

 
   
(一)对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国现有28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其数量低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世界第三位。韩国历史远无我国悠久,面积也仅相当于我们浙江省大,却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来韩国后,7处我去过4处, 分别是朝鲜时代的皇宫位于汉城的昌德宫、光州市郊的支石墓群、新罗时代古都现庆州市的佛国寺石窟庵和庆州历史遗址群。老实说,这些文化遗产其年代、气势、 格局是很难和我国同类的文化遗产相提并论的。去过以后,不由得产生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有点名不副实的感觉。中韩两国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方面很相似,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是热情高涨,“全体动员、全力以赴、竭尽全力”,就像两国先后在申办奥运会时志在必得一样。但保护、利用这些文物,我国却要比韩国逊色得多。

在国内关于世界文化遗产惨遭破坏或损害的报道层出不穷,其罪魁祸首当属把世界文化遗产当成了“摇钱树”。常常听到“一把大火烧了一座大殿”、“几根索道损害了文化景观”、“一座宾馆使景区不伦不类”的议论。乃至有人说“新的景区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就是其遭受破坏的开始”,“申”来就“死”。商业化乃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敌。可在韩国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

我们到这些地方游览,看到一些言过其实的解说词如“世界第一”、“东洋最高”、“韩国首创”,但同时不由得不佩服人家在管理文物和景区方面的井井有条,为游客服务的周全。每个地方每件文物都同时有韩、英、中、日四种文字说明。你看不到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你会看到,年轻的妈妈娓娓动听地给学龄前的儿女们讲述那 些陈列的器物,孩子们听得如醉如痴的场景。

不光是在世界文化遗产景区如此,在任何一个韩国的城市都有国立的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实实在在当成了进行韩国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你绝不可能看到这些地方改作“家具展览会”“房展会”的现象。还有无论是世界文化遗产景区还是博物馆,门票都很便宜。如佛国寺是3000韩元(1000韩元合 8元人民币) 比长城、故宫、颐和园都要低。汉城的战争博物馆比北京的军事博物馆票价略高,但展品及内容则要丰富得多。反映新罗国古都历史的庆州国立博物馆的硬件设备堪称一流,门票仅400韩元。须知,韩国人均GDP是我国的十倍!


   
(二)对无形文化遗产的继承

对有形的实物文化遗产保护如此,对无形的文化遗产亦倍加珍惜。韩国和我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价值观、礼仪、民俗、建筑都深受华夏民族的影响。有专家撰文说,韩文中还保留着不少汉字,且韩文读音65%与古汉语(主要是唐宋时期)读音相近。价值观上,传统的道德观对国民的约束力还很大,讲究长幼尊卑秩序,三从四德也还有相当市场。

对万世师表孔子更是敬仰有加,在我国即使在知识界也不时会拿孔夫子开涮,如戏称“孔老二”,可这在韩国文化人看来,简直是犯了渎神罪。韩国各地为数不少的“乡校”是专门用来传授儒家经典的场所,也是每年圣人诞辰,举办祭孔活动的礼拜场。其他如新生入校的供奉牺牲(冷猪头)仪式,师生共享猪头肉的场景我们只在一些古代小说中看过,可在这里代复一代地在沿袭着。在农村还有以宗族为单位的祠堂、世葬山、数十代的家谱宗谱保留完好。

韩国对传统的节日似乎比我国还重视。春节和中秋节是他们最隆重的节日,各自放假三天。另外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寒食节虽非公休日也都还有纪念。象真正属 于韩民族的节日如光复节、开天节(又称檀君节,檀君是传说中韩民族的始祖,其地位相当于华夏民族的炎黄帝)和西方泊来的圣诞节也都才放假一天。

曾有一个国内朝鲜族朋友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有待证实的故事。说是前些年山东曲阜孔庙恢复祭孔活动,可是由于文革期间,有关孔子“六艺”的一切礼乐仪式全在“破 四旧”中被消灭了,当时再也找不到一个能主持“六艺”盛典的司仪,不得已从韩国请了一个来。不管这个故事可信度有多高,我听后只觉得一阵酸楚。心想我们的 革命也真彻底,我们的传统价值观一夜之间全被打破,连孔子也被拉出庙来。接过本不属于自己传统的灵主牌来供奉,到头来连自己的民族魂都丧失了。

捍卫自己的文化遗产,口号喊得再响没有多大用处,重要的是真正让我国民众发自内心地认同这种出自本土的价值观,使之成为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灵魂,这样才谈得上“对得起列祖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