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与有天分的人同行


    曾经与友成扶贫基金会的王平董事长分享怎么样找到最合适的志愿者的话题。我认为,对于任何一个领域都存在着富有热情的、乐于投身的、偏执爱好的人群,而在这样一些人群中还存在着为数不多但能量巨大,对于相关的工作有着与生俱来的领悟、组织与推行能力的天才。一个组织就应该善于透过社会动员的方式来发现与挖掘这样的天才出来。开拓性的事业当然需要一般、例行的工作者,但是当找到这样的天才,才能获得整合资源与协调团队的发动机。

    我的老妈因老年性缺钙而经常有脚抽筋的现象,任何的药与补钙产品作用均很有限,有一天我坐在飞机上,碰到了一位西南政法学院的校友,发现他现在不是在做我们校友大半都做的律师或者政法工作,而是在做一个中成药企业的老总,他因为特殊的眼光而选择开发了一种保健药“仙灵骨葆”,他听了我说的我老妈的情况,建议我试用下他的药,结果效果非常的好。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某一个方面的天才——可能是某种专业技能、某种特殊爱好、对某些问题的超乎寻常的专注、对于某些事物的长期不懈的执着。我们不是所有人都是全能全智的,但是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专能专智。我们有些人很早的时候就表现出来对某些事情的特殊领悟与掌握能力,有些人则要通过“笨鸟先飞”的努力才能使得自己不同于其他同类的人。过去我学习法律,在我们的班级上,有的同学如莫志成就是领悟快的;而左卫民就是属于先飞型的。我看我的同事,同时进来公司,有的人满怀热情、积极钻研,三四年后俨然已经是一个方面的专家;也有的同事例行公事、得过且过,只求自己对得起自己拿的一点工资,久而久之,既没有进取的热情,也没有创新的眼光,慢慢地就把发掘自己的天分的机会消磨了。在我看来,人的悲哀,做点小事情还是其次,最莫过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何独特之处,有何特别的存世的价值。

    与有天分的人同行,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会感受到某种轻松,因为他们在解决问题上有一些独到的创新与效率;但有时我们也更有压力,看到他们的选择就有自愧不如的感觉;当然更重要的应该是要有学习的心志,尤其是学习他们的求学与做事的方式方法。在我的天分朋友中,我有学习龚祥瑞先生的以青年为师、夏卫民先生的宽厚、杜岩先生的快捷、王金玉先生的高度、邓清的参悟、唐峻的分寸感。反正,如果我们能有较多的有天分的朋友,我们在他们的熏陶下,在他们的压力下,在他们的激励下,也许能更快地显出自己的天分。

 

昨日场景:今天在上海嘉定江桥镇主持上海嘉定生产性服务业论坛。晚录关于车市的风暴节目。欢迎大家积极参与“2008新浪十大博客”评选活动,请浏览:http://blog.sina.com.cn/lm/netchina2008/index.html

 

今日小诗:

糖煌

 

那粒糖,

在我口中,

化去;

缓缓的,

变成甜味,

渗过我的味蕾,

到达血液,

变成了热量;

于是,

我的脸,

开始放射出热烈的光芒。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虾卷芒条

选大芒果两个,去皮撇片,切出二十四条。选活基围虾二十四只,过沸盐水五分钟取出,剖开并去皮和肠线,用擀面杖稍微敲扁虾身,卷起芒果条摆盘。选精致甜果酱一碟供佐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