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到春雷始话牛


    谈牛的文章,一般写在牛年的春节前后。但那时的感觉,好象没有听到三月里的第一声春雷后强烈。因为春雷能够唤起久伏枥头的黄牛精神,使其奔向田野,拉起春耕的犁耙。人到了这时候,往往也牛气冲天,坐不下、站不住,直想大干一场。但细细思来,还必须耐住牛性子,从头谨慎做起。

  一要攒足牛力气。牛之所以能够拉犁耕地,迎来春华秋实,就因为它有十足的牛气。牛气说到底是一种势能。它靠不断地消化吸收、养精蓄锐和健身强体。因此,我们也应该象牛那样,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不断地从书本和实践中吸取营养,并严格要求自己,加强道德修养,以攒足“牛气”,准备奋蹄,争取牛年迈开牛步,大有作为。

 

  三要配上牛鞍子。拉犁耕地,播种春天,光靠一种十足的“牛气”是不行的,还必须配上鞍子,才能发挥才干,不至空负“憨劲”,有力难出。鞍子,对我们来讲,就是施展自己才干必备的外在条件。没有这种外在条件,即使有再多的才干,也将一事无成。因此,我们在增长才智,真抓实干的同时,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与领导、下属和同事的关系,逐步建立起疏密有致、纵横交错、纲举目张的公共关系网络,以助事业成功。

  四要抓住牛鼻子。所谓“牛鼻子”,是众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是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只要抓住“牛鼻子”,就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就会把牛引上欲想的道路,从而达到欲想的目的。因此,在牛年里,我们一定要研究工作的主攻方向,确定主攻目标,采取重点措施,实行重点突破,切忌乱抽鞭子、乱吆喊,使牛不知所去,迷途难返,甚至误入歧途。

  五要夹紧牛尾巴。把牛尾巴翘得高高的,洋洋自得,招摇过市,是一种自己犯傻、别人讨厌的骄傲作风。毛主席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到头来,骄傲自满的人,既害自己,又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我们必须以谦虚的态度,诚恳地向书本、实践和别人学习,努力充实自己,克服不足,以求得工作实效,而绝不能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一技之长和一点小聪明。

  六要不耍牛脾气。有些事情不尽牛意,牛也会瞪大牛眼,摆动牛尾,甚至立楞起牛角,耍起牛脾气来。但脾气发过之后,该干的活还得干,只不过落个消极对抗的名声。我们做工作也应记取这个教训,做到凡事有节有制,讲究个性修养,受到任何挫折和遇到不顺心的事情,都要以平静的心态,做好冷处理。千万不能使性子、耍脾气,来个消极对抗。

  七要学会牛反刍。牛干完活,吃过草后,都要进行反刍。反刍的过程,就是消化吸收的过程。对我们干工作来讲,也是一个不断总结、提高的过程。我们平时总是忙于一些具体的事务,只有经常“回头看”,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有针对性地学习书本知识,逐步使经验、教训上升到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才能在工作中不管成功与否,都能有所收获。

    八要当好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名句。他提倡的“孺子牛”精神,就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献身精神。我们一定要以鲁迅为榜样,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永远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无私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乃至整个生命,以追求完美、高尚的人生。

         二要瞪大牛眼睛。在职场上,我们需要把眼睛瞪得和牛一样大,让它放射出火一般的激情和照亮奋然前进的方向。一个没有激情的人,就像泄了汽的蓝球一样,只能瘪瘪地趴在地上,是既没有勇气、又不能弹跳,更进不了蓝的。同样,看不清前进方向的人,也只能是原地踏步,或盲目前行,永远也达不到理想的境界。因此,我们要充满激情,瞄准目标,努力打拼,争取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