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桥上谈创业




  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只流出不流入或流出多流入少或流出高层次人才多是不正常的,除非企业难以为继需要人员流出。

  问题在于留住优秀人才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致命的意义。国企正在人才流动中经受着考验!

  国企是人才的培养基地,也应该是人才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还应该是优秀人才流入的理想之地。就科技人才而言,人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是一批批刚毕业的学子进入国企,还有许多企业自己的业务技术骨干,经过几年的培养后又一批批的流出。国企象个优秀的人才孵化器,努力使雏鹰练就本领后冲向广阔天空;又象个摇篮,摇啊摇,早晚把人才摇倒外婆桥。

  诚然,看到许多优秀人才离开曾经事业过的企业,令人感到十分的惋惜和心痛,毕竟企业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作出了极大的付出。人才的流失、人才的流动、人才的培养、人才的使用,国企面临着人力资源问题的深刻反思。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又涉及观念的解放、机制的创新、制度的再造,因此,国企也面临着人力资源问题的深层次的再思考。

  由于观念僵化、体制僵化和用人机制僵化的原因,加上市场化后职工主人翁地位的弱化,许多国有企业还有了一种怪现象:发掘人的智能才干和人浮于事并存,培养人才和压抑人才同在,急需引进人才与人才大量流失共生。虽然这种现实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期是难免的,但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事业再也不能允许这么多羁绊了,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滞缓已经从负面呼唤国企的凝聚力了,何况国企的这种羁绊完全是观念、体制、机制造成的,是能够改变的啊。

  在这种背景下,国企建立“内部创业机制”是到了时候了。国企内部创业机制是由一些有创业意向的企业职工在企业的支持下承担企业内部某些业务内容或工作项目进行创业并与企业分享成果。内部创业机制就是在企业内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掘人才资源,创造条件让每一个人发挥最大的聪明才智,并使其聪明才智的付出与物质的精神的回报相适应的机制。这种机制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的创业欲望,同时也能激发企业内部活力,是一种员工和企业双赢的新型管理制度。

  建立内部创业机制已是企业发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