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奥运


     窗外依旧是高远无垠的夜空,弦月高悬,众星在遥远处守望。风轻柔地滑过,怕惊扰了夜的梦境。夜是安静的,温馨的。这弦月已不似前几日的黛眉状了,似乎丰满了一些。

    黛眉月的夜晚,恰逢奥运盛装开幕,那一夜,世界是沸腾的,连空气都是温热的,奥运无处不在,在电视里,在报纸上,在宣传单上,在舞动的红旗里,在如织的人流里,在闪烁的霓虹里,在激情的旋律中,在舌尖在唇边,在十三亿人的心----口!




    今晚,恬静的月儿照在窗前,没有明月光,没有疑似霜,只有一抹淡淡的清凉和纯净。我想到遥远的北京,想到灯光和空气一样灼热的赛场,且不说那震天的助威与喝彩,也不说翻腾的旗帜,我只想再次品味那个男孩的眼泪。

    男子58公斤级举重,抓举,哥伦比亚一名选手三次试举失败。我想每个选手走到奥林匹克的舞台上都想展现自己最强的最好的一面。也许,那个重量不适合他;也许,他的状态没有激发;也许,心理,也许,经验不足。。。。。。我无法猜测。但是,我看到那个棕色皮肤的男孩,我觉得他就是个孩子,强忍着难过,一下台就扑在教练的身上,眼泪顺着年轻的面庞流下,滴落。很久,很久,他用手背擦着眼泪;很久,很久,他一边解下手腕上的带子,一边抽噎着。看了让人心疼,就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在自我排解,如果妈妈在身旁,肯定会怜爱的安慰他,亲吻他。他的教练对他也很好,但是我感觉,异国他乡,他是孤独的,在那一刻。

    他的队友,另一个来自哥伦比亚的选手则一路顺风,过关斩将,可谓一匹“黑马”横空出世。在关键时刻,对手试举前,他表情专注,紧盯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对手失败了,他露出了灿烂的纯粹的真心的笑容。站在领奖台上,他久久地亲吻着胸前银牌,将美丽的棕色微笑留给了观众,在异地他乡,成就了他心中的星光大道。

    昨天,几个稚气未脱的女孩在20岁老队员程菲的带领下参加女子体操团体资格赛。一个个可爱精灵,一个个又让人心生怜爱。紧紧抿着樱唇,睁大眼睛,用心的跑着,蹦着,跳着。那种专注,或者叫严肃,与她们稚嫩的面容并不相称。以小小的心灵,柔弱的身躯承受着国家的重任,人民的期待,要在奥林匹克的舞台上完美的演绎,他们的内心要承载许多许多。当好成绩出来了,紧张的期待顿时化为最纯真的笑容,就像春天的小花。有一个孩子,掉下了高低杠,我想她一定是将泪水紧紧地包裹着,继续完成后续动作。她,噙着眼泪给观众给世界一个美丽的结束致礼---微笑。可是,她还是孩子,她刚走下台,就一头扑在教练的怀里哭泣着,双肩抖动着。她,一定有很多的感触,她要找个怀抱好好的表达,可惜妈妈不在身旁,她把教练看作妈妈,好好的哭一哭。孩子,很累,很辛苦。



    奥运,我看到了力与美的表演。奥运,不应该是胜利者的天堂,失败者的地狱。每一个奥运选手都是胜利者,他们一路走来站在奥运的赛场上。这一路,他们抛洒着汗水;这一路,他们坚定着意志;这一路,发扬着精神,他们怎么不是英雄?奥运赛场不应该有落寞的身影,遗恨的泪水呀!我想,古希腊人不是这样想的,顾拜旦也不是这样想的。是我们现代人强加了奥林匹克本意之外的重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