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写给coach的保证书


  一

  

  在听说我要学英文的时候,老罗给了我五本辞典,说“你是背不下来,就别干这事了”

  但是孤立的单词对我这样从小不爱上学痛恨考试的人来说几乎没有意义,有一阵子,我也服王强同志说的“什么叫天分?天分就是持续不断地忍耐”。

  但是,如果学英文只是为了锻炼自己忍受枯燥的能力的话,我前二十年已经锻炼得够多的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带给我的后果就是,如果一样东西没有意义与趣味,我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记住,然后以同样的速度忘掉。

  我后来遇到S,,我估计我是最让他头疼的学生之一,他布置的作业,我常讨价还价“嗯……可不可以看两集美剧来补上呢?”

  但他对我来说着实是个解放,他也让我背单词,“形容词副词不用背”,“看不懂也别查字典,猜就行,往下看”……这简直是不求甚解的我的圣经。后来我明白他的意思,阅读或者交流的精妙不在于机械地准确,而在于不损原意,不伤害本身的乐趣,才能长久。

  所以他一直说,中文好的人,英文也一定会好。

  我半信半疑。

  但后来看他布置给我的阅读的书,看的时候忘记是作业,看到心酸眼热,因为书里有人,有生活。

  有些单词,背是不可能背下来的,现在慢慢的,成为不用去想也认识的字。这感觉可能就象我三四岁时拿着岳飞传,一颗字一颗字地乱猜,也就这么看下去了,培养出了对汉字的基本感觉。

  我问过S“要不要背句子或文章?”

  他干脆利落地说,“不用——学中文的时候你刻意去背过什么漂亮句子吗?”

  

  二

  S说“英文与中文最大区别是思维方式”

  他用一个最简单的方式来说明这一点“英语总是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前面说”

  这一点,在新闻学当中尤为明显,所谓的“最重要的先说”其实就是在做价值判断,去芜存精,直指事物核心的过程,这对于习惯修饰言辞,对仗工整的八股文风是极强的挑战。以往我只能从二手的资料中来琢磨这一点,但是在接触到原文后,会有一种亲切之感“哦,原来你在这里”。

  这就是英文,它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改变人的思维方式与观念,而文化,政治……无一不是从中生成,这让作为记者的我有种强烈的兴味。这可能也是S在我多次令他失望之后还没有放弃我的原因,呵呵。

  我的缺点是太过毛燥,极易失去耐性,常常没有信心……我唯一能坚持的,只是每天看看纽约时报的网,尤其是关于中国的报道,与自己同行的报道对比着看,其次就是美剧,VINCENT提醒过我好几次,说美剧不能用来娱乐,要精看,要能把每行字幕默写下来。-----我现在还是做不到。但好歹我打心眼里喜欢着美剧这样的学习方式。好象看美剧时,不光是在记几个单词,还是在进入一种生活。

  尤其是去美国,感觉与其他国家分外不同,看到飞机肚子上写着“Washington dc”,华盛顿是鲍小强的城市,亲切到要偷笑。

  等上了飞机,胖大嫂黑空姐给我递咖啡说“there you go”

  我又忍不住想笑-----咦,不是美剧里的吗?怎么生活里这么劈面相逢啦?

  是这种孩子气的乐趣,让我虽然进步缓慢,但一直没丢下英文,因为看到英文的词会从心眼里喜爱。随便哪个地方看到有英文词,会看在眼里,在心里过一下,开会乏味就研究PPT上的英文,investment?不知道。偷偷拿字典查,好,永生不会忘这是投资的意思了。

  到后来有点魔征,比如今天在什么场合有人说到“工具”,我脑子里条件反射地出现“tool”,也不知道这个反射从哪儿来的。

  我一直没有在学英文,我只是一直喜爱着它,它是我在孤独中仍能保持精神专注的办法。

  

  三

  

  5月份的时候,在华盛顿的一个博物馆,快到点儿了,我被黑人保安叔叔礼貌地拎出了门。

  我结结巴巴地表示想多看一会儿。

  他狐疑地看着我“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个记者”

  他说“等一下”,立刻去拿了一份报纸给我“看,黑人的新郎就在结婚当天被白人警察枪杀了”

  他们准备去集体游行示威。

  正好是西藏骚乱发生后,我就问他“你们为什么不考虑暴力?”

  “如果你暴力,就给了警察暴力的理由。”

  “那你是否愤怒?”

  “不,愤怒不能解决问题,只有智慧能”

  “愤怒不也是一种力量吗?”

  “但它是危险的力量,看你怎么使用它”

  “可以用智慧来解决问题要等很长时间”

  “我们已经等了两百年”

  “你们……想建立自己的国家吗?”

  “当然”

  他立刻从街上找了三组人过来。第一小女生组,第二是一个家庭,第三是一对老人,他说“她是记者,她想问我们是不是想建立自己的国家?”

  让我意外的是,每一组人都说想,青年男子谈到后来哭了,因为某一天他回家的时候,听到巡逻的警察对黑人用的code是“nonhumanbeing”

  -回想起这个瞬间,让我明白我的职业之伟大-------它不论你面对什么人,是否生长于同样的意识形态与文化,不论你长什么样子,你的英文是不是语法正确,它让你站在异国他乡的街头时,面对一个陌生人,只需要一个问题的时间,他就向你打开心灵。

  只需要一个问题的时间。

  前一刻,你只是一个游客,一个拿着地图,费力地用结结巴巴的英文向别人问路的人,一旦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就立刻缩回到自我保护的沉默中的人…但是下一刻,街头的人们希望你能去他们的街区看一看,去他的家里做客,他们停下脚步,跟你长久交谈------向你讲他们的历史,他们的家庭,他们的孩子,他们的痛苦和他们的渴望。

  那个时候,我的英文前所未有的流利,因为我忘掉了我自己,也忘掉了语法和单词,我第一次真正明白英文是来干嘛的。

  COACH,尽管我让你一再失望,但我还是带着点无耻之情地向你做出保证------我将掌握英文-----不管我现在的水平多么低。这种确信与天赋或勤奋无关,而是因为我是如此需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