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党校培训县委书记,能彻底改变政府作风吗?


  12月1日,人民网刊发文章《四问中央党校培训中的县委书记》。根据新的党校工作条例,县委书记成为中央党校的轮训对象。人民日报记者带着人民网网友的提问,走访了几位正在党校培训的县委书记级,得出的结论是培训很有实效,监督十分重要。这几位书记的回答,反映了我国县级基层组织的实际,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期望值的差距。

  县委书记是我国政权中的基层干部,但却是有着很大权力的“基层”。党和国家的决策,最终要由县级党组织和政府去落实,人民群众的幸福、富裕、安全也要靠县级政权去保障。县委书记作为县级领导班子的“班长”,可谓责任重大,不可懈怠。好的县委书记,能够带领一班人,克己奉公,清正廉洁,开拓创新,当好人民的公仆,造福一方百姓。比如不久前我去采访过的陕西省安康市白河县,书记叫陈勇。他在基层工作了七八年,心里想的就是如何让这个山区贫困县的群众富裕起来。县里建立了“村民服务中心”,千方百计方便老百姓。建立了农村青年技术培训制度,让外出打工的农民子弟都有一技之长。他有一句话非常令人感动,他说:“农民的孩子没文化、没技术,出去打工只能到最危险的地方,生命没有保障,我们心疼啊!培训后,出去好找工作,我们才能心安”。把一个县交给这样的县委书记,怎么不让党和人民放心呢!

  差的县委书记,会给人民群众带来不幸,给一个县带来负面影响。某些县委书记,听不得批评,受不了监督,一见新闻记者揭了自己的短,就坐不住干出荒唐的事情。此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和领导干部的道德底线,是滥用职权、践踏法律,这样的干部只能给当地百姓带来灾难,只能给党和政府抹黑,不下台才怪呢!还有最近暴露出来的温州等地的县市级干部,以考察的名义,跑到美国吃喝玩乐,公费旅游。他们住到高级酒店,游到最顶级的赌城,恐怕心里全然没有贫困的老百姓,脑子里全然没有“纳税人的钱”这一是非底线吧。这种行为,怎叫人民放心!

  我国有2000多个县,党中央对县委书记们寄于厚望,人民群众对他们满怀希望。到中央党校培训7天,时间很短,意义深远,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学以净心、学以励志,少做无用功,多办百姓事,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真正在自己负责的地方建设起和谐社会。此为国家之幸、人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