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老人18年捐110万,让富人汗颜


  93岁老人18年捐110万,让富人汗颜

  

  已93岁高龄的邱国卿老人,是渝中区大井巷社区的名人。他从1990年至今,已向社会捐款110万,而自己一直租房居住。(见11月30日《华龙网》)

  邱国卿老人并不是有钱人,他的钱是年轻时积累的房产换来的。他从小靠奶奶拉扯大,儿时家里长期揭不开锅,全靠邻居接济度日。8岁时有一天,他从早到晚粒米未进,晚上出去找奶奶,晕倒在路边,醒来躺在家中,床头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是邻居端来的。他当时发誓,长大后有了钱,一定要帮助那些吃不起饭的穷人。一粥一饭,当涌泉相报,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而我们的邱国卿老人不但做了,而且一做就是18年,这样的菩萨心肠是难能可贵的!

  现在我们有的富人,一富就花天酒地,灯红酒绿,就为富不仁。汶川大地震时,有个富人不但自己不愿多捐钱给灾区,而且让员工每人也只捐十元钱给灾区。虽然这只是个案,但它代表了一部分富人不愿做善事的心态。其实我并不是对中国富人的嫉妒和对他们一概而论,中国不缺少慷慨的富豪,可是为什么有的富人却那么的为富不仁呢?也许他们好了伤痛,忘了痛,心安理得做富人;也许只是中国的慈善基金太微薄了,管理上太不够完善和明了,所以向慈善事业捐款的人数就少;也许只是怕捐的款去向不明,因为中国的腐败分子太多,所以一些人不愿意捐款让这些人逍遥快活。因而,从某种程度来说,使得我国的慈善事业兴旺发达不起来。但不管怎么说,93岁老人18年捐110万,足以让那些为富不仁的富人汗颜!

  虽然中国的慈善事业制度不健全,但是如果所有富人都有邱国卿老人做善事不计名和利,都有富了就帮助他人的心态,就不会有那么多“思前顾后”了。说到底,这是人格问题,是心态问题。邱国卿老人18年的义举,完全可以用“伟大”二字来形容。因为他捐款从没考虑自己,甚至于自己住出租屋,倾其所有帮助他人,这样的人格才是高尚的、伟大的。但是反思邱国卿老人的善举,不得不说它是整个社会的悲哀。社会需要自己住出租屋,节省钱物捐助之人,让捐助者成为另一个贫穷者,怎么看,都不是好现象。看到这样的情景,说真的,我很心酸,但不知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有何感触,他们就不汗颜?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