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周末证监会再批新基金,但中国联通600亿再融资的传闻抵消了新基金的利好作用,今日沪深两市一路震荡走低,早盘即下挫逾百点;午后,在蓝筹股的全线杀跌下,大盘继续大幅走低;尾盘再度杀跌,沪指最低跌至4182.77点,创出本轮调整以来的新低。权重股再遭重创是大跌的原因,中国联通受传闻影响跌停也充分表明了市场对再融资的恐慌。
沪综指开于4370.19点,最高4391.33点,最低4182.77点,收报4192.53点,下跌177.75点,跌幅4.07%,成交额930.47亿元,全天振幅4.77%;深成指今开盘16201.54点,最高16304.23点,最低15473.27点,收报15486.67点,下跌692.85点,跌幅4.28%,成交额432.09亿元,全天振幅5.14%。
今日权重股遭受重挫,前十大权重股无一上涨,五只权重股跌幅超过5%,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太保均创出上市以来新低;中国人寿跌破上市首日价。
煤炭石油、券商、地产几大板块今日联手杀跌。地产板块中,总市值前10名的地产股全部下跌,浦东金桥、金融街、中化企业等的跌幅均在8%以上,北京城建、招商地产跌幅超过7%;万科A跌幅逼近5%。券商板块全线下挫,国元证券跌停;跌幅最小的中信证券的跌幅也在5%以上。
其实这轮调整,主要原因是再融资,而再融资问题就是证监会管理上漏洞造成,为此笔者再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再融资造成的影响。
一两年前还被认为是重大利好的再融资,近期已经成为基金的“心头大患”。面对那些已经公布或有再融资意向的基金核心重仓股,基金开始“用脚投票”,阻击再融资。
统计显示,在239只开放式偏股基金中,只有金鹰中小盘精选基金净值小幅增长0.1%,其他基金净值全部下跌,份额加权平均下跌了8%以上。按照去年年底3万亿元的偏股基金资产规模计算,净值损失规模约为2000亿元以上。
其中,86只基金的净值跌幅超过8%,由于金融股流通市值大,巨型基金大多在该行业配置较大,因此在本轮下跌中巨型基金的损失幅度较大。
一个中国平安,一个浦发银行已经让基金遭受重大损失,还有哪些核心重仓股的巨额再融资会冲击基金业?
在浦发银行巨额再融资消息流出的当天,招商地产公布了80亿元再融资计划;2月22日,中石化、大秦铁路等大盘蓝筹股巨额再融资传言出现在市场上,上市公司否认了这些传言。去年年底时,基金持有市值超过100亿元的重仓股共有30只,这些股票主要集中在金融、钢铁、地产、食品饮料等行业。
很显然,基金重仓股在本轮巨额再融资中受到的冲击最大。巨额再融资的上市公司集中在大盘蓝筹股,特别是金融行业的大盘蓝筹股,基金普遍在这些股票和行业有很高的配置,金融行业配置比例超过30%或40%的基金也不在少数。
事实上,100亿元、200亿元甚至400亿元以上基金的成批出现,让这些基金出于流动性的考虑,更要配置在以金融为主的大盘蓝筹股上。基金投资人员表示,除了金融行业以外,中国股市就没有太多有三五百亿元以上流通市值,并且业绩稳定增长的股票了,两三百亿元的巨型基金不得不重点配置在金融等大盘蓝筹股上。
此外,基金核心重仓股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巨额再融资的冲击,解禁股流通所带来冲击也值得基金注意。招商银行的25亿股将于2月27日解禁,其他解禁规模较大的股票也都是基金核心重仓股。
其次笔者分析证监会的管理漏洞。
对于一个经济管理机构来说,第一要对所管理的经济项目有一个充分的计划,第二要考虑所管理项目中的各种平衡系数,第三要考虑可能造成的损失与风险,第四是有一个应急预案。
而实际是否有这最基本的四项?第一充分计划笔者不可能了解到,不过可以从后三个问题推断出来,即使有计划也不充分,因此我们分析第二个问题,就是对所管理的项目是否考虑的平衡系数。
按一般管理规则,特别是宏观经济管理,要考虑到宏观经济既不能过热,也不可以过冷,无论过热或过冷进行控制,将造成很大损失,相信经济学家们很清楚,高层也很清楚。但是惟独证监会不清楚,因为他们没有考虑到这些平衡对宏观控制的重要性。而反映在具体的就是对上市公司融资,基金审批等等方面没有宏观地考虑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证监会没有考虑每项决定可能对市场带来的风险与损失。而且对一些恶意圈钱行为进行放任。
第四个问题就是证监会没有一个应急预案。也许上周五紧急审批了两个基金是他们的预案,但是他们的这种举动目的不是为了对市场的,而是为了大盘下跌时后少点挨来自于投资者的责怪。如果正确的应急预案以及考虑到投资心里等,完全可以在周一早上公布,其效果就不同而喻。因此这就证明是没有应急预案。
作为一个宏观经济管理机构,无论对市场的情况,对投资者心理情况以及控制必须是进行有效的,正确的。而不是让普通经济人或投资者也可以看出存在着的漏洞。这样的漏洞不补,股市无法健康发展。
如果要做到有计划,有预案和对投资者负责,就应该对市场可能承受的能力进行测算,然后即使要增发也要错开大小非解禁高潮,同时当象中国平安等巨额融资造成对股市冲击时候,应该迅速做出限制的决断,并进行应急预案的落实。
目前大盘直逼前期低点,盘中反弹乏力,市场心态疲弱,部分个股的活跃对市场而言作用不大,权重连续杀跌对市场信心的打击导致大盘短期难以扭转弱势,少数个股活跃度并不能影响整个市场环境,难以激发市场人气。
如果近期市场对再融资的恐慌情绪,证监会不出面进行限制,那么让蓝筹股的合理估值失效,而不对症下药的新基金发行也显得无济于事,大盘二次探底后能否反弹,还需要更多因素的改变。
笔者个人意见,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