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靶归来”,公路局权力寻租的空间究竟有多大?


         靠“中介”打点,与超载车讨价还价,收了黑钱谓之“打靶归来”。

有事没事,开巡逻车上街,为众多超载车开道,使其大摇大摆,安然过市,其形状宛如“众鼠之首”。

“钱花光了,就再去抓超载车。只要超载车一天不停,我们就有钱赚。”厦门市公路局马巷超限检测站原班长王某这样说。

据厦门市翔安区检察院调查,马巷超限检测站全站原20多名路政人员集体受贿,把超载车当成提款机。日前,厦门市翔安区检察院已经以滥用职权罪和受贿罪起诉检测站4名原班长(受贿的站长和其余路政人员另案处理)。(220日《广州日报》)

厦门公路局那些索贿人员实在是有点猛,“行贿中介”角色成了他们的铁哥们,一车队按照规定应该罚款30000元,可在“行贿中介”的斡旋下,超载车队仅付7200元的好处费后就被放行,可想而知,这个公路局下面的路政人员,权力寻租的空间实在是太大了。在这样一起常规的管理业务中,该公路局5名路政人员及“中介”每人就能轻易得到1000多元的好处费,这样的来钱速度,他们何愁不奔小康?可在他们法外小康的同时,本应上交国库的大量罚款却遭流失。

难怪,检测站原班长王某竟然“故意把路政人员用巡逻车载到街上瞎逛,为超载车让道,大开绿灯”。

我们不难看出,这里的路政人员靠查超载私下收取好处费,应该是公开的老规矩了,人人参与收取好处费,应该是这里的一大特色。那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不愿意参与分“黑钱”,也只能被迫离开该检测站。

从那些非常主动接受“行贿中介”的被处罚司机来看,他们因违章被公路局路政人员处罚,恐怕也已经司空见惯了,私下拿钱买顺畅已经被他们的实践所证明是最为经济、最为有效的处理方式,而且全国各地的情况大体相当。

关于查超载的问题,交警好像也一直在查,为什么公路局的路政人员也有职责去查?对同一件事情,却由几个部门多头执法,这是权力交叉暴露出来的弊端。在老百姓的眼里,多一个执法部门,就多了一个需要烧香的庙。因此,此次国家设置大部委的决策必将得到人民的普遍认同。

我一直在纳闷,超载汽车在交纳罚款后,为什么不立即卸载,而是让超载车辆继续前行?是让自己的同行有源源不断“好处费”来源?我们查超载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超载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恐怕还是有关权力部门利益驱动所致。

相关新闻

厦门公路局20多人集体受贿 没钱花就查超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