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周线收得很好


今天是周末,不多说了,先发张周线图,周线上收点很好,但仍有虑,明天我在周刊中再仔细说。

关于今天的行情,市场整体有所反弹,但力度不算太强,这与成交量低迷还是有关的。收盘时,上证指数收于4348.54点,上涨了49.03点,成交量为762亿;深成指数收于15823.88点,上涨了169.43点,成交量为398亿。
今天是2月的最后一天,也是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能形成这样的走势,至少为以后的变化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今天的行情也有缺点,很明显量能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市场中的观望气氛依然凝重。市场现在人气和成交量变异情况有逐步恢复的迹象,但此时量能不能释放的话,市场有可能会出现再次探底。因为在市场进行试盘的时候,很重要的是没有太多的跟风盘,这样市场主力资金才敢于大举进入。没有人会真正愿意当股市解放军的。现在关键在于市场在这里振荡后形成的压力是否会被突破,而突破时能否有足够的决心,即使能达到这样的状态,那还是市场用来构筑阶段性底部的一种手法,还是短线过程中的一次机会,真正行情到来一定要打破大振荡区的压力,才能促使市场整体形成质变。这里还需要股民有足够的耐心,但从指标的情况看,这里股民的耐心几乎消耗殆尽,而这往往是市场趋势开始转变的最初征兆,希望市场开始逐步转强吧。
当然在个股操作方面,市场即使开始转强,刚开始阶段也是以短线操作为主的,况且现在还没有到那个阶段,继续保持短线操作,等待杀机。

附:四大因素影响3月行情:

在新基金发行不断获批、再融资传闻不断散布中,股指连续第5天收在年线之下。如何看待目前的市场?调整有没有结束?四大关键市场因素左右我们对后市的预期。
  一、宏观面:当前点位是个"政策底"
  简单回顾一下1月A股市场下跌过程中的相关政策,可以明显地看出下跌中政策暖风频吹,这说明了管理层并不希望市场跌的太多太快。对于"政策底"之说,不可置否,但从近期宏观数据来看,通胀的压力犹在,雪灾对物价的影响进一步释放,加上春节因素导致2月份通胀数据可能继续上冲。因此,把"双防"作为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管理层,不会在近期内因为股市而改变紧缩政策。
  二、市场资金面:压力到底有多大?
  即将到来的3月共有133家上市公司112.8亿股非流通股解禁,以2月27日收盘价计算,市值高达3842亿元。有关统计数据显示,1月份发布117次减持公告的84家上市公司,实际减持的股份占比24.79%;远高于2007年全年7.50%的水平。以24.79%为基准,3月份会产生952亿元的减持规模。
  再看看不断获批的新基金能给市场带来多少新的资金流入?自2007年12月以来,3个月共有11只基金发行获批,总规模大约740亿元。考虑到再融资和新股发行,3月资金面压力确实不小。
  三、上市公司的业绩:是有利保障吗?
  据慧眼决策家统计,截至2008年2月25日,总共16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07年度报告,占沪深两市全部公司总数10.22%。160家上市公司共创造净利润328.9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9.17%。由此看来,年报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对市场短期有支持作用。但是,受到雪灾影响的2008年一季报业绩还会是如此满意吗?
  四、估值水平:真的合理吗?
  市场经过前期的大幅调整,目前市场整体估值水平大幅下降,以2月27日收盘价算,沪深300成份股的市盈率下降到31.90倍,如果考虑到2008年上市公司业绩20%的增长预期,其动态市盈率只有26倍左右,因此有市场观点认为当前股市估值优势重新显现。但不得不指出,沪深300表面的估值优势是由于周期性行业估值偏低而其所占的比重又过大导致的,因此要辩证看待。
  总体来看,虽然经过前期下跌市场估值已趋于合理,但在宏观调控政策没有明显松动的背景下,市场资金供求不平衡仍是目前市场最大的不利因素。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的不确定性影响着市场的信心,趋于合理的估值也存在较大结构性差异。因此,目前的市场还需等待各方面因素进一步明朗。投资者需重点关注3月份市场的表现,届时一季报的业绩也将逐渐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