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若舟:驳方舟子《 就这样被慢慢毒死》
原文:
我曾经频繁地“下毒”。我的博士论文研究的是遗传信息的转录机制
(即遗传信息从DNA传递到RNA的过程),转录过程是由一种叫做RNA聚合
酶的蛋白质控制的。在做体外转录实验时,加入一点α-鹅膏蕈碱即可以
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从而终止转录。顾名思义,α-鹅膏蕈碱是从鹅膏
蕈提取出来的毒素,这种毒蘑菇的毒性极强,吃1-3朵就足以致命。受害
者在吃的时候不会觉得有异味,而且吃后要过8-24小时才出现中毒症状,
毒性发作时可能已离开了犯罪现场,是理想的谋杀工具。这个特性很早以
前就已被人们认识到。公元54年,罗马皇帝克劳迪亚斯吃了一盘蘑菇后,
过了12小时突然死亡,据信就是由于他的第四任妻子阿格丽品娜在其中偷
偷掺了鹅膏蕈导致,使她与前夫生的儿子尼禄得以继位。
还有比这更缓慢也更隐蔽的下毒方法。往受害者每天饮用的咖啡中加
一点砷、铊等重金属,使毒素慢慢地在体内累积,到毒发身亡时看不出有
中毒的迹象。这是侦探小说常见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也会遇到。不过,
现在通过化验尸体组织,不难发现死因。有人化验了被珍藏到现在的拿破
仑头发,发现砷的含量很高,怀疑拿破仑并非自然死亡,而是被用这种方
法毒死的。
还可能有人由于经常吃中药补药,慢慢把自己毒死了。台湾卫生署和
美国各地卫生机关都发现多种中药补药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如砷、汞等。
吃这类补药会“发热”、“上火”,让人感到好像很“补”,其实正是重
金属中毒的症状。
反驳:
中药的主要来源可以分为植物(包括菌类)、动物和矿物。除矿物中的朱砂和雄黄等几味重金属盐含量高以外,植物和动物中的含重金属盐都是微量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性,这是重金属盐的主要的毒性所在,可是动物和植物也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如果重金属盐的含量太高,那就已经把药用的动植杀死了或是不能生长。植物的主要重金属盐的来源是土壤或是水体,动物主要来源只能是食物了。动植物体内重金属盐的含量高主要因为土壤、水体或食物污染造成的。如果由于污染造成中药的重金属盐含量过高只能说明药材的生产不过关,并不能说明是中医药本身的问题。污染造成的重金属盐的含量过高,对人体威胁最大的是食品,因为人体对食品的摄入量是很大的。著名的日本的水俣病就是由于鱼体中的甲基汞造成的。只要不是人为加入的重金属盐,中药的重金属盐对人造成伤害的事例,笔者孤陋寡闻,但还没有听说过。
大多数补药的重金属盐的含量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但并不是说补药没有毒副作用。这个毒性更多的是有机物。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药补不如食补”。现代医学和动物实验证明,人参没有毒副作用。但中国人都知道,人参不是任何人都可随便当饭吃的,需要辨证使用。中医书籍中从来没有补药可以常吃的说法。而是有如果该泻的病,一补就是“闭门留寇”,更难治。
原文:
中药是做为食品进入美国的,无需经过批准就可销售,但是如果发现
有毒,就会被禁止。许多常见的中成药因被检测出重金属含量过高而在美
国被禁。199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发现一名13岁华裔儿童吃打蛔虫的
中药鹧鸪菜4年后大脑受损,经检验发现鹧鸪菜中汞的含量高达2.3%,公
告禁止服用和销售鹧鸪菜。
==================
反驳:
初见此数据我就发懵了,方博士一向以数据引用严格著称,他把别人引用的数据批的体无完肤。可是说鹧鸪菜中汞含量达2.3%,我真是不相信。
汞是剧毒的物质,它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汞在任何生物体内只能是非正常的积累。如果鹧鸪菜中汞的含量高达2.3%,那么鹧鸪菜还能正常生长吗?若如方舟子所言,鹧鸪菜当药肯定是不合适了,但从鹧鸪菜中提炼汞成了不错的致富的手段了。汞矿石一般工业要求:边界品位0.04%,工业品位0.08%~0.10%。那鹧鸪菜真是高品位的汞矿了。
再有,鹧鸪菜长在什么地方,土壤中有如此高的的含汞量。如果每株鹧鸪菜按
后来,受自然之友众网友的提醒我才知道。鹧鸪菜是藻类,藻体紫红色,纤细柔软,直立丛生,分枝繁多而不规则。鹧鸪菜为泛亚热带性海藻,我国浙江南部、福建、广东沿海均有分布,生长于河口附近的水中或堤岸上藻体供药用。美舌藻甲素是驱蛔虫的有效成份。使用鹧鸪菜煎剂后,驱虫效果高达80%以上。若将藻体有效成份经醇提取精制后服用,驱虫率可高达91%左右。服用鹧鸪菜驱虫的优点是无明显的副作用,多数患者在第二天即可排出蛔虫活虫。
当然,鹧鸪菜若真的如此富积汞的本领,用鹧鸪菜去消除汞污染道是挺合适的。
我们来估计一下,渤海近岸海域含量为(0.006~1.500)μg/L,这是我国海域最高的含汞量,富集100倍,
还是在自然之友众网友晓幸的指导下,终于找了事实的真相。哪个美籍华人孩子服用的是香港和大陆合资的广东宏兴制药厂的产品叫“宏兴鹧鸪菜”经权威部门检验,的确汞含量超标至2.3%,现在已经停产,原来宏兴制药厂生产的“宏兴鹧鸪菜”就是一名字,里面根本不含丝毫鹧鸪菜成份,完全是人工合成的西药,就是添加了大量的含汞制剂。
用假中药来全盘中药这逻辑有点太对不起祖先了。
原文:
美国法律禁止进口含珍稀动物成分的产品,美
国渔业野生动物部法医实验室为此在90年代中期抽查了12种声称含有虎骨、
犀角的中成药药丸,未检测到这些成份,却意外地发现这些中成药的有毒
元素汞和砷的含量高得惊人,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谣传治好刘海若“脑死亡”
的安宫牛黄丸(又称牛黄安宫丸)。其原因可能是这些药丸都掺了被中医
当药用的矿物质雄黄(硫化砷)和朱砂(硫化汞)。
======
反驳:
朱砂 也叫丹砂, 神砂等, 即矿物辰砂,。它为汞的硫化物HgS。呈朱红色, 比重很大, 硬度较小, 性脆。朱砂味甘, 微寒, 明目, 养精神, 安魂魄, 也是定惊安神药。古代凡有睡卧不宁, 烦燥不眠, 惊痛寂狂之类的症状, 必用朱砂。朱砂还能解毒医疮,但不宜久服,否则会汞中毒。现在有人对朱砂的药理实验表明, 动物服食朱砂后, 体内有汞析出, 已经超过了允许的量, 专家建议朱砂入药, 要慎重考虑用量和服用时间。
雄黄 也成石黄, 熏黄等, 矿物名称也叫雄黄, 化学成分为硫化砷AsS。桔红色, 性脆, 有异味。是久传于民间的解毒医疮杀虫药物。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向有在端午时节,盛夏将临之际, 饮雄黄酒的习惯,就是应用雄黄的解毒、杀虫的功效。雄黄经过氧化便会变成As2O3,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砒霜, 是另外一味著名的毒性很高的矿物药, 其解毒杀虫的原理也在于此。
这二位的确是大毒的中药,但要毒死人尚需要慢慢毒死。对于刘海若一个生死未卜的人,西医没有办法,中医治好了,还要背这样的恶名。
英国判断“脑死亡”的香港凤凰卫视女主播刘海若,在北京宣武医院经两个多月治疗,业已转危为安。而转危为安的王牌却是不符合西药标准、被美国禁止进口的安宫牛黄丸。另外,韩国某药商生产牛黄清心丸去掉了朱砂,他自己却跑到同仁堂购买含朱砂的牛黄清心丸自用,说没有朱砂没有效
方博士若真是有本事的人,你发明一种药,没有毒性也能治脑死亡。那我们一定把安宫牛黄丸废了。
近年了,工业化和商业化的中药生产销售使野生药材遭到破坏性的挖掘。青海的冬虫夏草、东北的人参、宁夏的甘草,私挖滥采不仅使药材资源枯竭,而破坏了植被和环境。这个事例从反面说明中药的有效性。狗尾草为什么没人挖呢?没有用吗。
珍稀动植物入药,这当然是我们所反对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许多物种都有巨大的药用价值。功利点来说,为了我们人类不失去重要药物来源,我们必须保护珍稀动植物。我曾经给我的学生讲过:如果地球上有种生物能够治疗艾滋病,而我们不小心把它灭绝了。那么这种生物的灭绝就需要数千万人的生命为它殉葬。
美国及其它国家用西药的标准要求中药还是处于经济的考虑,怕中医药冲击本国的医药市场。并非都是他们不知道这样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不能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就好比是不能用蓝球的规则来裁判足球比赛一样。那你都判是脚球这比赛就没有办进行了。当然,方博士是蓝球裁判,可非要来裁判足球。我们除了好笑也无话可说了。如果方博士真正想对中医说三道四,中医常识总是应该有的吧。
原文:
许多被历代中医视为无毒的中药现在都被发现含有慢性毒,能导致肾
衰竭、癌症、胸腺萎缩、重金属中毒、畸胎。例如,大量服用灵芝会
造成急性肾小管坏死,黄连因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症而在新加坡和美国被禁,
“止咳良药”款冬久服会导致肝癌。北京崇文医院一位出身中医世家的老
中医也和许多患者一样因服用龙胆泻肝丸而导致尿毒症。许多人把龙胆泻
肝丸事件归咎于药典出错,把其中的木通换成了有毒的关木通。实际上,
除了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中草药还有十几种,常常被当成无毒的药物用
于“败火”、“排毒”、减肥、治疗心脏病等,它们都能导致肾衰竭。毒
副作用还未被发现的中草药不知还有多少。
反驳:
“经研究查明,龙胆泻肝丸害人的真正“元凶”是组方中含马兜铃酸成分的关木通。
据考证,在龙胆泻肝丸的原始配方中,历代所用木通为木通科植物的干燥藤茎,包括木通、三叶木通、及其变种白木通。在上世纪30年代,由于木通科木通资源紧缺,逐渐被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的干燥藤茎所代替。上世纪80年代,关木通已在全国广泛应用。两种木通虽名称相近,外形类似,但因成分不同而疗效与毒性有别。木通产于南方,不含马兜铃酸。关木通主产东北,含马兜铃酸,而马兜铃酸正是对肾脏有明显损害的主要成分。
其实,中药界像这样因名称相近而混用的现象不在少数,如以水半夏替代半夏入药,水半夏无半夏的止呕作用;以狗脊贯众、紫萁贯众等作绵马贯众入药,前者无驱虫作用;将山豆根与北豆根混用,香加皮与五加皮混用,两者虽功效相近,但山豆根、香加皮均具有毒性。在此不一一列举,另外,中药品种多基源问题,同名异物、同物异名、一名多物问题,科属混淆、品种间代用问题都亟待解决。不难想象,如此混用,潜在的危险将会有多大。”
(自《中国中医药报》王苏丽的文章)
显然,为找到更广泛,更廉价的药材,商业化运作的药厂采用欺骗的手法冒名顶替而导致的问题不能算在中医头上。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医学实践,对药物的毒副作用也有很深的研究。
所谓的“纯中药制剂,无毒无副作用”只能是商业广告的一种欺骗行为。中医著作汗牛充栋,从没有那本书说中药无毒无副作用。而是根据每味药的特性说明它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用药如用兵”却是医家留给我们的警句。
方博士在《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药》中说,“历代名医在医案中津津乐道自己曾经用什么处方治好了某个病人,患者在文章中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如何得益于某种药物,这些在现代医学看来都没有价值,因为就药物、疗法的疗效而言,个案没有一点说服力。”可是方博士列举的几个中药毒性的例子都是个案。而且假药也算到中药头上了。下面这些数据可不是个案,如果有错还望方博士指出来。方博士自称(自已)“犯错误的可能性很小,”但笔者却是常常犯错误的,我常想牛顿都犯过错,让爱因斯坦纠正了。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都认为自已的成果是随时可以被怀疑的。我等小民更是随时准备承认错误。
据统计80%的西药对染色体有诱变作用, 西药不仅导致各种药源性疾病,而且可诱发或加重与老化有关的各种疾病,促进人体老化 。我国每年死于西药不良反应的人数可达19万,每年由西药不良反应而增加的医疗、抢救费可达45亿元。1998年,美国因药源性反应住院抢救者高达216万人,其中死亡者10.6万人。经济损失40亿美元。根据岳凤先先生统计,新中国成立40年间中药毒副反应的报道仅5000例,且多属用药不当。可见西药那么严格的质量标准也不见得可靠。
在SARS 这场灾难中,中医又做出巨大贡献:全球SARS平均病死率11%,中国内地7%(广州中医介入最早,死亡率不到4%),台湾为27%,香港和新加坡均为17%。
西医手术的副作用和风险我们就不用说了, 许多大手术给患者留下的只能是人没了,钱也没有了。西医昂贵的诊断和治疗费用成了许多患者无法承受之重。而于西医相比,中医风险和费用都要小得多。而且对发病率很高的一些西医还无法施治的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这是许多中国人都有实践体验的。仅仅方博士这样“慢慢毒死”来恐吓中国人,妖魔化中医药,中国人是不买账的。
一位战场上腿部受伤的士兵,军医要求截肢,但被湘西同乡抢出医院后采用中医手段奇迹般地保住了全腿——这是沈从文散文中的传奇故事。的确,中医接骨作为一项独有技术,早已蜚声国际。山东中医药大学校长王新陆介绍:凡是闭合性骨折,中医几乎都能完成接骨。上世纪80年代初,中医院治疗骨折采用手术的只占15%~20%,其余全部为中医接骨。
有了病就要吃药,中药有毒,西药毒更大。“慢慢毒死”总比马上就死要好的多。
原文:
有人把中医当成“经验科学”,说是千百年来用人体做试验的结晶。
其实,没有科学指导的人体试验不仅不能确认药物的疗效,也难以发现药
物的毒副作用。服了以后毒性马上发作的剧毒、急毒药物还可凭经验发现,
而那些要经过几年、十几年才会出现症状的慢性毒,经验是无能为力的,
只有用动物做毒理实验和做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服药者才能发现。
方博士在这里显然采取了双重标准,在对待转基因食品上,方博士说“如果因为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些在多年以后才知道恶果的例子,就认为现在认为安全的东西就未必都是安全的话,那么同一标准也应该适用于所有在今天被认为是安全的食品,而不仅仅是转基因食品。那样的话,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认为今天的哪怕一样食品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被“安全”地食用了几千年的食品也未必就安全,例如腌制、油炸食品,恐怕自有文明以来人类就已在食用,而直到最近几十年才发现含有致癌物,不可多吃。”
那么做为老百姓的一日三餐的食品可以不考虑它的多年后的恶果,一个只是有病时才吃的中药为什么要考虑它的多年后的恶果呢?一种中药,一个人一年之内患同种病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安宫牛黄丸毒性如此之大,可刘海若只服4粒。
传统食品和中医的毒性只所以说是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是安全,还在于它们都是人类几千年实践的结果。也可以说是用活人做实验证明其无毒或是安全的。要比动物实验可靠的多。在这漫长的实践中,也是有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做出了牺牲的。可以想象,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是幸运的,他发现了一种蔬菜;第一个吃鹅膏蕈的人是不幸的,他用生命发现了一种毒蘑菇。腌制、油炸食品有致癌作用,但其毒性很小,仍是可以接受的。所以现在仍有人在吃。
中药也是如此,据说,华佗的儿子就是因误食麻沸散中的一味药而死的。可以想象,要知道中医常用的几百味草药的药效,仍是有很多人做了长期的实验。传说中神农氏尝百草,日中七十二毒。虽然是传说,亦有其现实意义。那通过几千年的医疗实践留下来的中医药知识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只所以置疑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就在于它是新的食品,是没有经过实践长期检验的。我们相信大多数转基因食品仍是安全的。可是要检验它的安全性动物实验是完全不够的。只有至少20年的小范围种植和食用证明其安全,才可以允许大面积推广。似乎是我们要的价码太高,其实这样严格的检验是非常必要。
也许有人会说中医药和传统食品为什么没有如此严格的检验呢?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和古代不同,古代物质和文化流通的慢。比如某印第安人人发现了玉米,玉米其实就在他们中间小范围做实验了,而且是长期的。他们用的没有问题才慢慢传向世界。传统食品和中药也是在中国做了几千年的实验,证明其安全性和疗效的。而现代社会不同,文化传播很快,微软开发了一种新软件,它在全球推广也用不了一年时间。转基因作物如果也是做了动物实验就匆匆推广,用不了几年就会全球推广开来。如果推广后才发现其害处,那受害面积可就大了。比如说某种转基因水稻在食用十年后会出现男性不孕或是女性不孕,或是出现老年痴呆甚到是癌症,那我国以水稻为主食的人口有数亿,出现这么多有病的人,整个国家将是什么样的局面,这比爆发一场局部核大战还历害。这绝非危言耸听。正如方博士上方所说:“服了以后毒性马上发作的剧毒、急毒药物还可凭经验发现,而那些要经过几年、十几年才会出现症状的慢性毒,经验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用动物做毒理实验和做流行病学调查追踪服药者才能发现。”不过后半句并不正确,准确的讲只有人的实践才能最终证明什么是绝对安全的。因为仍有可能对动物无毒的物质对人有毒。还有一个动物实验年限的问题。如果十年以上的慢性毒性转基因食品,老鼠是试不出来的,因为它活不了那么长。
事实上,化学工业每年生产的自然界没有的新化合物,就是拿地球做了个实验。DDT造成了农药的污染,氟利昂造成了臭氧洞。这此都是在广泛使用多年后才发现其危害的。
转基因作物仍然是在做实验。虽然大多数可能是无害的。可只要这么不停的转,100年或是200年出现一种如上文所说的慢性毒性的转基因作物我们能冒这样的险吗?
鸦片有悠久的药用历史,为什么只有近现代才成为毒品,全世界泛滥呢?这就是因为近现代的社会现实和古代不一样了。商业的巨额利润使很多人愿意冒这个险。既使转基因作物是安全的,如果商业运作仍有可能被人利用而有意为害。
科学仍可能被用作邪恶的目的,核物理导致了原子弹的出现,有机化学的发展导致了化学武器的现现。长效毒性的转基因作用仍可做为一种基因武器使用。所以国外的转基因作物尤要限制使用。
方博士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算是国际主义的楷模,一方面鼓吹转基因无害论,为发达国家的转基因作物播种。另一方面用双重标准妖魔化中医药,限制中国的医药产业的发展。我认为方博士的绿卡应该奖励成美国国籍才对。这山姆大叔也太不够意思了。
原文:
现代药物在获准上市前都做了这些研究,在说明书中会详细说明毒副作用,而中草
药却至今在中国有毒副作用不明的特权。如果不具体说明毒副作用,“是
药三分毒”就只是一句废话和推卸责任的借口。同样,如果不提供确凿的
证据,“炮制、复方配制或辨证施治可消除单味草药的毒性”、“以毒攻
毒”这种说法就只是草菅人命的大话。
反驳:
中药成份复杂,毒理不清楚。本不能像西药一样用动物实验研究。不过由于“纯中医制剂,无毒副作用”的商业宣传的确误导了许多消费者。中药乱用现象仍十分普遍。如果要写“不可长期服用”或“遵医嘱”之类的话是不是可以。那还是要看是什么药了。有的中药比西药毒性还大,虽然只是少数。
正是由于这一点,假药中假中药是最多的。因为西药一化验就化验出真假来了。这中药混到一块做成成药真是难辩真假。
还有的中药厂家,为了让患者觉得灵,在中药在参了激素类西药,严重损害了中药的声誉。最典型的就是山东的东方肾病医院,他们在“东方肾病胶囊”里加了激素———“皮质酮”,这是一种化学合成的西药制剂。一般情况下,医生不主张使用这种药,它对长期治疗是没有什么效果。因此骗取了患者大量钱财。形成了极恶劣的影响。
中医人才缺乏也是中医发展的最大的阻碍。中医传统教学是师父带徒弟,一带十几年。可现在大学四年学完就上岗了。硕士毕业还不会号脉。中医完全按照西医的一套方法去教学了。 西医科目设置过多、内容取舍不当,无疑大大消耗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结果中医学院的学生一半以上后悔学中医。
社会中医人才缺乏庸医泛滥。假药横行。中医药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侯,如不进行改革,骂中医可以就不是一个方博士了。
如果方博士再有心打假,打几个象东方肾病医院这样的假,那也是叫人拍手称快的事。如果拿几个假中药(实是西药)的个案全盘否定中医,如何服人?
2005.3.27.
参考资料:
1.方舟子,就这样被慢慢毒死,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医,问题食品和转基因食品,谁带来恐慌
2.王苏丽,中国中医药报,龙胆泻肝丸事件引发的思考
3.宋弢 李静,大众日报,“以西统中”下的尴尬
4. 老中医万言书原文
5. 矿物故事
6. 贾谦 杜艳艳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药必须与国际接轨吗?
作者:赵若舟,系《21世纪人类生存危机报告》作者,人类危机在线http://rlwj.com站长,国学复兴网http://guoxuefx.cn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