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创业板”中国两会的一个亮点


  期待中国特色的纳斯达克

  2008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坚定地进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长期困扰证券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问题。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创业板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建立创业板市场首次出现在中国总理报告中,这是今年中国两会的一个亮点,引起两会代表及全世界的关注!

  资本市场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过程中产生的,1990年国家允许在有条件的大城市建立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90年12月先后营业。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和融资功能开始显现,上市公司数量、总市值和流通市值、股票发行筹资额、投资者开户数、交易量等快速发展,沪、深交易所交易品种逐步增加,由单纯的股票陆续增加了国债、权证、企业债、可转债、封闭式基金等,证券中介机构不断增加;以股权分置改革为代表的一系列基础性制度建设使资本市场的运行更加符合市场化规律;合资证券经营机构的出现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等制度的实施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和国际化进程有了新的进展;国有和非国有股份公司不断进入资本市场,特别是国务院于2004年1月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起重要作用,此后,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完善各项基础性制度,主要包括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对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改革发行制度等。

  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使国有股、法人股、流通股利益分置、价格分置的问题不复存在,各类股东具有一样的上市流通权和相同的股价收益权,各类股票按统一市场机制定价,二级市场价格开始真实反应上市公司价值,并成为各类股东共同的利益基础。因此,股权分置改革为中国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奠定了市场化基础,使中国资本市场从市场基础制度层面与国际市场不再有本质的差别。

  中小板市场的推出和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出现,是中国在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可转换公司债券、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企业或证券公司发行的集合收益计划产品以及权证等新品种出现,丰富了资本市场交易品种。资本市场促进了企业和资产价值的重新发现,引领了企业制度变革,促进了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变革,促进了民营企业的发展。创业板采取公开、公平、公正的审批发行及监管原则,将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中西部民营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上市资源丰富,中国资本市场大发展的繁荣时期即将到来!中国特色的纳斯达克不是梦想,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产业优化发展,资本化的时代将会孕育一大批管理先进、运作规范、遵章守法、公开透明、有社会责任感的公众企业诞生!

  建设中国特色的纳斯达克——代表“把脉”创业板市场

        两会经济观察:中国能否拥有自己的纳斯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