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单边下跌走势,没见过昨天这样高斜率、标准型的(惟有去年2·27股指跌8.84%那天可比美);见过高开低走的大阴线,没见过昨天这种高起点、竖井型的——打压坚决、预期一致才可能出现这种格局,而这说明市场已经步入信心严重缺失的对后市绝望阶段。
曾经把大盘比作一个患病的壮汉,本指望他能在医院得到医生的精心救治,但现在病情进一步恶化,却被无情地抛在了“深井”中。也不知,这位“医生兼家长”是存心要锻炼“孩子”的顽强意志,还是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深井治疗法”?这种尝试个人觉得相当冒险,也相当无情,难道这孩子不是亲生的?
还记得曾言,此轮下跌是管理层愿意看到的“良性”调整,因为跌一跌“好办事”,在整体估值水平下降(挤压泡沫)的同时,给社保建仓、推出股指期货等创造一个“合适”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控制涨跌的节奏,在需要它涨的时候才涨(比如奥运会前后)。这件事可能去年下半年就想办了,但当时市场相当亢奋,做多惯性极强,未能很好地实现,到现在终于集中爆发出来,真是一报还一报,“怎么上去,怎么下来”,“出来混,早晚要还的”,这些以前挂在嘴边的戏言,现在不幸一一兑现了。可惜,很多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贵;过去了才知道醒悟。哲学上这叫“当你认识一段生活的时候,它总是过去了。”多数人都容易陷入“当局者迷”的误区,我也不例外。
规律本来是拿来遵循和服从的,试图人为地改变什么,最终会受到规律的报复。要知道市场不是那么容易被控制的,当趋势一旦真正扭转,再想扭回来可就难了。想当初四年熊市中也出台过各类的“政策利好”以期救市,但市场真正反转几乎让人等得“花儿都谢了”。现在的大盘,就像下坡的火车头,越往下惯性越大,一旦失控,那就是一场灾难。这一点希望管理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说一句“月有阴晴圆缺”那么轻松幽默——严肃点!这儿正打劫呢!
目前,关于调整印花税的呼声很高。在这里我只提供一组数据给大家看看:A股印花税税率为0.3%,双边征收,世界上比较高的有英国,单边征收0.5%;香港和内地一样采取双边征收方式,但税率仅为0.1%;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已取消了印花税;比利时、瑞士等征收印花税的国家,税率也普遍较低;印度等新兴市场,该税率多为0.1%,其中多数实行单边征收。另外,据研究,交易成本每降低10%,股市交易量就会上升10%至15%。要不要降,该不该降,无需多说了。
市场已跌入深井,高高的井壁、湿滑的井沿、疲弱的身驱、受伤的心灵,这一切注定了一个结果:若不及时施救,靠自己的力量爬出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短期内还是不要浪费仅有的一点气息,保存体力、静候救援比较好。艰难攀爬的结果,很可能又是一次重重的摔落,得不偿失。
这个时候,投资者要考虑两件事:一,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调整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转机会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出现?二,怎样尽量减少损失,控制风险,根据自已的情况制定一个操作策略。也许我给不出好的答案,但我想说,历史是重复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又都会落下,“阳光之下没有什么新鲜事”,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这与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一样。新兴股市牛市第二浪调整幅度达到50%似乎是个常态,但也要防“当我们预测历史可能会重演的时候,走势却开始偏离轨迹,形成另一种历史”。
操作上,今日个人计划如下:如果股指开盘急跌,比如沪指快速跌破4000点,则在已有股票上进行补仓操作,然后在股指回抽4000点的盘中反弹中卖出已有筹码,即使反弹失败,未能做出有效差价,亦要卖出与今日买进相当的数量,即当日损失应该认赔。举个例子,比如原持有某股5000股(应是你相对看好而打算继续持有的),昨日收盘价10元,今日早盘若跌到9.5元附近,则考虑适当补仓(小于等于5000股为宜),等盘中有反弹至9.8元或更高的机会时,卖出今日补进的数量,若实在没有机会,也应在今日之内把补进筹码卖出(如9.4、9.3元左右),以免成为计划外加仓。如果开盘后股指出现快速上升,手中股票翻红上行,则继续实行减仓,若股指再度回落,与卖出价有较大差价时考虑回补,否则就保持轻仓状态到下午看有无转机出现决定是否买入短线股。提醒一下,每个人情况不同,不必照学,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拿主意,比如目前浅套或仍有盈利的,腾挪的空间就比较大,而深套的筹码处理难度就很大,不一而足。
曾经把大盘比作一个患病的壮汉,本指望他能在医院得到医生的精心救治,但现在病情进一步恶化,却被无情地抛在了“深井”中。也不知,这位“医生兼家长”是存心要锻炼“孩子”的顽强意志,还是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深井治疗法”?这种尝试个人觉得相当冒险,也相当无情,难道这孩子不是亲生的?
还记得曾言,此轮下跌是管理层愿意看到的“良性”调整,因为跌一跌“好办事”,在整体估值水平下降(挤压泡沫)的同时,给社保建仓、推出股指期货等创造一个“合适”的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控制涨跌的节奏,在需要它涨的时候才涨(比如奥运会前后)。这件事可能去年下半年就想办了,但当时市场相当亢奋,做多惯性极强,未能很好地实现,到现在终于集中爆发出来,真是一报还一报,“怎么上去,怎么下来”,“出来混,早晚要还的”,这些以前挂在嘴边的戏言,现在不幸一一兑现了。可惜,很多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贵;过去了才知道醒悟。哲学上这叫“当你认识一段生活的时候,它总是过去了。”多数人都容易陷入“当局者迷”的误区,我也不例外。
规律本来是拿来遵循和服从的,试图人为地改变什么,最终会受到规律的报复。要知道市场不是那么容易被控制的,当趋势一旦真正扭转,再想扭回来可就难了。想当初四年熊市中也出台过各类的“政策利好”以期救市,但市场真正反转几乎让人等得“花儿都谢了”。现在的大盘,就像下坡的火车头,越往下惯性越大,一旦失控,那就是一场灾难。这一点希望管理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不是说一句“月有阴晴圆缺”那么轻松幽默——严肃点!这儿正打劫呢!
目前,关于调整印花税的呼声很高。在这里我只提供一组数据给大家看看:A股印花税税率为0.3%,双边征收,世界上比较高的有英国,单边征收0.5%;香港和内地一样采取双边征收方式,但税率仅为0.1%;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已取消了印花税;比利时、瑞士等征收印花税的国家,税率也普遍较低;印度等新兴市场,该税率多为0.1%,其中多数实行单边征收。另外,据研究,交易成本每降低10%,股市交易量就会上升10%至15%。要不要降,该不该降,无需多说了。
市场已跌入深井,高高的井壁、湿滑的井沿、疲弱的身驱、受伤的心灵,这一切注定了一个结果:若不及时施救,靠自己的力量爬出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那么短期内还是不要浪费仅有的一点气息,保存体力、静候救援比较好。艰难攀爬的结果,很可能又是一次重重的摔落,得不偿失。
这个时候,投资者要考虑两件事:一,最坏的结果会是怎样,调整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转机会在怎么样的情况下出现?二,怎样尽量减少损失,控制风险,根据自已的情况制定一个操作策略。也许我给不出好的答案,但我想说,历史是重复的,太阳每天都会升起,又都会落下,“阳光之下没有什么新鲜事”,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这与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一样。新兴股市牛市第二浪调整幅度达到50%似乎是个常态,但也要防“当我们预测历史可能会重演的时候,走势却开始偏离轨迹,形成另一种历史”。
操作上,今日个人计划如下:如果股指开盘急跌,比如沪指快速跌破4000点,则在已有股票上进行补仓操作,然后在股指回抽4000点的盘中反弹中卖出已有筹码,即使反弹失败,未能做出有效差价,亦要卖出与今日买进相当的数量,即当日损失应该认赔。举个例子,比如原持有某股5000股(应是你相对看好而打算继续持有的),昨日收盘价10元,今日早盘若跌到9.5元附近,则考虑适当补仓(小于等于5000股为宜),等盘中有反弹至9.8元或更高的机会时,卖出今日补进的数量,若实在没有机会,也应在今日之内把补进筹码卖出(如9.4、9.3元左右),以免成为计划外加仓。如果开盘后股指出现快速上升,手中股票翻红上行,则继续实行减仓,若股指再度回落,与卖出价有较大差价时考虑回补,否则就保持轻仓状态到下午看有无转机出现决定是否买入短线股。提醒一下,每个人情况不同,不必照学,得根据自己的情况拿主意,比如目前浅套或仍有盈利的,腾挪的空间就比较大,而深套的筹码处理难度就很大,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