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州黄金管理机构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黔西南州黄金地勘工作的不断深入,州内8县市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黄金资源,1986年10月,黔西南州黄金公司成立,隶属州工业局。
1988年6月6日州黄金局正式挂牌成立,州黄金公司从州工业局内分离出来,与州黄金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州机編字(88)8号文件《关于州黄金局定编和内部机构设置的通知》明确,州黄金局定编7人由财政全额预算,另企业人员13人,经费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不列入州黄金局的编制,内设机构办公室、生产科、供应科、保卫科、地质科四科一室。同年安龙、兴仁、册亨、兴义和贞丰五个县(市)分别成立黄金公司。1988年全州黄金行业内有职工36人,科技人员17人。州县两级黄金管理机构的组建,为黔西南州黄金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协调、组织安龙戈塘、兴仁紫木凼、贞丰烂泥沟、册亨丫他板其四个大矿的规划、立项、筹建、建设人才培训等前期工作,1989年4月州府通(1989)10号和(1989)39号文件分别成立“黔西南州黄金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黔西南州黄金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黄金局,熊守福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蒋承宽副经理兼任副主任,熊守副同志同时兼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和指挥部副指挥长。
1989年9月州机构编(1989)27号《关于追回州黄金局编制和更改科室名称的通知》,将州黄金局(公司)内设机构更改并增加为办公室、生产技术科、供应科、保卫科、地测科、管理科六科一室。
1991年12月,州机编(1991)55号《关于明确州黄金局人员编制性质的通知的批复》,两次明确州黄金局与黄金公司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运行机制,人员定编45人,其中行政事业编制15人,事企编制人员享受事业人员待遇,经费实行企业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内设机构扩编为办公室、财务科、审计科、生产技术科、基建科、管理科、保卫科、地质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物资供应站、中心化验室,六科三室一站。
1997年3月,州府办发(1996)136号文件,对州黄金局(公司)内设机构进行精简,设办公室、生产建设科、地质勘探科、物资供应科、财务科四科一室。
2002年州直机构改革,州编办(2002)01号《关于黔西南州黄金局机构体制改革的通知》和州府办(2002)12号《关于印发黄金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州黄金局和州黄金公司实行事企分开,局为州政府事业局,黄金公司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营企业,局定编10人,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副县级纪检员1名,正副科长3名,调研员或助理调研员1名,主任或副主任科员1名,内设办公室、生产建设管理科一科一室。
(一)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黄金工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参与有关黄金工业行业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拟定执行。
2.研究提出全州黄金工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根据上级要求,安排年度勘探、开采、生产、建设计划;抓好全州黄金工业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工作。
3.根据国家和省内的年度勘查计划,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黄金矿产资源勘查。
4.负责全州黄金矿山开办的审查、报批工作,并对黄金矿山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黄金矿山秩序的整治工作。
5.负责对国家、省经贸委黄金局和州政府下达的黄金矿产勘探资金、黄金建设拨贷资金等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
6.检查、监督全州黄金矿山安全生产,对全州黄金矿山企业生产用氰化钠的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实行统一管理,严格监控,并参与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同时负责对州内现有黄金企业的黄金生产过程和黄金成品进行监督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和禁止黄金产品的非法交易。
7.强化协调、服务、指导功能,为黄金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努力提高黄金产量。
8.按照省州黄金工业发展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黄金新建、技改和科研项目工作。
9.承办州委、州政府和省经贸委黄金局交办的其他事宜。
2005年7月19日,州黄金产业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黄金协会的成立。黄金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黔西南州黄金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协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本届黄金协会团体会员共70家。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黔西南州黄金地勘工作的不断深入,州内8县市陆续发现了储量丰富的黄金资源,1986年10月,黔西南州黄金公司成立,隶属州工业局。
1988年6月6日州黄金局正式挂牌成立,州黄金公司从州工业局内分离出来,与州黄金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合署办公,州机編字(88)8号文件《关于州黄金局定编和内部机构设置的通知》明确,州黄金局定编7人由财政全额预算,另企业人员13人,经费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不列入州黄金局的编制,内设机构办公室、生产科、供应科、保卫科、地质科四科一室。同年安龙、兴仁、册亨、兴义和贞丰五个县(市)分别成立黄金公司。1988年全州黄金行业内有职工36人,科技人员17人。州县两级黄金管理机构的组建,为黔西南州黄金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为协调、组织安龙戈塘、兴仁紫木凼、贞丰烂泥沟、册亨丫他板其四个大矿的规划、立项、筹建、建设人才培训等前期工作,1989年4月州府通(1989)10号和(1989)39号文件分别成立“黔西南州黄金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黔西南州黄金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黄金局,熊守福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蒋承宽副经理兼任副主任,熊守副同志同时兼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和指挥部副指挥长。
1989年9月州机构编(1989)27号《关于追回州黄金局编制和更改科室名称的通知》,将州黄金局(公司)内设机构更改并增加为办公室、生产技术科、供应科、保卫科、地测科、管理科六科一室。
1991年12月,州机编(1991)55号《关于明确州黄金局人员编制性质的通知的批复》,两次明确州黄金局与黄金公司为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运行机制,人员定编45人,其中行政事业编制15人,事企编制人员享受事业人员待遇,经费实行企业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内设机构扩编为办公室、财务科、审计科、生产技术科、基建科、管理科、保卫科、地质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物资供应站、中心化验室,六科三室一站。
1997年3月,州府办发(1996)136号文件,对州黄金局(公司)内设机构进行精简,设办公室、生产建设科、地质勘探科、物资供应科、财务科四科一室。
2002年州直机构改革,州编办(2002)01号《关于黔西南州黄金局机构体制改革的通知》和州府办(2002)12号《关于印发黄金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州黄金局和州黄金公司实行事企分开,局为州政府事业局,黄金公司为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经营企业,局定编10人,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副县级纪检员1名,正副科长3名,调研员或助理调研员1名,主任或副主任科员1名,内设办公室、生产建设管理科一科一室。
(一)职能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黄金工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参与有关黄金工业行业管理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拟定执行。
2.研究提出全州黄金工业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根据上级要求,安排年度勘探、开采、生产、建设计划;抓好全州黄金工业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工作。
3.根据国家和省内的年度勘查计划,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进行黄金矿产资源勘查。
4.负责全州黄金矿山开办的审查、报批工作,并对黄金矿山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黄金矿山秩序的整治工作。
5.负责对国家、省经贸委黄金局和州政府下达的黄金矿产勘探资金、黄金建设拨贷资金等黄金专项资金的管理。
6.检查、监督全州黄金矿山安全生产,对全州黄金矿山企业生产用氰化钠的购买、运输、储存和使用实行统一管理,严格监控,并参与查处违法经营行为。同时负责对州内现有黄金企业的黄金生产过程和黄金成品进行监督管理,减少资源浪费和禁止黄金产品的非法交易。
7.强化协调、服务、指导功能,为黄金企业排忧解难,提供技术、信息服务,努力提高黄金产量。
8.按照省州黄金工业发展规划,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黄金新建、技改和科研项目工作。
9.承办州委、州政府和省经贸委黄金局交办的其他事宜。
2005年7月19日,州黄金产业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黄金协会的成立。黄金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通过了《黔西南州黄金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协会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本届黄金协会团体会员共7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