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人大教授炒ST股赚2000万?


也许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人民大学教授炒ST盐湖暴赚3000》的新闻能引起了全国股民的这么高度的关注。也许其作者昨主角本人也没有想到,一天之间成就了一个名人--事件的主角任淮秀。也许让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 ST盐湖的第二大流通股股东陈蓁蓁,持有ST盐湖的股份数量达到92.06万股,按照ST盐湖上周五的收盘价计算,其持股市值同样超过了3000万元!更惊人的是任淮秀不仅认识陈蓁蓁,而且他们还是夫妻。更令人想不到的是,陈蓁蓁很可能在建设部城建司任副司长。

   这里的疑问1是、一个大学的教授是凭什么操作理论进行炒股操作的?

任淮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投资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作为名校投资系的主任,任淮秀在2006年四季度S*ST数码即将面临退市的情况下,在其身上押宝800万元左右。在此后漫长的一年多时间没有理会任何消息变化和股价变化,成就了今天的千万身家。

  能预知到乌鸦变成凤凰,这是所有投资者梦寐以求的。那么,其思路何在呢?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披露过操作思路,“2006年下半年,我开始寻找新目标,发现ST数码的股价才5元附近,而整个市场平均股价在15元,我判断这只股票应该能涨到10元,于是就以玩玩的心态买了一点。作为ST股,市场对其一直有重组预期,但公司股价突然暴跌,连续跌停后,公司还否认重组传闻。凭经验,我认为里面很可能有猫腻。股价连续跌停,成交量却在放大。我就不断加仓,加倍买,跌一个数量级,再加倍买,金字塔形,跌一块我补一块。在第四季度,教授凭此思路一口气买下了101.54万股,一跃成为第一大非限售流动股东。

 一位资深证券业研究人士向记者提出质疑:正常情况下,理性的投资学教授怎么会单凭盘面分析和市场传闻重仓一只即将退市的*ST股,2006年下半年包括借壳券商传闻的股票很多,为何凭盘面因素就敢重仓买入这只*ST股?理性支撑因素到底是什么?

这里的疑问2是、巨额的炒股资金从何而来?

一个大学教授,一个国家部委的副司长,我们且不说他们有没有规定允许炒股,但他们哪里来的巨额炒股资金?

公开资料显示,任、陈二人都是2006年第四季度进入S*ST数码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任淮秀在2006年四季度S*ST数码即将面临退市的情况下,在其身上押宝800万元左右。而当时S*ST数码停牌时,陈蓁蓁的账户资金已达到300万元。那么,二个合计运用的炒股资金已经达到1100万元。且不说所有的投资理论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投资经典,作为大学投资教授的任淮秀不能不知道这一经典,仅仅就投资的资金来源,试问他们二个的合法收入能实现1100万的投资吗?如果没有,那么巨额投资的资金从何而来???

这里的疑问3是,为什么事发之后陈蓁蓁不愿意承认?

  在高考已经落实了了二人身份后, 记者致电建设部城建司副司长陈蓁蓁,她否认持有ST盐湖。当记者问:会不会是其丈夫拿其身份证开户时?陈蓁蓁只回答我不清楚,我从来没进过股市。记者问:那为何账户是您的名字?回答是:我不知道,我股市没有资金账户,我连股市都没进过,不知道,不清楚。 是不愿意承认,还是另有隐情?

    面对如此的投资神话,我们除了惊奇,更多的疑问不知道能否解开?我们让试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