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战略对投资的启示
作战与投资在战略指导和战术运用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研究历史上著名军事家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可能有益于提高证券投资的能力。三国时期魏国的司马懿值得研究和借鉴。
司马懿统兵多年、作战无数,在与诸葛亮多次交锋中,经常吃败仗、处下风,最典型的是空城计。值得注意的是:从三国之争的结果看,经常打败仗的司马家族最终统一三国建晋,诸葛亮经营的蜀国灭亡。这一实施说明:司马懿虽然战术上失利,但战略上获得成功;诸葛亮虽然取得了战术上的多次胜利,但从较长的历史时期看战略上彻底失败。
司马懿的战略是一个大战略,是一个长期战略,其战略目标就是在首先保存自己的条件下,追求最终获胜。在作战上,以谨慎为上,不冒然进攻,不能取胜或战局不利之时及时退缩防守,所以常伤而不亡,生存能力很强。司马懿之所以最终取胜,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借助了有利的时机和时间,司马懿实际上是把诸葛亮等死、耗死了,司马懿任凭诸葛亮辱骂,坚守不出,不战而胜。这说明许多胜利是不用打就能等来的。
假如司马懿再世,于证券市场投资,我相信他仍然可能是最终的大赢家。(一)因为战略目标是追求长远整体利益,所以没有必要太在意一、两次交易的失败,宁肯输掉几次战斗,不能输掉一场战争。(二)在保本的前提下追求利益,任何时候绝对要放弃博命的想法,不论有多大利益,也不冒折本风险。没有把握取胜时,宁愿让诸葛亮唱成空城计。(三)在股市里,永远也不要期望自己象诸葛亮一样料事如神,就算是诸葛亮本人最终也会输给司马懿,一时的、甚至多次的胜利都未必有用,笑到最后的才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