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往的“臭老九”到现今的“知”本经济,知识分子改变了地位、改变了待遇,遗憾的是,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落后状况还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分所谓的“重点班”、“尖子班”,中学分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大学分一类、二类,重点、普通。说实在话,很多时候,孩子从进幼儿园到大学毕业,都会时时遭遇这些可笑的事情:为了进重点,上名牌,就得拿高分,想得高分,就意味着需要比别的人努力,需要多牺牲自己与考试无关的爱好和兴趣,需要把自己锻造成“读书型”的专业人才。这样的日积月累,高分的同学越来越会读书,越来越容易拿高分,越来越像专才,离开了课本和考试大纲,他们什么都不懂,但年年可以拿特等奖学金。学校为了上档次,为了保牌子,为了升学率,一切以教学大纲为中心,教师根本成了教学机器,他们的教学业务越来越熟练,越来越能够形成所谓的“风格”和“经验”,可以变通的地方和程度越来越少,基本上都是年年炒剩饭,可供学生吸收的养分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为了巩固记忆,学生不断重复着做一些相似甚至相同的习题,深陷“题海”中苦苦煎熬,根本没有多少机会可以用来自习和思考。
这样的一些原因,让我们的高校教出了多少优秀的“蠢材”?!
至于知识分子高人一等的事情,虽然理论上不成立,但却是目前真实的现实。
这样的一些原因,让我们的高校教出了多少优秀的“蠢材”?!
至于知识分子高人一等的事情,虽然理论上不成立,但却是目前真实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