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更容易成功”


  很多年轻人认为自己很勤奋,相信机会就在隔壁,可为什么总是不与自己际遇?财富之花为什么总开在那些看起来贫瘠不堪的地方?

  因为工作原因,我之前曾常参加一些创业者或所谓精英的聚会,看他们聚会你总会看到适龄的浮躁在弥漫,他们挖空心思的讨论着操作、运作、技巧、投资人的喜好等等长短词汇。憧憬着如何短期见效的好事,集体无意识的走入隔行、跨行的创富误区。

  任何两件看似完全不同的成功,比如造飞机和摆摊卖菜,要做到成功或者仅仅是顺利,都要花费一样的心思和努力。

  既然要费一样的气力,创富的你到底舍哪个?取哪个?

  我的建议是:取自己区隔最大、资源充沛的那个。

  当年万科从多元化走向专业化(这一进程至今仍在深化),就做了必要的取舍。当时万佳商超在广东排名第一,万科地产在全国也排名第一,两个都是很好的发展方向。取哪个?王石取了地产,坚决的卖掉了万佳......

  只要确认自己所要做的是资源和区隔足够大的那个,就是卖馒头,也可以做到很成功!

  对于什么是够区隔的资源,万科还有个好例子告诉那些认为自己一没背景二没资源的朋友重新认识一下资源的无限:

  一位住在机场旁万科的业主被问道:住在这里多吵啊,飞机飞来飞去的。他这样表白:住到这里的业主没有一个搬走的,万科的物业服务、管理水平让我们安心。

  万科很早就把地产的利润限定在20%的常态,从不参与那些土地寻租的暴利项目,万科没有背景,也没有意愿去强夺这些烫人的“资源”。

  万科有的是把地产标准化、产业化、低成本化的目标资源和意识资源。

  这个资源够万科坚定而稳健的一直走下去…

  大多数人,惧怕费心思面对客户,却勤于四处奔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靠交换来的名片陶醉自己的白日梦。或者,找些模板,熬夜费电套出一个个格式美观,怎么看都不知道客户是谁,如何赚钱的商业计划书,在陶醉一番后,又不断给自己借口去琢磨和鼓捣下一个看起来"更容易成功"的“事业”来不断逃避下去,并告诉自己是多么的"勤奋"。

  但我,怎么看你都是个“懒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