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让人把“村官”当回事


  要想真正成为一名村官,你首先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你能为我们村带来啥项目呢?”也许,许多大学生村官会经常被问到类似的问题。许多人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仔细想想,这不正说明村民们对我们大学生村官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吗?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难道只有带来项目、筹集到资金的大学生村官才是一名合格的村官吗?

  带来项目并不是成为一名合格村官的惟一条件。每个人能力不同,不是每个大学生村官都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际关系,都能跑来项目、筹集到资金。便这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指导和支持。我们农民需要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想干事、会干事,而且能干成事的人,以后的机会不多的是吗?国家把你们放农村了,难道就无动于衷了吗?

  一般的大学生都是光有理论,或者叫眼高手低,在老百姓眼里他们周围的话多邻居的孩子,大学毕业还找不到工作呢,你来了就成了村支书,你想群众们能服气吗?新官上任还得三把火呢,至少你得有一手露露吧?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骤然增加,就业难成为一个众人关注的热点问题;其次,政府力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借此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次,为了增加“村官”岗位的吸引力,有关部门也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

  一是为农村干部队伍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大学生“村官”正在逐渐成为农村干部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5岁,充实到村级干部队伍后,使全区村级干部的平均年龄下降了15岁左右。全区村级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明显优化,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实施这一计划,为农村干部队伍引入竞争激励机制,使村干部中一些自恃无人可接替、不思进取的‘太平官’有了危机感。

  二是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大学生“村官”以新的视角审视村情民意,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发展经济上,带领群众搞畜牧养殖、传授种植技术、打造民族特色旅游品牌、推广民族工艺等,让农民尝到了靠新观念务农、新技术种田、新产业致富的甜头。

  三是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高校毕业生是我们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需要大量各类人才,但由于这些地区待遇、条件、政策、工作环境和少数领导观念等因素,影响了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积极性。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村官”,采取优惠的政策,吸引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并且坚持下去,将会大大拓宽毕业生就业的渠道。同时,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形成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

  四是培养了青年人才综合素质。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有利于让广大高校毕业生熟悉国情,了解民情,不断增强热爱农村、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让他们在艰苦的基层经风雨、见世面,丰富阅历,磨炼意志,提高能力,全面发展。

  以下是大学生同学们选择当村官的一些理由:

  1992年,硕士生杨本伦回到家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中国第一位硕士村官。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亲自批示:本伦的选择代表了一个方向。

  “我的公务员考试没过,我想这是曲线实现我当公务员的愿望,虽然我更愿意在城市。”

  “现在找工作一点都不容易,村官也是一份工作机会。”

  “我想成为公务员,当村官也许会可以实现。”

  当理想主义光环黯淡之后,“大学生村官”无疑将会具有更为普遍的社会意义和适用性,而这一切与社会大环境的转变是密不可分的。

  各级政府要对村官们积极进行培训,寻找农工委、科委、法制办、农学院等单位的官员、专家将担任教师,培训内容涉及新时期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日光温室种菜,暧棚圈舍养畜禽、粪便封闭发酵、沼气做饭、沼渣肥田、种植、农业管理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以及新时期农村工作方式方法。

  陕西有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叫李黑记,这次也是省的全国人大代表,他承包了这么一个小门店,当时资产就是5000元,带领东岭村的农民创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他现在已经把过去村里一个小小的加工黑白铁皮的店,打造成了一个资产过百亿的集团公司。现在这个村里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3万元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陕西第一村”。

  选好一个带头人确实至关重要,选好一个带头人,可以让一个村子都致富。

  www.6cctv.cn            www.heze.fige.com       www.c-ct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