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不过是鲁迅初出茅庐的牛刀小试,他反抗教育界黑暗的大手笔是1925年的“驱羊运动”——这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掀起的一场以驱逐推行奴化教育的校长杨荫榆为直接目标的学潮。在这之前,鲁迅就为学生代拟了两篇“呈教育部文”,文中历举杨荫榆“尸位素餐,贻害学子”的行径,要求教育当局迅速撤换其校长职务。他还联名其他六名教授一起发表了《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宣言》,为被杨荫榆无理开除的六名女师大学生自治会职员声张正义。他公然违抗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关于解散女师大的部令,毅然担任了女师大校务维持会委员,因而教育总长章士钊呈请“临时执政”段祺瑞免除了他教育部“佥事”(相当于四等或五等文官)的职务,“以示惩戒”。女师大被强行解散之后,鲁迅又跟进步学生另觅校舍,坚持复课。他不仅宣布义务授课,而且主动提出将课时增加一倍。由于女师大进步师生的英勇斗争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援,北洋军阀政府终于被迫在1925年底决定恢复女师大。其实,鲁迅当时并不是女师大的专职教师,他完全可以只顾自己教书赚钱,而不必去管学生和校长的斗争。但先生却不是那种钻进钱袋子里的“钱奴”,激于义愤,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权势,尽管因此会危急自己的切身利益,也敢于投袂而起,用实际行动为弱者鼓与呼,这样的斗士在现在的世上是很难有生存土壤的。为了能苟活于这个世上,我们只能忍辱于权力的淫威,负重于金钱的腥风,尽管自己的良心也曾痛苦过呻吟过,但也只能随波逐流了。
更令人拍案叫绝的是,教育总长章士钊免除了鲁迅教育部“佥事”的职务,鲁迅居然敢上诉平政院控诉章士钊,理由是他担任女师大校务维持会委员是在8月13日,而章士钊呈请免职是在12日,在前一天怎么可能知道后一天发生的事情呢?鲁迅抓住章士钊的这个“倒填日期”的漏洞不放。由于鲁迅善于斗争,终于告倒了不但是教育总长,而且还兼司法总长的章士钊,取得了这场诉讼的胜利。这事放到现在,我们连想都不敢想。不要说反对大权在握的教育官僚了,就是对学校里的不合理现象提出反对,也是不行的。前些年引起争议的“反补课英雄”——佛山南海区罗村高中教师肖兵就是明证。肖兵因公开支持学生签名反对补课,就在学校的年度考核中,被公示为学校唯一不称职的教师,随后的竞争上岗也没他的份,从而失去教师岗位,导致“英雄”的生活由此陷入艰难之中。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鲁迅先生的教学生涯已经随风而逝,飘向了历史的天际。虽然时光过去了还不到百年,但一切已有恍如隔世之感,我们这些忝为人师的无能后辈只能怀想一下先生的英雄业绩了,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