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网络为王
★曹芳华
媒介的数量和媒介的种类越来越多,电视台动辄几十个频道,报纸动不动就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版面;有注意力的地方就有媒体,有媒体可以塞广告信息,甚至到了厕所塞满广告的地步。这些媒介开发商在开发媒体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这样强奸受众注意力的时候,受众的心理状态?以及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信息接受的效果如何?我们每一个人的注意力越来越被稀释。在这么一个注意力被一种稀释的信息环境中,营销传播如何致效?
品牌信息和品牌表现稀释的严重同质化,信息传播噪音非常严重。就拿厦门到晋江的高速公路来说,密密麻麻的广告牌,机会同质化的表现稀释,甚至连品牌名称都那么类似,我不知道是广告公司那么由勇气向企业提供这样的品牌命名和广告表现,还是在“空气都是由金钱构成”的晋江那些企业家如此的喜欢模仿。希望和别人走在同一个队伍,那样才不至于迷路?
媒介数量和种类日益增多,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就是由信息填满。同时信息也是我们生活得以顺利运转的重要元素。毕竟我们所处的是信息社会。但是由于我们的生活圈子和工作圈子的性质,决定了我们信息获取的状态--就是在信息的海洋中搜索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信息。
信息泛滥,我们的注意力相对固定。就像在一片大海里面,鱼就那么多,海越来越大,捕鱼就越来越难。
媒体的增长导致受众注意力的稀释,商家为了维系品牌宣传的力度就广泛撒网,于是就在同一广告空间中塞上很多的品牌信息,而这些品牌信息的呈现方式又是以几乎类似的面孔,其必然进一步导致传播噪音和传播效果的稀释。
为了达到理想的品牌传播效果,表现策略差异化是必要的,这在以后的文章也会由相关的论述。今天讨论的问题是,信息时代中如何聚合受众的注意力,达到理想的效果?
上面我们阐述到,海越来越大,鱼的数量相对固定,如何捕鱼?如何捕到一定数目的鱼以维系生活?这时候就需要一张网,用一张网把分散的鱼网聚起来。那么在信息社会中,这张网是什么呢?那就是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为什么可以成为网聚受众注意力的工具?
电视、报纸、广播、杂志、手机媒体、户外媒体、移动电视等等媒体,其实就像一个网眼,其作用就是网聚其范围内的鱼。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上述每一种媒体的受众面相对有限,尽管电视媒体的用户数量很大,但是分配到每一个频道的受众少之又少。同时这些媒体的广告空间相对有限,因此对广告信息的表现深度和广度有相当的局限性。
因此网络媒体的作用就是把每一个网眼整合起来,形成一张网,把受众稀释的注意力重新聚合起来。信息时代网络为王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像电视媒体等传统媒体一样由相对的信息传播时效性。因此只有在由电脑有宽带的地方可以随意的获取信息。
第二、网络媒体信息空间的相对无限。报纸媒体的版面不管怎么扩张,其数量还是相对有限,同时每一个版面上呈现的内容相对有限,电视不管怎么塞广告一天也就24小时。网络媒体的信息空间相对无限,可以容纳海量的信息,对于信息传播来说,可以更在深度和广度方面呈现信息。
第三、网络媒体出现时间相对较晚,网络媒体的用户曾经是电视观众、报纸读者····在信息获取习惯方面,对传统媒体还有一定的依赖。我们可以这么说:电视观众不一定是网络用户,电视网络用户一定是电视观众,其他媒体也是一样····
所以网络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其在信息社会的地位。信息社会网络为王,那么传统媒体是什么?他们就是导火线。只是一个信息传达的端口。
信息为王的网络社会,品牌营销该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