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火炬事件,到底谁该反省?
□ 文 唐朝
4月7日,北京奥运圣火开始在法国巴黎传递。隐藏在人群中的“藏独”分子开始冲入火炬传递队伍进行破坏活动。受邀参加火炬传递的起跑仪式的巴黎省议会绿党议员团主席嘎海勒更是事前带着灭火器想人为制造一次圣火熄灭。在场负责保卫工作的法国警察发现嘎海勒的企图后,立刻将其拖出会场。
法国媒体就此事的报道实在很难让中国民众接受:“火炬在巴黎惨败”——《费加罗报》、“给中国一记耳光”——《解放报》。4月16日,巴黎市长德拉诺埃高调对媒体表示,“将于21日向巴黎市议会提议,授予达赖荣誉市民称号。”
被激怒的中国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愤怒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法国产品的运动在互联网展开了。法国名企家乐福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成为这场运动的主要抵制对象。
我记得自己小的时候,只要是我和小朋友打架,无论谁有理,父亲总是先“骂”我。现在该是国人在理性,建设性的基础上对这件事开展一次“批评与自我批评”了。
第一,我们要反思的是:“部分法国政客和媒体为什么会支持‘藏独’?”
据理宾斯传媒调查结果显示,当天没有一个法国人抢奥运火炬,都是“藏独”分子。这些“藏独”分子都是不折不扣的华人。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华人的一个悲哀!更另人费解的是,这些“藏独”分子在巴黎的公关工作要比我们的外交机构做的“成功”。
无论从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上讲,“藏独”分子都和“中国”无法相提并论,但是,正是由于我们外交机构的无能,才直接导致这种恶性事件的发生。另人担忧的是,我们的外交机构从中认真吸取教训了吗?能够避免这种事件继续发生吗?
第二,我们要反思的是:“商业媒体在商业利益面前如何保持客观性?”
我们期盼法国媒体能够客观报道的同时,大家是否想过,在法国企业达能和中国企业娃哈哈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中国媒体的报道客观了吗?那个时候我们是否想过会激怒法国人民和法国媒体?
如果中国的媒体都能够像胡舒立女士领导的《财经》那样保持“客观性”,我们要求别国媒体“客观”的时候也理直气壮一些。
现在我们再看待法国部分媒体的那些不公正、不客观的报道,那不过是商业媒体在经过商业公关之后,在“利益”驱使下的“软文”而已。从这件事情上,中国的媒体从业人员和管理者是否认真思考过“商业媒体在商业利益面前如何保持客观性?”
第三,我们要反思的是:“中国人在愤怒的时候是否想过,我们是要结果还是要过程?”
从这几天笔者和理宾斯传媒的同事们连续收到“五一抵制‘家乐福’”短信开始,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人民什么经历过无数次只重过程不重结果的抵制运动,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成熟起来呢?”
从20世纪开始,国人已经发动过无数次大规模的“抵制日货”的运动,可是结果如何呢?日本的企业不但没有因此倒闭,反而越来越强大。现在我们不探讨抵制“家乐福”对不对,而是确认一下有没有用?
我们在抵制“家乐福”前是不是应该确认一下我们在法国最大的抵制“目标”是“家乐福”?还是“巴黎市长”以及一些不负责任的法国政客和部分不负责任的法国媒体?
如果中国最大的目标是“家乐福”,那根本就不用“抵制”,直接由工商总局掉销其营业执照,将其赶回法国不就完了吗。可实际情况是,“巴黎市长”以及一些不负责任的法国政客才是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主要对象。
如果巴黎真“授予达赖荣誉市民称号”,不但是公开支持“藏独”,也是对中国领土完整和中法友谊的破坏。可以由外交部采取一些外交途径解决,中国人民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联合起来, “抵制去法国旅游”。
如果因为巴黎市长的个人言论导致中国游客“抵制去法国旅游”,那不但会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还能直接导致经济损失。那时候这个巴黎市长还能当多久?
最新消息:
法国总统:
“从萨科齐身边一位亚裔顾问处得知,萨科齐本人非常希望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而且希望以欧盟代表的身份出席。”(《新闻晨报》)
法国政要:
“反对以任何方式抵制北京奥运会,因为抵制奥运会违背了奥林匹克宪章精神。”法国国会议员、巴黎市议会人民运动联盟党团主席让·弗朗索瓦·拉穆尔日前在中欧名流会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法国驻华大使:
“巴黎市政厅的行为不代表法国政府立场,巴黎市长的提议也不代表法国政府的观点;大部分法国人和我看到金晶受袭击时,特别心疼。我希望有一天能够拜访她,表达深深的后悔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