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承诺观


现代人的承诺观

潘丽君

   记的在池莉的小说《心比身先老》中,吴双对康珠说:“我们怎么就成了这个样子?既不能负责,也无法承诺;既保证不了自己,又不能信赖他人,就是这个样子了。”

其实这句话是对我们当前的每一个人说的。有一朋友也算是这个城市的名人,人当然很不错。有一天电话相聊,发现一去处,就在这个城市的边缘,风蚀的一些天然地貌非常美,目前还没有多少人知道,只是附近的村民把祖先的坟墓埋在这里,在祭奠的日子里去祭奠一下。政府准备开发这一景点为旅游区,他刚好是考察人员之一。希望在开发前能够独自去好好的走一走,免得在游人如织时,好多自然的东西会不存在,一听之下也心往不矣,于是相约下周周六一同前往,计划好路线、装备,约好电话相联系。

在等待的这一周里,我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买了适于走路的鞋子、衣服,(据说,车子无法到达,需要走十几公里的路。)还有装备,吃的。周五到了,我打电话给他,从早上到晚上,听到的总是没有一丝温度的电脑小姐的声音:“对不起,你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听,请稍后再拨。”

星期六,我仍然早早的起床,做好随时出门的准备,继续拨电话,听到的仍然是那个职业化的冰冷的女声:“对不起,你拨打的用户暂时无法接听,请稍后再拨。”太阳偏西了,我却仍然在房子里重复的拨着这个号码……

假日,回到老家,有朋友请我和姐姐去吃饭,约好时间是下午六点,看时间都已经六点二十了,催促姐姐快点,姐姐说:“时间还早,急什么?”“我总认为让人家等待不好意思。”姐姐笑着说:“那就走吧。”我们到饭店门口时刚好碰到请客的主人,这时都已经六点四十了。等到所有的客人都到齐,已经是七点半以后了,好像大家都很习惯。饭后聊天中,我提出了我的疑问,大家哈哈一笑,说现在都这样啊!以前是请领导吃饭时,大家都到齐了,在等待翩翩来迟的领导到了才可以动筷子;后来呢,如果不请领导的话,大家认为来迟了可以表达自己的身份;再后来呢,就形成了习惯。你都这么大了,难道不知道?我一直认为给别人承诺,就该遵从承诺。于是调侃了一下自己,“看来我跟不上时代,没有把党的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大家哈哈一笑,此宴会落幕。

此事之后,我开始观察周围的人,原来很多人都喜欢给人家承诺,却从不对自己的承诺负责,尤其是在饭桌上的,一个个拍着自己的胸脯,承诺的响当当的,但从来都是随口说说的结果,最后就形成了一种酒桌文化,听着也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个听众罢了。

社会在不断的倡导诚信,但在这样的氛围之中,落实将又在何处?

一旦形成习惯,大的环境会影响小的环境。

记的那年暑假,我家居住的小区搬来了一家德国人,是在这里搞植种技术的。那家女主人非常喜欢打乒乓球,于是相约在楼下的操场,她只会几句简单的对话,但我俩打球却配合的不错,每次结束时都会约好第二天的时间,她多半都很准时,偶尔晚几分钟,她会不停的道歉。暑假结束了,我离开家去上班。寒假的时候,我又回到了家,仍然会约定第二天的时间,她常常会迟到,甚至有时会不来。也没什么多余的解释,好像已经很习惯了,习惯又形成了自然,想一想,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

 不知道社会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我希望每个人会对自己语言、行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