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投人+投事


投资=投人+投事

 

在联想投资执行董事王俊峰看来,投资就是寻求人与事的匹配。

                                                      本刊记者|叶书利

 

大学主修化学与现在从事投资,乍看起来,两者间很难一下子划上等号,但在联想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投资)执行董事王俊峰的履历表上,两者却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投资:事为先,人为重

    2004年从海外留学归来的王俊峰加入了联想投资,负责公司非TMT领域的投资。

“联想投资的核心投资理念是‘事为先,人为重’,或者说在高成长领域寻找最优秀的团队与之合作。”王俊峰在接受《时代财富》采访时说,投资就是要寻找到一种匹配关系:人与事的完美匹配。

20066月,王俊峰引领联想投资进驻阳光纸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纸业)就是实证。

造纸业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但2005年,我们的调查发现,多年来,中国造纸业却在以与GDP同步的速度发展着,而其中的包装业则以两倍于GDP的速度向前发展,包装业内的消费包装更是以三倍于GDP的速度在‘狂奔’,当时我们就想,如果能在消费包装这个细分领域找到一家消费升级与进口替代概念的公司,这绝对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高成长领域。”王俊峰回忆说。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从市场中不断的寻找、搜索。

2005年底,看了七八家造纸业公司后,王俊峰逐渐将目光投向了一家名叫阳光纸业的公司。

王俊峰回忆说,当时,阳光纸业生产的纸完全是一个创新的进口替代类产品,填补了国内在造纸业上的一个空白。虽然当时公司的产能只有12万吨,但一条15万吨新的生产线正在建设中,到07年底时,产能将扩大到36万吨,2010年,公司产能将达到106万吨。

“与‘事’相匹配的是,阳光纸业的核心团队非常令人放心,他们在造纸行业皆具有15年以上经验,其中公司带头人王东兴从1984年就进入造纸行业,曾在上市公司晨鸣纸业分别做过技术员、车间主任、分管生产的副总裁、一个分厂厂长,直至后来离开时的集团副总裁,还能找到比这样的团队更好的履历表吗?”想起当初的选择决定,王俊峰依然难掩兴奋之情。

20066月,在找到了人与事的完美匹配后,联想投资联合光大控股创业投资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共同向阳光纸业投资1400万美元。而仅在18个月后的20071212,阳光纸业就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

王俊峰认为,投资时,如果看好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又找到了一个实干的团队,人与事匹配了,投资失败的风险就会降低很多。

 

融智比融资更重要

在融资中,对投资人来说,投资就是投人、投项目;对创业者而言,就是融资、融智。而融智可能比融资更重要。

王俊峰透露,在投资阳光纸业时,联想投资也面临其他一些基金同行的竞争,“联想投资最终不是以估值获胜的,而是联想投资所能提供的‘智’吸引了阳光纸业的创始人王东兴。这个‘智’就是联想投资所能提供的增值服务”。

王俊峰进一步解释道,首先,联想集团本身是做产业出身,走过了中小企业成长的这个过程。联想投资进去后,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企业,包括在公司的基础管理、制定企业战略、调整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建设等,尽量使企业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如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得上ERPCRM等项目。在这些方面,联想集团曾经做过,有过很深刻的体会;其次,联想投资凭借在资本市场上的一些关系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融资工具与渠道,帮助企业改善自己的资本结构与负债结构,促进公司更快更好地发展。

2006年联想投资刚进入阳光纸业,“我们就发现,阳光纸业的负债结构中,没有一笔中长期贷款,全部是短期贷款。对一个成长型公司来说,这个负债结构是非常不合理的,于是,从进去的第一天起,联想投资就开始帮助公司去做中长期贷款,以实现借力发展。” 20076月左右,联想投资为阳光纸业从国际市场获得了一笔过亿元的7年期长期贷款。

王俊峰强调说,“七年期的贷款与1年期的贷款是完全不一样的。手中有一笔七年期的贷款,创始人就敢于去投资一些长期的项目,尝试一些战略性的布局,尤其在目前中国银根紧缩的宏观背景下,这是非常重要的。阳光纸业创始人王东兴获得这笔7年期贷款后,马上完成了一笔核心资产收购,以及公司三期扩产。”

 

换位思考分歧

在采访中,多位投资人强调,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关系属于共同创业关系,而不仅仅是投资与被投资的关系。既然是共同创业,对合作中分歧的处理将极大影响这种共同创业的质量。

“投资人与创业者在某个问题上出现分歧时,我倾向于换位思考。因为投资人有投资人的利益,创业者有创业者的考虑,如果大家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永远也达不成妥协的结果。换位思考一下,答案可能就会豁然开朗。最后大家在同一个目标下,理智协商。”王俊峰举例说,2007年下半年,当联想投资帮助阳光纸业连续获得两笔总计超过3700万美金的融资后,公司创始人王东兴不久就做出了收购一个电厂的决定,因为电厂除了能提供电外,还可以提供蒸汽,而汽电的稳定供应对于造纸厂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开始时,我是持反对意见的。我认为,当时公司的现金流还比较紧张,为什么此时要花大笔资金用于收购这个电厂,但王东兴却坚持要收。”

据王俊峰介绍,最后,大家一起坐了下来,共同判断,如果收购,对企业有没有利?答案是有利的。是短期有利,还是长期有利?答案是长期有利的。有没有风险?答案是有。是短期风险,还是长期风险?答案是短期风险。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事值得做,但是也存在风险。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规避风险了。

 

选创业者如选

“投资在于投人。找合适的创业者,对投资人来说,就像找自己的如意君。”王俊峰介绍说,为了落实这种投资理念,联想投资有着自己的一套行事规范。除了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增进了解外,公司还会对心仪公司的管理团队进行正式访谈。这种访谈由整个项目小组一起来做。联想投资自己的专业管理顾问团队也作为小组成员参加,他们的强项就是看人,看团队。访谈后,大家会从各个角度交叉地对这个创业团队做出判断。此外,必要的时候,联想投资总裁朱立南与联想控股总裁柳传志还会出面。

“我会通过如喝茶、吃饭等方式与创业者交朋友,谈心,以增加了解。”

哪类创业者更易于创业成功?对于记者提的这个话题,王俊峰笑言,“我还没有充分的发言权”,但目前比较看重几点:

一是毅力。创业是天底下最累的活,以上市为例,当创业家去各地向投资人路演时,投资人可能只给你一个小时,创业者必须在这个时间内,不但得将这个事情说清楚,还需设法让他们下单。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创业者得回答投资人无数个“为什么我要投你”等类似话题。上市后,创业者还需随时承担市场波动带来的股价压力等。没有钢铁般的意志,难度很大。

第二就是战略眼光,即创业者心中应该具有公司未来三五年,甚至十年的清晰规划,而且想得很细,几乎各种环节都想到了,包括公司在某个阶段要怎么做,需配备哪些资源等。这不是一种宏观上的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的可操作目标,且已有具体的方式、方法,万事俱备,就差钱这个东风了。这时,资金进来后,创业者就能一下子将这些想法盘活。

第三就是学习能力。如果以最终走上资本市场为判断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还有太多需要提高的东西,包括对资本市场的学习,对新形势的不断认识等。创业者怎样去学,并且将自己所学迅速融入公司经营中。

第四个因素为领导力。领导力体现在三个字“融、溶、容”上。融即融资,如何将各种人才、资金等公司发展所需的资源融到手。溶即溶化,如何将融到的各种资源熔化进公司经营中。容即容忍,如公司内一些优秀的员工,他们身上可能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时作为领导人,创业者如何做到大度容人?